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济南交警,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济南交警,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济南市泺源大街南门站北侧的广场上,有一座令济南人骄傲的铜雕像,塑的是一个普通的济南交警在向人们行标准的敬礼,它向过往行人展示着新时代交警的风采。1994年以来,济南交警以崭新的面貌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他们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据1992年的统计,济南市交警的平均寿命只有43岁。从1994年4月28日开始,济南交警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泉城街头。

2.济南交警,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济南市泺源大街南门站北侧的广场上,有一座令济南人骄傲的铜雕像,塑的是一个普通的济南交警在向人们行标准的敬礼,它向过往行人展示着新时代交警的风采。底座正面刻着江泽民总书记在1995年10月15日为济南交警亲笔题写的“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八个大字,赫然耀目,它精辟地概括了济南交警的精神和风格。

1994年以来,济南交警以崭新的面貌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他们标准的站姿、规范化的指挥、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市民的拥护、爱戴和敬佩,赢得了总书记的高度评价。他们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艰苦的工作岗位

毋庸讳言,以前交警的名声并不算好,但交警们也有自己的一肚子苦衷,一肚子委屈。

有这样一个令人心颤的数字。据1992年的统计,济南市交警的平均寿命只有43岁。除自然死亡的外,有的是在突来的车祸中不幸殉职,更多的是在肺癌、胃癌等“职业病”的折磨下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近几年,济南市区的机动车辆每年递增25%以上,现在已达到30余万辆,非机动车183.1万辆。每天途经济南的外地车辆10多万辆次,每天在市区的流动人口10多万人,而市区仅有505条道路,交通流量一直处于超饱和状态;市交警支队仅有1416人,大大低于按城市人口万分之六比例配备交警的全国标准。

交通量的迅速膨胀,使交警们高度紧张,不堪重负;再加上大量噪音、废气、灰尘的侵扰,绝大部分交警不同程度地患有关节炎、静脉曲张、胃病肺病等多种疾病。不少交警反映,在繁华路段站上一班岗,半小时后仍然耳际轰鸣,头晕恶心,到了吃饭时间也没有食欲。

在如此艰苦的工作岗位上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本应早就得到市民们的广泛理解和尊重,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也许是因为负荷过重,易于烦躁,有的交警的噪门特别高,态度特别硬,对警容警姿也不讲究;也许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时有发生。

于是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

交警的形象和态度越不好,行人和司机越反感,越不配合指挥;而行人和司机的抵触情绪越大,交警的情绪态度就越生硬,越不注意自身形象。

行人和司机觉得别扭:“你们为什么故意跟我们过不去?”

交警们觉得气不顺:“我们为你们好,你们为什么还不愿意?”

谁也不愿闹得不愉快,但谁又都对这个越缠越紧的“结”感到无奈。这到底是谁的错?

重塑交警形象

其实,要把恶性循环转成良性循环,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

济南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队长李长水看得很清楚:我们的交警不是不负责任的交警,我们的市民也不是不通人情的市民,事情坏就坏在一些小事上。他和支队的其他领导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在市民对交警存有成见的情况下,要想化解矛盾,唤起市民的自觉遵章意识,就必须在交警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从一点一滴、一举一动抓起,以汗水为代价,重塑交警形象。

他们选择的第一个突破口是规范化指挥。

1994年4月18日,副支队长杨月升、孟富强率领37名一线执勤骨干,分赴北京、天津学习取经。在京津的每一天,他们都过得不轻松。白天,他们全神贯注地观摩学习,晚上回到住处,又反复苦练,不到十一二点不罢手。北京的名胜古迹未能吸引他们的目光,正在天津举行的世乒赛也未能分散他们的精力。

24日学习团返回济南。李长水副局长连夜听取了两位副支队长的汇报。

从第二天起,一个大练基本功的热潮在全体交警中迅速掀起。每天早晨天刚放亮,全市45岁以下的交警便全部投入了艰苦的训练。

有人对此不以为然:“有了红绿灯指挥就明确了,指挥的好坏无所谓,何必自己找罪受?”

