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给心理咨询师做咨询

如何给心理咨询师做咨询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导模式是心理咨询中最早形成的一种理论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对学生特质的了解,力图充分发挥咨询者对学生成长的理性导向功能。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逐渐由对学生的职业指导转到对学习与生活适应的咨询,特别是情绪障碍的诊治。咨询者的责任是帮助来访者分析其心理问题,提供指导意见,而解决问题则要靠来访者自我努力,通过改变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来恢复心理平衡。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辅导

一、个体心理咨询

(一)心理咨询的模式

心理咨询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职业指导运动,后来伴随着心理学科自身的发展及社会现实的变化,逐渐经历了不同咨询模式的演变。

1.指导模式

指导模式是心理咨询中最早形成的一种理论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对学生特质的了解,力图充分发挥咨询者对学生成长的理性导向功能。指导模式最初是指咨询者对来访学生的职业指导,后来随着教育实践的需要,指导的内容不断扩大,已包括对学生在学习、适应、升学、就业等多方面问题所进行的综合性指导。19世纪末期,美国为解决年轻人的择业和社会适应问题而开展了职业指导运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08年职业指导运动之父弗兰克·帕森斯的研究工作。职业指导运动切合了社会的实际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指导”(guidance)一词也作为心理咨询的一个专门术语,一直沿用。直至今天,职业指导仍是学校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内容。

2.治疗模式

治疗模式是在对心理偏常学生的咨询、治疗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从临床心理治疗的观点出发来看待咨询过程,把当事人看做是心理偏常的求诊者,咨询师运用多种临床方法,并积极发挥治疗对象的作用,以促进其心理功能的恢复和协调。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初,很多人面临适应上的问题,渴求得到心理学家的帮助,促使心理咨询进入所谓的“心理治疗的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者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咨询的概念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强调当事人在咨询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责任,注重挖掘当事人的潜能和趋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学校心理咨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逐渐由对学生的职业指导转到对学习与生活适应的咨询,特别是情绪障碍的诊治。

3.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是心理咨询发展史上一个新的转折。主要关注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发展任务和应对策略,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重视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与干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努力排除正常发展障碍”。发展模式的提出与心理学家对个体发展认识的不断拓展有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毕生发展观的盛行,心理学家开始关注整个人生历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与任务,认为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毕生发展观拓展了人们关于发展的基本问题的认识,也促使学校心理咨询从过去重指导、重治疗的模式开始向重发展、重预防的模式转变。

4.社会影响模式

社会影响模式是当前咨询过程中最富有影响的理论模式之一,其基本特征是从人际交往和社会因素方面探讨有效咨询的条件和途径。该模式注重各种社会因素,尤其是语言、社会角色、文化差异、价值观念等因素对咨询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社会影响模式主要受到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的符号交流理论、蒂伯特和杰勒德的人际互动理论以及萨宾等人的角色理论的影响。由于社会影响模式形成时间较短,目前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二)咨询环境的选择

个体心理咨询大多在心理咨询室进行,来访者的很多内容涉及个人隐私,且存在各种心理冲突,一个嘈杂、喧闹的环境不利于双方的心理交流。因此,心理咨询室的地点,应选择在安静且又方便的地带。宁静优雅的环境,可以使其产生安全感、亲切感和舒畅感。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布置也相当重要。心理咨询用房一般以两室一套为宜,外室用于接待,内室用于咨询。外室陈设宜朴素大方,四周墙壁上可张贴心理咨询人员守则,以使来访者产生信任感。心理咨询室应建在向阳面,保证有充足的光线。室内光线宜柔和,色调以暖色为主,放置一些盆栽或其他的装饰品来营造一个温馨、安全、放松、信任的氛围。室内陈设力求简洁,内设茶几,沙发(一个双人,一个单人),来访者座位不应在背对着房间门的位置,尽量放在墙角的位置,面朝窗户,和咨询者位置成直角。

