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

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认为让生活很好地渗透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之中,在我们目前的教学中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之一。我认为,把这二者相互渗透,甚至融为一体,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当前应当明确并为之而奋斗的一个目标,达到让学生以语文知识感知认识生活,又以生活促进对语文的理解并对其发生兴趣,实则这也是语文教改的一个目标。我认为最好的途径就是让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感受走进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来。

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

梁宗仁

语文教改的倡导及新教材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大部分语文教师很是困惑,面对教学真有些不知所措。

在此,我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及感受,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达到和别的语文教师商讨的目的,以求共进。我认为让生活很好地渗透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之中,在我们目前的教学中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之一。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这一说法我是认可的,我想大多数的语文教师也是认可的,但在实际教学中,生活仍是生活;语文仍是语文,好像互不渗透,这种现象很是自然平常。

我认为,把这二者相互渗透,甚至融为一体,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当前应当明确并为之而奋斗的一个目标,达到让学生以语文知识感知认识生活,又以生活促进对语文的理解并对其发生兴趣,实则这也是语文教改的一个目标。对于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不能停留在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上,关键是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起来,这也是在新课程面前我们语文教师已面临或将要面临的困难。

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不论年龄大小,他们都有了生活,这是肯定的,当然年龄不同的学生与之有相应的不同的教材。

一般来说,他们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感悟是能够为他们的语文学习而服务的。但语文教材实则往往比他们已积累的生活感悟要稍高一些,这在情理之中,因为教材担当着一个引导与提高的任务。既然教材对于与其相应的学生来说更高一些,那么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相应的难度。虽然是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但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又致使他们在理解同一教材与同一问题时肯定出现差异,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一个问题,部分学生能够理解,部分学生却不能理解。这时我们教师的任务与职责就非常地显明了;那就是采取某种措施让这部分不能理解的学生达到理解。而采取的这种措施是我们的教学方法,这种措施的实施则是我们的教学过程,我们教师的核心任务就是克服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其最大的潜能对同一问题达到共同的理解。而我今天要谈的就是我们如何让这部分不能理解的学生以何种途径去理解。我认为最好的途径就是让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感受走进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来。

例如,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的《核舟记》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我在教课时有学生提出问题:为何是东坡抚鲁直背,而不是鲁直抚东坡背?这一问题咋看,如同为啥把狗当初不叫做猫一样的荒唐!但学生已提出了问题,作为教师就必须给以解答。那如何解答呢?就课文的本身理解只能说:“作者就是这样写的,或者艺人在桃核上就是那样雕的。学生进一步又问:艺人为啥就雕成东坡抚鲁直背,而不雕成鲁直抚东坡背?很显然,就课文的本身而回答是不能让学生满意的,其实这种答案学生自己也能找出。

这个问题我们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做这样的引导:我们每一位同学几乎都有关系不错的朋友,而在你们俩人的关系上,其中一个往往显得主动一些,另一个则被动一些,特别是在外出或处理一些事情上,被动者更多的依赖主动者。在一些大型集会场合,如看电影,当两个人需要买零食或饮料时,去买的任务往往由主动者承担,主动者还让另一位在原地不要动,他马上就买回来。

正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父亲让儿子不要动,他买几个橘子去,马上就回来。此时学生马上明白:噢,苏东坡学识高,社会影响大,年龄也许大一些,那么东坡抚鲁直背则是情理之中再自然不过的了。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一书的“诗十二”部分,有“他门下出了一个黄庭坚,是一个有意的讲究诗的技巧的人,”的句子。文中的“他”就是苏东坡,黄庭坚的字是鲁直,那学生的感觉是对的。因为东坡与鲁直有师生关系这一层,学生当然不可能抚老师背。显然,这一问题与生活结合之后得出的答案与刚才的答案带来的结果截然不同,学生也更深一步地理解到文中的艺人不仅仅是手艺的高超,还对生活有着深入的理解;东坡抚鲁直背这一细节并不是他随意雕刻的,而是有其内在的根本原因。

原来这不是一个荒唐的问题,而是理解这篇课文的一把钥匙。问题探讨到这一步,学生眼中流露出的是对老师的深深敬佩与喜欢。这是我在教学中亲自所感受的。

以上情况不是偶然的,只要你一直尝试着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中,你的课堂上就会经常出现师生之间类似于此的愉快交流。

不妨再举一例:原初中语文教材中鲁彦《听潮》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课下相应的注释是一样的:“慵懒,懒。这是同义复合词,慵即懒。”而在《现代汉语词典》(199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P1391页对“慵”有这样的注释:“慵,〈书〉因倦;懒②:~困。”把这两个注释比较一下,我认为后者较准确。其原因是有“困倦”的解释。如果只让学生就教材上的注释去理解这一词语,我认为大部分甚至于全部学生是不完全理解的,或者是不能理解这一词语的运用妙处的。如果:“慵”是“懒”的意义,那在汉语言中有一“懒”就行了,何必又多一个“慵”,岂不累赘。这是一组非常相近的近义词,我认为语言生不生动与近义词的丰富与否有很大关系。那么这一组近义词的差别在何处呢?如果这样引导学生:初秋的中午,部分同学提前到校,完成作业后往往拿上凳子去楼道晒太阳。当上课铃响时,你是以怎样的心情及感觉走进教室的,学生的回答是:很困倦,晕晕乎乎,不愿又无奈地……,我说这就是“慵”的真正意义,这能是“懒”吗?很显然“慵”要比“懒”的意义丰富,生动而传神,现在再去理解,“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意义又会怎样呢!

当我们语文教师较好地把生活如此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后,你会发现学生是喜欢与尊敬你的,也会因此而对语文课产生兴趣。我们面对语文教学的困惑与不知所措的感觉也有相应的减弱,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相互矛盾也随之消除。

当然这一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读书。使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也就是当前所提倡的要做学者化的教师,否则是很难面对语文教学和自己的学生的。

(2006年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