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凡百元首①,承天景命②,善始者实繁,克③终者盖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文武并用,垂拱而治③。这是古人的好生之德。驱,打猎时驱赶野兽,借指打猎。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注释:

①浚(jùn):疏通,深挖。

②神器:帝位。

③居域中之大:《老子》第二十五章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译文: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茂盛,必须巩固它的根干;想要水流得长远,必须疏通它的源头;谋求国家的安定,一定要广积恩德和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长远,根干不牢却想要树木茂盛,恩德不厚却期望国家安定,臣虽然卑下愚笨,尚且知道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何况英明圣哲的人呢!国君担当着帝王的重任,据有天下最崇高的地位,如果不考虑在安乐的时候会出现危难,不以崇尚节俭来革除奢侈,那么也就如同砍伐树根却希望树木繁茂,堵塞源头却想要水流长远一样啊。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注释:

①元首:指帝王。

②景命:古代认为君王是上天授予的,故亦称天子。景:大。

③克:能。

④董:监督。

⑤振:通“震”,威吓。

⑥人,即“民”字,此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改为“人”。

⑦载舟覆舟:用舟和水的关系比喻君王和民众的关系,告诫君主要注意民心向背。语出《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译文:

所有的国君,秉承上天的大命,具有良好开端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难吗?原来是创业忧患深重的时候,国君一定竭尽诚信地对待下属臣民;等到已经实现志向的时候,就随心任性、轻视他人。竭尽诚意待人就可以使胡人、越人等不同种族的人结成一体,傲慢待人却会使骨肉般的亲人也疏远得像陌路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用威严的势力来震慑,最终只不过使人苟且地免受刑罚,而并不感怀帝王的恩德,外表恭顺而内心并不悦服。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百姓,国君像船,百姓像水,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使船翻覆,这是应当特别慎重对待的。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得,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注释:

①三驱:打猎时只在一面设网,而从三面驱赶,不忍把禽兽完全捕杀。这是古人的好生之德。见《史记·殷本纪》。驱,打猎时驱赶野兽,借指打猎。

②九得:古代的九种美德,说法不一,这里泛指国君应当具有的德行。得,原作“德”。

③垂拱而治,即无为而治。垂拱,垂衣拱手。

译文:

统治百姓的人如果看见能够引起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要知足而警戒自己;将要兴建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而让百姓安定;考虑到身处高位常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而加强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一样处于所有河流的下游以容纳百川;喜欢打猎游乐,就想到网开三面以有节制;担忧松懈懒惰,就想到凡事始终要谨慎;忧虑自己受到蒙蔽,就想到要虚心采纳下面的意见;害怕谗佞奸邪之人,就想到端正自身而摒斥邪恶;施恩于人,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高兴而赏赐不当;实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恼怒而滥施刑罚。综合上述十个方面的考虑,弘扬贤哲九种美好的品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加以任用,择取好的意见而善于听从,那么聪慧的人就会贡献他全部的智谋,勇武的人就会拿出他所有的力量,仁爱的人广施他的恩德,诚信的人会竭尽他的忠心。只要文臣武将各得其所同时得到任用,国君就可以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了。何必亲自耗费精力苦苦思索,代替百官去做他们应该干的事情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