李长水却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规范化指挥,是对行人、司机的尊重;你尊重他们,他们才尊重你。为了感化行人和司机,我们的交警必须付出代价。

这次大练兵活动中,警官们首先走在了前列。为了达到标准,他们采取了种种“折磨”自己的办法。有的头顶砖头,有的脚夹木板,有的领别铜针……鞋磨破了,胳膊练肿了,眼睛充血了,无一人退缩。在训练后的考核中,67名正副处长、大队长,平均达到95.5分;208名正副科长、中队长,平均达到95分。干部们明白,重塑交警形象必须从自身做起,而自己的行动就是最好的语言。

按照规范化指挥的要求,每套动作要做到“四快”:伸臂快、曲臂快、收臂快、转身快;“三并”:五指并拢、两脚跟并紧、双手臂与裤缝并齐;“二走”:眼跟手势走,手势跟信号走;“一平行”:放行手势与地面平行。为了确保动作质量,支队动了真格的,每天张榜公布考核结果,把近百分之五不合格的干部放到基层强化训练。上行下效,一级考一级,凡不合格的,停止上岗,岗下单独练习,直到合格为止。

在历下区交警大队院内,有两个与岗台面积一样大的白色圆圈。一旦发现指挥不规范的交警,大队长立即命令这个岗组的中队长,带着这名交警一起来此站在圈里,当着众人练习,时间是两个小时。

交警们实在太累了,他们对家庭的歉疚也实在太多了。

9月下旬的一天,工北中队交警徐有宝不满6个月的儿子突发高烧,妻子催他请假送儿子上医院,当时正赶上国家卫生检查团来济和济南金秋经贸洽谈会召开。徐有宝怕耽误工作,便劝妻子先给孩子吃点药,等他晚上回来再说。下班后,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把儿子送往医院,医生却告诉他,由于延期治疗,孩子的病已转成肺炎

老交警徐延平是石河岭中队的副队长。三年前他的老伴得了脑缺血病,胳膊抬不起来,但从来都是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老徐只接过一次。那天雨下得很大,老徐回到家,见屋内空荡荡的,饭也没人做,他这才想起老伴去看病了。他赶忙跑到医院。果然,没带雨具的老伴正孤零零地站在一个屋檐下,望着雨等啊等……

几年来,市区交警基本上没休星期天和节假日。有的带病坚持上岗;有的亲人病重住院却不能陪床;有40名青年干警在大练兵活动中推迟婚期或放弃婚假;有4名干警在外地的父母病危,却把电报揣进了兜里,直到亲人病故,仍坚守岗位。多少个妻子眼巴巴地等丈夫,多少个孩子哭闹着要爸爸……但我们的交警却没有时间。

交警们的汗水没有白流,李长水的预言很快得到了验证。

从1994年4月28日开始,济南交警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泉城街头。那严整的装束,那快捷准确、有力的手势,把市民给看傻了。面孔还是老面孔,怎么都像是换了个人呢?

一些来济游览观光的外地人纷纷举起照相机,把镜头对准了交警的英姿。他们说:“我们一见济南交警,精神就为之一振。这也是泉城的景观。”

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记者,没打招呼便悄悄在经七大纬二路路口观察了两个小时,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数,发现交警的指挥动作一个不少,而且一招一式都很规范。他赞叹不已。

清华大学的道路交通管理专家陆化普教授,在对济南长途汽车站岗进行了暗查之后,由衷地作了这样的评价:济南交警的指挥水平的确不一般。

看着在烈日下严寒里认真指挥的交通干警,市民们心疼了,也自觉了。谁也不忍再去给他们添麻烦。

一位五大三粗的小伙子说:“别说红灯,我连黄灯都不闯。看人家交警多不容易啊!”

在市区的一个小十字路口,刚驾车入济的武汉钢铁公司司机王振学正耐心地等信号,有人问他:“这个路口没交警,你为什么不闯过去?”他操着浓重的湖北腔,连连摇头:“我一进济南市区,就发现济南的交警不同寻常。就冲他们,我也不忍心违章行驶。”

一个个敬礼,敬消了违章者的怒气

一件件好事,化解了市民们的积怨

中央新闻单位的一位记者,在泉城街头转了几圈后发现,济南交警的指挥很特别,在许多常规手势中都加上了敬礼这个动作,明显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交警的指挥。

长期以来,一些行人和驾驶员之所以对交警有抵触情绪,就是因为觉得交警故意“整人”、“治人”。济南交警的敬礼动作,就是在用自己的形体语言告诉人们:这是为你们好。

敬与不敬是大不一样的。

一天早晨,泉城路上挤满了上班的人流和车辆。突然,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骑着自行车从舜井街北口逆单行道向东拐来。正在执勤的历下区交警大队舜井路中队队长黄强,赶忙上前拦住老人,先是一个标准的敬礼,然后微笑着告诉老人:“这是单行道,请你返回绕行。”老人来了犟劲,推着车子,硬往前闯。黄强彬彬有礼地边解释边敬礼,两个、三个……35个敬礼之后,老人被感动了:“好吧,小伙子,就听你的。”