(三)心理咨询的程序

1.初期阶段

首先,建立信任、建设性的咨询关系。良好的咨询关系是进行有效咨询的前提。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一种相互依赖、充分理解、彼此坦诚相待的特定的人际关系。为了建立有效的咨询关系,咨询者应该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以洁净大方、素雅持重为宜。咨询者要热情而自然地欢迎来访者,并扼要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原则,特别要讲明尊重隐私的保密性原则,打消来访者的顾虑。

其次,详细收集资料。详细地收集与来访者问题相关的资料,是整个咨询过程得以成功的基础。一般可采取填表法、谈话法、观察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家庭背景、学校背景、生活史、生理状况、咨询的主要问题及症状等信息。

2.指导帮助阶段

首先,明确咨询目标。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问题的类型,是学习还是青春期发育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还是自身发展问题等。二是问题的性质,是一般心理障碍还是严重的精神疾病;是障碍性咨询还是发展性咨询等。三是问题的程度,不管是心理障碍还是心理疾病,都要评定程度的轻重。

其次,进行指导帮助。心理咨询是一种磋商行为,咨询双方是一种彼此合作的伙伴关系。咨询者的责任是帮助来访者分析其心理问题,提供指导意见,而解决问题则要靠来访者自我努力,通过改变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来恢复心理平衡。咨询者帮助来访者关键在于咨询双方要认真探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严格实施既定计划。

最后,巩固结束阶段。心理咨询实施若干时间并取得疗效后,就应进入结束阶段,以便终止咨询,并做好追踪与反馈工作。对咨询效果不佳或者完全无效的情况,由咨询双方共同作出终止咨询关系的决定,问题严重的可以转诊到相关治疗部门。

(四)心理咨询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1.心理咨询的一般方法

其一,提供宣泄和疏导。宣泄是指来访者将郁积已久的不良情绪与心理问题倾诉给咨询者的过程。疏导是指咨询者采取措施解除来访者的心理困扰和障碍的过程。一方面,宣泄和疏导是人摆脱不良情绪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鼓励来访者倾诉内心痛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也是咨询者深入了解来访者心理困扰和精神障碍的重要途径。

其二,探索根源和领悟。领悟是指来访者在咨询者的帮助下,全面、深刻地认识其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过程。领悟是人克服心理困扰和障碍的关键。心理咨询就是帮助来访者了解和认识周围的环境,权衡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对行为动机进行调整的过程。

其三,改进认知和行为。了解和领悟属于“知”的范畴,“知”是“行”的基础,但“知”不能代替“行”,这就需要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进行行为的矫正。

其四,促进健康和成长。咨询者应通过认知改变的方法帮助来访者认识到: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人在生活挫折与新挑战面前,积极调整自己,挖掘自身潜力,便可产生极大能量来战胜未来生活的困难。

2.心理咨询的一般技巧

其一,关注和非言语行为技巧。关注是心理咨询中建立咨询关系的首要条件之一。关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应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的叙述,认真观察其细致的情绪及体势变化,并作出积极的回应。同时,咨询者还要运用体势语言来表示对来访者叙述内容的关注和理解。如目光的接触、表情的变化等。

其二,倾听和询问的技巧。倾听是心理咨询进展的核心,学会倾听是有效开展心理咨询的先决条件。在行为层面上要积极关注地听,在认知层面上要积极建构地听,在情感层面上要情感共鸣地听。

其三,沉默和观察的技巧。在咨询过程中容许短暂的沉默。沉默能起到两种功能:一是暗示功能,二是同感功能。前者通常表现为对当事人的讲话及停顿不做言语回应,以暗示对方继续讲话;后者则通常在来访者讲述心理创伤事件或作深入的自我剖析时,以沉默来确保其心理宣泄与反省的时间和空间,并表现咨询者对来访者此时此刻心理的由衷理解。

其四,深入探讨的技巧。探讨是在来访者宣泄之后,咨询者帮助其积极认识、思考的过程,其意义在于帮助来访者在解决困难过程中认清个人的愿望以便克服困难。探讨以讨论为形式,以启发为目标。探讨过程中咨询者要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作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意见。

