首页 理论教育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这尊雕塑存于巴黎的卢浮宫,是驰名世界的珍品,一直被认为是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断臂维纳斯》是雕塑艺术的代表作,雕塑艺术美由此可见一斑。雕塑放置在一定环境中,是对环境的装饰,美的环境又会更好地衬托雕塑作品的艺术美。因此,雕塑艺术必须注意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表现。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让我们先从《米洛的阿芙洛季蒂斯》(俗称《维纳斯像》或《断臂维纳斯》)说起。这件雕塑复制品很多,几乎人人皆知。它的原件是1820年,一位法国士兵在希腊米洛斯岛的山洞里发现的,辗转买卖,后来有人献给了路易十八。现在,这尊雕塑存于巴黎的卢浮宫,是驰名世界的珍品,一直被认为是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她像一座纪念碑,崇高而又动人;她像一首诗,含蓄而又耐人寻味。她上半身裸露,下半身被衣裙遮住,全身取旋转上升的趋向,上身略略前倾,下身前腿略曲,头上的发髻略略上翘,各部分起伏变化富有音乐的节奏感,婷婷玉立,又微妙动人,曲线美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她显得那样平静,没有半点娇艳或羞怯,只有纯洁与典雅。她的双臂虽已失去,仍然让人感到完美无损。曾有人设想恢复她的原形,或一手下垂,另一只手捧鲜花;或左手托苹果,右手拽衣衫,尽管各具其态,却总觉不尽人意。于是干脆留下这《断臂维纳斯》,让观赏者去想象、补充,更能增添独具的审美韵致。《断臂维纳斯》是雕塑艺术的代表作,雕塑艺术美由此可见一斑。

由《断臂维纳斯》我们可以看到,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大体上有这样几点:

(一)雕塑是具有空间立体感的造型艺术

我们在鉴赏《断臂维纳斯》时,是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去观看的。其形体具有实际的高度、宽度、深度,是以三维空间来反映现实的,具有空间立体感的造型艺术,其审美特征既与绘画有相同的地方,又有明显的区别。雕塑与绘画一样,都是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都是靠造型来展示美,这是其相同之处。但绘画的造型是在平面上,即在二维空间展示美,这是区别之一。区别之二是两者使用的材料及手段和技巧不同:绘画是画家通过笔、墨、纸、颜料以及各种技巧等在平面的画幅上造成的一种幻觉;而雕塑则是雕塑家通过石头、木头、泥、石膏、象牙以及刻刀、锤子等,运用各种技巧在实际空间内造成的可视、可触、可感的具体形象。具有空间立体感的雕塑形象,一方面比绘画更为具体生动,另一方面又不能像绘画那样直接而细腻地表现人物活动的环境,也不能像绘画那样广阔、自由地再现人物及事件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过程。

(二)雕塑是装饰性的艺术

雕塑既然是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物质,那就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其空间位置一旦固定下来,就构成了雕塑与环境的审美关系问题。黑格尔曾经说过:“一座雕像或雕像群,特别是一块浮雕,在创作时不能不考虑到它所要摆置的地点。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雕塑放置在一定环境中,是对环境的装饰,美的环境又会更好地衬托雕塑作品的艺术美。比如,在充满艺术气息的居室里,在恰当的地方摆上一尊维纳斯像,就会使得居室的艺术气息更浓,这浓烈的艺术环境,又使得维纳斯像更富于艺术魅力,雕塑的装饰性是显而易见的。

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西安顺陵的石狮子,例如那站立的一尊,装饰意味就很浓,四条腿几乎是直线的,显而易见,创造者不是为了塑像而塑像,而是为了石雕与环境的结合,构成建筑的整体庄严和稳重气派。

(三)雕塑是不同的物质材料的艺术

雕塑的用料是十分讲究的。比如,《断臂维纳斯》的原件,使用的材料是洁白如玉的大理石。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抚摸这座雕像的时候,几乎会觉得是温暖的。”这说明,雕塑由于它使用的物质材料的特点,使得与触觉相联系的质感与量感,具有了审美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雕塑又是不同物质材料的艺术。因此,雕塑艺术必须注意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表现。譬如刘焕章的《沉思》,巧妙地选用了一块破木头作原料,利用了破木头的原有特点以至缺点,把树皮作为少女的长发,雕成了双手撑着下巴的陷入沉思的少女头像。又如,他的《傣族姑娘》,巧妙地利用本质特点,表现傣族姑娘的脸的肤色。

当然,其他的一些艺术形式,也需要物质材料,这些物质材料也具有审美意义,比如绘画中的颜料、画布等,但这种物质材料,只是借助于表现艺术形象的物质手段,而不是像雕塑那样,物质材料是表现艺术形象的直接实体,是艺术形象的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