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升本改建二三事
一次研讨会
2006年11月15日学校在艺术楼舞蹈厅召开“合作民族师专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新任校长张俊宗做了主题讲话,对当时我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做了具体分析,从办学规模、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方面与升本的基本条件做了分析对比。按照当时的条件,我们的差距很大,大家的信心并不是很足。同时认识到如果抓不住2008年教育部对西部片“升本”评估的这个时间机遇,我校的升本还得推迟5年多的时间,学校的发展和前途会受到很大制约。如果要在2008年申报,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差距都较大,困难重重,学校处在两难的境地。在张俊宗校长的启发下,这次会议大家达成了合作民族师专要在2008年申报改建本科院校的共识,学校党委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做出了启动升本改建的决策。也正是通过这一次会议,拉开了我校升本改建的序幕,进入了全面负重爬坡的第二次艰难创业阶段,到2009年1月15日教育部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专家的评审通过,历时780天,合师人又打了一次硬仗。
难以忘却的几件事
2008年5月29日,甘肃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对我校升本改建进行考察评估,晚上学校在香巴拉酒店设便宴接待专家并继续与专家交流,这个晚上有一个校办年轻人始终站在餐厅的门口,他的工作是负责引导,里外联络,保证宴会的有序进行,他没有入席,没有露面,也很少有人知道他当时的存在,但他工作的热情、细致、周到,也给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正是这样无数个细节折射出广大师生默默无闻,勇于奉献的品德。
2008年6月间,升本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升本办的一班人每天都在修改完善材料,晚上加班是经常的事,有一天晚上修改完几个材料后已经是凌晨5点多,有一位同志家住在合作市区,这个时候也不会有公交或出租车,回不了家,只好在办公室待着,因为早上还得按时上班。不幸的是当他爬在办公桌上一觉醒来后,由于疲劳过度,加之办公室阴冷潮湿,导致中风,面部肌肉扭曲,神经麻木。经过短暂治疗疾病稍有好转后,他又冲锋在升本改建的最前沿,这件事情鲜为人知。在升本成功后升本办当然早就成为历史,但现在回想起来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或许这就是合师人为了升本的梦,表现出的那种“缺氧不缺精神”的那种“精神”吧。
2008年12月份,高原正值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季节,我校的升本改建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各系各部门、全校师生都在全力以赴、精心做最后的准备。图书馆、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和物理与水电系的图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搬进了还未竣工的新楼,新的图书馆和实验室没有暖气,房子阴冷潮湿,四面漏风,师生打扫卫生时,用热水淘过的抹布一擦便冻成了冰,而他们仍然热火朝天,各自开展工作。有一次我去检查解说员的解说训练情况,化学系一位2008年新来的研究生在实验室一个人对着生物标本练习解说词,我看见她时,她穿着很厚的保暖服,戴着手套和口罩,冻得有点发抖,呼出的气在口罩上都结成了冰,还在一遍一遍的练习解说词,她见到我后一定要从头到尾演练一遍,让我“诊断”一下,解说结束后,她问我行不行,我说我认为确实很好了,她这时才露出了“僵硬”的笑容。
(王纬,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主任,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