其五,面质和促进自我审视的技巧。面质是指咨询者对来访者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在咨询过程中,当来访者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不一致、自我观念与实际行为不一致、自我体验前后不一致的时候经常会用到面质技术。面质通过提问、追问与深入讨论来质问来访者思维方式中的自我偏向、自我夸张与自我挫败的倾向,其意义不在于否定对方、贬低对方,而在于启发对方、鼓励对方。

其六,行为操纵的技巧。行为操纵指咨询者对来访者自我发展完善的行为予以奖励或强化措施。目的在于帮助来访者消除成长过程的不良意向和不妥行为,学习和模仿有助于自我成长的行为。

二、团体辅导

(一)团体心理训练

团体心理训练也称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特定团体中开展的、以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借助游戏互动这一载体,促进团队成员的互相交流与思考,最终帮助个体获得成长与适应的辅导课程。团体咨询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率高、省时省力、咨询效果容易巩固,特别适合人际关系不良的人。

团体心理训练通常分为准备——创始——过渡——成熟——结束五个阶段。①准备阶段。制订详细的团体咨询计划书,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准备,慎重选择团体成员。②团体的创始阶段。指导成员形成基本规则,并帮助明确个人目标,尽快熟悉,建立信任感。③过渡阶段。提供鼓励与挑战,使成员能面对并且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冲突和消极情绪以及因焦虑而产生的抗拒,了解防御方式,克服抗拒,使团体进步到彼此有效的关系建立阶段。④成熟阶段。在充满信任、理解、真诚的团体气氛下鼓励成员探索个人的态度、感受、价值与行为,深化对自我的认识。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坦诚相待,尝试新的行为。⑤结束阶段。使成员能够面对即将分离的事实,并协助成员整理归纳在团体中学到的东西,鼓舞信心,将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使改变与成长继续。

团体心理训练课程是心理咨询理论中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一种拓展和应用。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有其独特的课程实施要素。主要有:①主持人。主持人是训练课程的带领者和活跃气氛的调控者。其职责是调动成员积极性,创造融洽气氛,引导成员进行活动和对活动提供恰当的解释。主持人扮演专家和成员、局外人和局内人、指导者中心和成员中心的双重角色,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者,适当的时候需要参与进去,成为团体的成员。②培训对象。培训对象最好是自愿参加,人数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一般以20~30人左右为宜。③场地。比较理想的场地是一间可以比较宽松的能容纳所有参与者的教室,里面有移动的桌子和椅子,以便小组围坐讨论时用。④材料和工具。指训练时所需要的一些材料,比如纸、笔、发给学员的书面材料以及一些特殊的演示道具和活动道具。⑤规则。包括遵守保密约定、保证出席训练活动和准时出席训练活动的约定等。⑥时间。一般的,一个训练项目以0.5~2个小时为宜,每堂心理行为训练课以1~2个训练活动项目为宜。

(二)户外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简称为OB),又称外展训练、户外训练、影响力训练、体验式训练,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驶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它是一种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通过身体实践来提升心理素质和精神境界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体验式培训”。

拓展式训练具有综合活动性、挑战极限性、高峰体验性和自我教育性的显著特点,所涵盖的内容极其丰富和深刻,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拓展训练的两大重要目标是增强参与者自身的信心和增进团队内的合作、尊重与支持。通过拓展训练,参训者在以下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他人、关注生活品质、提高人生价值。

拓展训练一般由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五个环节组成: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循环往复)。①体验:参加者投入活动,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②分享:参加者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受或观察结果。③交流:分享个人的感受只是第一步,最为关键的部分是把这些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与其他参加者探讨、交流以及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感悟。④整合:从体验经历中总结出原则或归纳出精华,并用某种方式去整合,以帮助参加者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成果。⑤应用:最后一步是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三)心理情景剧

心理情景剧是一种以团体形式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通常是由来访者把自己的焦虑或者困惑用情景剧的方式表现出来,再由治疗师充当导演帮助来访者体验真伪,表达感受,培养和提高来访者的洞察力。心理剧包括指导者、主角、配角及观众四种基本角色,分为暖身、演出、分享与审视三个阶段。心理情景剧利用与生活相似的情景,通过角色扮演等方法,能重现当事人的心理活动与冲突,使其认识到其中的主要问题,并解决心理冲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