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孩子溺爱过头

对孩子溺爱过头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殊不知过分地对孩子溺爱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无情。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注解。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孩子的一切事情都由家长包办的话,就会造成孩子的软弱无能。因为父母的溺爱,常常会让孩子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并在与其他孩子交往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溺爱孩子的教育并不代表是没有爱的、严苛的教育。不溺爱孩子还意味着让孩子有一定的自立能力,这包括孩子要能够完成和承受与他年龄相称的一些事情。

2.对孩子溺爱过头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竞争,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绝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与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对子女的教育多是凭感情、凭经验,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不当,子女普遍存在娇气、霸气、遇事缺少主见、意志力薄弱等弱点,这都是对子女的溺爱过头造成的。

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每个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少,孩子成了家庭的重心,成了家里的太阳。有时对孩子过分的爱会渐渐地转化为溺爱。

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孩子很多零花钱,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习惯。

包办代替由于家长的溺爱,三四岁的孩子还得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当面袒护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可能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父母将自己所有的爱与厚望都集中到了这唯一的孩子的身上。殊不知过分地对孩子溺爱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无情。

一位妈妈说:“平时我对儿子关心得无微不至,可儿子对我却非常冷淡。我过生日那天,朋友往家里打电话。恰巧我不在家,儿子接的电话,朋友告诉他:‘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儿子冷冷地说:‘我妈过生日关我屁事!’听了这话,我的心都伤透了,每次他过生日,我给他买这买那,他怎么都忘了?”

自古以来就有“慈母败子”的说法。所谓“慈母”指的是一种过分的母爱,也就是溺爱。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字兼有过分和淹没的意思,过分地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他们。古人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注解。韩非子有句话,“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

现代的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普遍存在怕孩子学坏、怕孩子生病、怕孩子不成才等紧张心理,所以表现出过分保护、宠爱及期望过高的教育态度。

大多数独生子女的两代家长都认为“孩子还小,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会懂事”。人性中有很多弱点,比如自私、懒散、好享乐、好表现……大家认为孩子还小,等他们长大后再教育也不迟,这就为教育孩子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孩子的很多毛病,都是小时候养成的,就像得病一样,病轻的时候好医,到病入膏肓时,也就拿它没办法了。到他们长大后,连自己都知道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时,已经为时过晚。那时候,孩子们肯定还要责怪大人,小时候为什么不严格要求自己,导致自己有这么多毛病。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他的成功来自于自己在幼儿园时,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这就告诉了父母们一个经验: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

被溺爱的孩子很难自我约束和遵守规矩,他们认为规矩都是为别人制定的;他们有太多的优越感,眼高手低,不善于与人相处;看到他人进步时,很容易产生怨恨和沮丧的情绪。如果这些孩子不开发自己的潜能去迎接挑战,就很难发掘出人生的深层意义和享受美好的人生。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整个家庭的至高希望所在和最大的快乐源泉。关爱孩子是一种神圣的情感,全世界的家长都在为孩子的成长付出自己的心血。但是,由于很多家长对教育知识了解得太少或是认识有偏颇,结果总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在过度溺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不懂得去体验生活,长再大也不会去感受生活中的五味。孩子在成长时没有什么长进,导致孩子长大后一事无成,什么也不懂不会。本来,四五岁正是应该让他帮忙干点家务、料理自己的基本生活的年龄。而且,孩子自己也乐意帮忙干些活儿,妈妈表扬几句,就干得更欢。

星期六早晨,妈妈把精心准备好的早餐放到了桌子上,可5岁的安安一点也不领情,闹着要吃鸡蛋。妈妈马上给他炒了一盘鸡蛋,可这时安安又吵着要吃果酱面包了。好不容易弄好了果酱面包,妈妈还没坐下来,安安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鸡蛋都是我的,你们不许吃。”看到安安准备哭出来的表情,妈妈马上让步了。

在那些溺爱孩子的家庭里,常常会看到类似的场面。许多父母都会为自己辩护说:“我只是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但是事实却是,过多的爱只会害了孩子。专家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称之为“甜毒品”——虽然表面上似乎香甜可口,但其实,它就像毒品一样,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一、使孩子软弱无能

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孩子的一切事情都由家长包办的话,就会造成孩子的软弱无能。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生活观念中,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越来越弱,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而且,这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非常弱,因为父母为他解决了一切阻碍他成功的障碍,一旦让他独自面对难困时,他就会手足无措。

二、不善于与他人交往

因为父母的溺爱,常常会让孩子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并在与其他孩子交往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因为他在家里被当成了小王子(小公主),到了幼儿园里,他就希望能够得到同样的待遇,但老师和其他孩子并不把他当成小王子(小公主)看待,这就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影响他与其他孩子的正常交往。

三、不受别人的欢迎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在学习和工作中也会产生很多问题。他没有理解这样一个道理:不仅是他有需求,其他人同样也是有需求的,有获取,也必须要有付出。受到溺爱的孩子往往只知道过多地获取,却很少给予,所以往往不受同事、同学的喜欢

不溺爱孩子的教育并不代表是没有爱的、严苛的教育。不溺爱孩子还意味着让孩子有一定的自立能力,这包括孩子要能够完成和承受与他年龄相称的一些事情。如果孩子能够完成这些任务的话,他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增加他的自信心。如果孩子没有做好,那他也能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对待失败。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贴别人。父母放开自己的双手吧,不要让孩子在溺爱的暖流中迷失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