交警们都有这样的感触:只要你尊重人,待人有礼貌,那么,绝大部分人都是通情达理的,剩下的极少数,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天桥交警大队济泺中队的耿超,有一次曾把一名超他车的驾驶员打伤,付出了几百元的医疗费。在大练兵活动中,他整个变了个人。一次,他在济南长途汽车站岗执勤时,发现一小伙子骑车带着一位姑娘,便敬礼示意他们停下,他们反而用车子撞他,那女的上前抓住他的衣领,高声叫骂,男的也趁机打了他两拳。又高又壮的耿超始终克制着,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来往行人见此情景无不义愤填膺,全都围上来保护耿超,并把那两位闹事者送到了派出所。群众的仗义相助,使耿超感慨万千。回到队里,这个从不轻易落泪的壮汉,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交警的文明执勤,不仅表现在处理违章时的良好态度上,为了拉近同行人和驾驶员的距离,他们还主动做一些本职以外的好事。

一次,一辆来自广东的大货车车轴坏了,停在经七纬十二路岗区附近。驾驶员人地生疏急得手足无措。正在执副勤的丁炜腾看到后,立即找车帮驾驶员买来合适的部件,并请修理工帮他安装好,车子修好后,又把他送出市区。驾驶员感激不尽。“我从广东开车,一路北上,走过很多城市,从未见过这样的交警。”

在济南交警支队,救死扶伤、引路寻亲、扶老携幼、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收到的感谢信、表扬信、锦旗、镜匾等不计其数。

文明执勤使警民关系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许多市民多年的成见自动消除了。

济南长途汽车运输公司一位姓王的司机,曾在经七路纬一路路口轻度违章,被交警揪住不放,得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从那以后,他对交警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只要见到交警气就不打一处来。一件小事改变了他对交警的偏见。那是6月的一天,大雨倾盆而下,他的车行至同一路口时,突然熄火了。他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坏了,这下又让他们治着了。没想到,几位交警过来后,冒雨帮他把车推向路边,一边帮他修车一边告诉他以后出车前要检查好车,王师傅感动得不知说啥好。几年的积怨,一下子没了。

为了彻底消除警民之间的对立情绪,支队排查出13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逐条提出整改措施。要求各级领导和全体干警做到:不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礼品;不向肇事单位索要汽油或报销办案费用;不以工作之便乱集资、乱摊派;不乱收费或借车辆年审搭车收费;明确规定,除无牌无证、酒后开车和交通肇事车辆外,一律不准扣车;撤销了内部停车场20个,取消了8个交警定点检查点,清退了73名借用人员,基本上制止了乱扣乱罚乱收费现象。他们向社会公布了4部群众监督举报电话,增设了47个意见箱,聘请了590多名义务监督员。结果,两年多来,在全市交警中未发生一起违禁事件,没收到一件群众投诉。

行人和驾驶员对罚款普遍反感,他们就“以勤代罚”,统一制作“请不要违章”的小黄旗,对违章者一般不处以罚款,而是让其持旗义务执勤半小时。一位叫马洪香的女同志,前去参加自学考试,因赶时间在大观园路口闯了红灯,执勤交警,问明情况,给以劝告后予以放行。马洪香考试完以后,主动回到大观园路口的岗位上拿起了小黄旗。她说:“这个办法教育人,我要补上这一课。”

齐鲁窗口,文明之师

交警的惊人变化是市民始料不及的,但全社会对交警现象的连锁反应又是交警们始料不及的。

这里有着深层的社会心理原因。

近年来,人们一直对警风问题深感忧虑,偏偏这个让人觉得扭转无望的警风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好。人们从中一下子看到了社会风气好转的希望。大家为之激动,为之振奋。从上到下,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好好珍惜,保护这一刚刚燃起的火苗,尽快让其形成“燎原”之势。

于是,小小岗台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前来慰问的人流络绎不绝。

少先队员用自己平日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了矿泉水送到了执勤交警手中;

酒店的小姐用自行车带着饮料,顶着烈日,一个岗台一个岗台地把饮料送到执勤交警手中,他们要用汗水理解汗水;

修鞋的老大爷见到交警的鞋磨损特别快,便给他们送去了皮垫。

企业界的厂长经理们也竞相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交警的心意。济南某出租汽车公司的负责人捧着一面锦旗来到交警支队,他恳切地说:“我们公司原来由于交通不畅,每辆车日收入不到200元,现在路畅了,车快了,整个运营效率提高18%,这里有你们交警的功劳。”

交警规范化指挥和文明执勤,使交通秩序明显好转。1995年1至8月份,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伤人、经济损失4项指标分别比前一年同期下降35.6%、29.1%、25.6%、37.4%。据市交警委员会调查表明,全市交通营运率平均提高6%左右。据市统计局的一位权威人士估算,按这个数字计算,仅投入运营的10万辆机动车每年就增加直接收益1个亿。

一石激起千层浪。交警现象不仅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也在各行各业引起了强烈的共振。

市巡警一中队队长杨兴民和副队长张庆先在巡逻时突然发现,那些天天见面的交警一下子变得陌生了。他们马上返回队部,在全队干警中开展了“交警上去了,巡警怎么办”的专题讨论。第二天,他们也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泉城街头。

那些曾令人想起来就头皮发紧的“窗口”行业,也迅速行动起来,重塑自身形象。市卫生系统针对群众就医程序繁琐、医院“开大方”等问题,列出8项改进措施,并将病员应有的权利公诸于众,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实行“一票否决”;市供电局通过建章立制,对210个岗位的职业道德作出规范,对直接同市民打交道的收费抄表人员实行挂牌服务。谁被群众提了意见,一律由分管领导带着登门道歉;市电信局设立用户监督办公室,请用户公开评选最差营业员、机线员及最差寻呼小姐……

济南交警现象的冲击波已超出济南市,向全国范围迅速扩展。

交警现象出现不久,便有30多家中央和省市新闻单位给予了多方位、多层面的报道。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13家新闻单位组成采访团,多次来济,深入采访,进行跟踪报道。

全国各地也纷纷派团来济参观取经。就连北京、天津这两个“老师”,也派团来济学习。

三尺岗台,成了辐射全社会的旋转大舞台。

1995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济南交警亲笔题词:“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这是对济南交警的热情赞誉,也是对他们的殷切期望。如今,济南交警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文明执勤之路,努力再创新的辉煌。

“交警现象”的启示

在长期令人棘手的交通管理问题上,济南交警从精神文明建设出发,突出“文明”二字,逐渐淡化“罚”字,着力以自身的良好形象来影响人们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究竟在哪里?得到的回答是:“顺民心,合民意,化民怨,增警威。”

多年来,他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标准,以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为动力,大练基本功,强化文明服务,规范执勤,脚踏实地开展“讲道德、树形象、抓队伍、促工作”的活动,将整个交通管理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实施这一举措时,他们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以转变工作作风为突破口,坚持文明执法,以自身良好形象影响人,感动人,从而提高公民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意识,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确实也收到了好的社会效果。

《大众日报》社的一位同志讲了一件事:一位老教师以前对交警有意见,多次向有关新闻单位写信,反映一些交警乱扣乱罚、态度恶劣等问题。自从他在报纸、电视上看到济南交警文明执勤的报道后,便抱着怀疑的态度专门到泉城走了一圈,结果耳闻目睹的比报纸、电视上宣传的更好。回家后,他立即打电话给一家新闻单位的“老总”,对济南交警大加称赞,并恳请新闻单位对济南交警大力宣传。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尊重人是济南“交警现象”的闪光点,济南交警用三尺岗台换来了群众的衷心爱戴。

济南交警从服务人民出发,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小事”。

有位郊区菜农骑自行车进城卖菜,行至经七路时车前胎瘪了。正当他急得满头大汗寻找修车点时,猛然发现了趵南路岗亭边一行醒目的大字:“交警为你提供便民服务。”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走过去,执勤交警马上打开便民服务箱,不仅为他找了一段气门芯,还帮他打足了气,菜农道谢,事后逢人就夸:省城的交通民警想得真周到。

诸如此类的小事还有很多,如岗亭还设置了每日天气预报报板,报时钟,添置了导游图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事情虽小,却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树立了交警的新形象。

济南交警的巨变,给社会带来了一笔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随着交警现象的辐射、延伸,不仅有效地改变了交警自身的形象,解决了长期困扰交通管理的问题,而且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从济南市委、市政府,到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等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都作出积极反应,号召各行各业学习济南交警。从省城到农村,从机关到工厂,从部队到学校,一个学交警、树新风的活动热潮蓬勃掀起。济南市供电局、卫生系统、电信部门、银行等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单位的同志说:交警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先行了一步,他们是“窗口”单位,我们是“窗口”行业,他们的行动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是带着危机感和紧迫感来抓职业道德建设和改进行业作风的,不然就与交警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三尺岗台,风光无限。济南交警“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工作态度,引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行为。它将沿着通往四面八方的道路迅速传播开来,使中华大地遍开文明之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