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面三题所涉十二个文言实词,除“乘”外,其余都不在大纲规定的150字范围之内;但这些实词除个别如“曲折”和“哂”,大都在课内找得出相同用法和意义的例子,有的甚至与课文成例完全一样:立足存在于“文中”的“据”但不死拘其义,学会合理推断又不致望文生义,应培养依据实词的上下文来确定其准确词义的能力。

1.理解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释义

文言实词一向被视为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是因为:

(1)其数量很大,即使将范围缩小为“常见”,这个数量仍然不少。所谓“常见实词”,大概主要指的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但到目前为止,还没能够为它划定一个确切的范围。所能确定的是,凡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应当在这个范围之内;当然,中学生尚未直接接触到而传世名篇中经常出现的实词,也应当在这一范围之内。所以,《语文教学大纲》虽罗列了150个常见的文言实词,但高考却多突破这一范围,2001到2003年高考的文言实词,仅一个“乘”在范围之内。

(2)大多具有多义性,而这些个意义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中学生不易把握。比如“适”,其本义是“往”、“到……去”(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引申之有义“出嫁”(如“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从“出嫁”再引申有义“顺从”、“适合”(如“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和“恰好”(如“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从“恰好”又可再引申为“刚才”(如“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而“适”又可通“谪”,本义“往”、“到……去”又有通假义“责罚”、“贬官”(如“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中学生往往不会注意这些意义之间的关系,只是就某一文言句子孤立地识记某一个意义。

(3)其古今词义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特别是那些古今同形的“双音节词”,古今通义与古今异义扑朔迷离。比如“恨”,今义一般是“怨恨”、“仇恨”,古义也有此义(如“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但还有程度较轻的“遗憾”义(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特别是后例中的“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除此外,还有“深深地遗憾”义。中学生未把握这一点时,常以今义去理解古文,造成理解的偏差或错误。

(4)机械地拿词典义去理解古文,不能依据一定的语境灵活地解读;如果碰到的是平时训练中接触较少的文言实词,那就只能乱猜一气。一定的语境,既包括一定的上下文语意,也可包括句中和句间的语法关系,中学生常不能据此从内容和形式两点入手准确地理解实词义。比如2000年高考11题,将“取樵炊爨”中的“樵”解释为“打柴”,如果懂得“取樵”是动宾结构,就可一眼看出“打柴”的解释是错误的;再如1996年高考12题,将“毋以此贾祸”中的“贾祸”解释为“消除祸患”,要判断它的错误,首先应知道“贾”是个多音多义字,在读作gǔ时是作买卖的意思,在用于“买”义时可引申为“招引”,却没有“消除”义;还得依据上文的“世方雷同”(时俗正提倡人云亦云)和下文的“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他”,可知“贾祸”应解释为“招来祸患”。

试题示例

兹以2001~2003年高考的11题为例:

2001年的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未附          附:归附

2002年的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2003年的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解题思路

准确判断文言常用实词的意义,必须“活而有据”:

(1)所谓“据”,就是必须以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积累为基础。所以,应重点把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150个实词,并适当扩大积累的范围;应充分利用课文学习和检测考试的机会,做实词义归纳的有心人,特别是一词多义和古今词义变化较大者。如有可能,最好弄清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源流关系,避免硬背死记;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成的有关资料汇编。

上面三题所涉十二个文言实词,除“乘”外,其余都不在大纲规定的150字范围之内;但这些实词除个别如“曲折”和“哂”,大都在课内找得出相同用法和意义的例子,有的甚至与课文成例完全一样:

“拔”之“被攻取”,可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北”之“败逃者”,可见《过秦论》的“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乘”之意义,可见《卫风·氓》的“乘彼诡垣,以望复关”或《楚辞·涉江》的“乘鄂渚而反顾兮”;

“附”之“归附”,可见《六国论》的“齐人勿附于秦”;

“竟死”的意义,可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怀王……竟死于秦而归葬”;

“将兵”之意义,可见《史记·陈涉世家》的“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结发”之“指刚成年的时候”,可见《孔雀东南飞》的“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讽”之“劝告”,可见《邹忌讽齐王纳谏》;

“遇”之意义,可见《史记·项羽本纪》的“不如因善遇之”;

“务”之“致力”,可见《过秦论》的“内立法度,务耕织”。

所以仅因高考考的是课外文章而轻视课内的学习和积累,不注重课内能力向课外迁移,是十分不明智的。

(2)立足存在于“文中”的“据”但不死拘其义,学会合理推断又不致望文生义,应培养依据实词的上下文来确定其准确词义的能力。

古文中并列短语和排偶句较多,其位置相称的实词一般词性相同,意义也有联系,如上例之“追亡逐北”,即使不记得《过秦论》中的成句,也可以因它是个大并列小动宾的短语,由“追”与“逐”的同词性同意义推知“亡”与“北”也是同词性同意义,而“亡”的“逃亡”义(可见《史记·陈涉世家》的“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一般是容易记住的。

由于文言实词在语法功能上比较“活”,更应掌握下面的作法,利用以推定其意义:先判断该实词在句中所作的句子成分,据此推断其词性,进而搜索头脑中的积累并进行比较,注意释义与搜索出的实词义之间的意念联系,最后依据上下文(包括大小语境)推出其词义。如上例之“曲折”,尽管在现代汉语中,它一般作形容词,且课内文言文没有成例,但因例中它作“报”的宾语,显然应判为名词,其意义与上文“军亡导,或失道”的情况有关,故应该释为“不为人所知的详情”;上例的“乘”又要复杂些,由于它在句中作谓语,是动词,与“巡视”的词性相同,意义似乎也与上下文不矛盾,最容易望文生义,这时就只能依靠“搜索头脑中的积累并进行比较”了:由于ABD三项的解释都无错误,且能肯定“乘”不能解释为“巡视”,才能确定错项为C;上例中的“遇”也是如此,如果记得“不如因善遇之”,知道“善遇”才解释为“优待”,就不会误会“遇”为“优待”了;上例中的“哂”,只是在《高一读本》的《论语·侍坐》中见过,学生印象不会深,但如果理解了文段中从“帝幸东都……醉饱而散”部分,不难判断其义为“讥笑”。

有时还可以借助汉字的构字常识,比如其中的表意部分,来推断词义的范围。

模拟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做后面的题目:

(一)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昌项。上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昌。及高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莫能得。上以留侯策止。而昌庭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即罢。

(《汉书·周昌传》第42卷)

(1)对下面各句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敢直言         直:公正,正直

B.昌尝燕入奏事      燕:通“宴”,安闲,指帝王闲暇

C.然尤惮昌        惮:宽容

D.昌为人吃        吃:很能吃饭

(2)对下面各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卑下:蔑视,轻视

B.昌还走         还走:掉头就跑

C.而昌庭争之强      庭争:在朝堂上争论

D.臣‘期期’不奉诏    期期:形容说话结巴

(二)

干木,晋人也,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干木逾墙避之。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闾而轼。其仆曰:“君何轼?”曰:“段干木贤者也,不趣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吾安得勿轼!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又请为相,不肯;后卑己固请见,与语,文侯立倦不敢息。

(《史记·魏世家》第44卷)

(3)下面各组句子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造 造其门           B.闾 出过其闾而轼

    径造庐访成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C.趣 不趣势利          D.固 后卑己固请见

   (陈王)趣赵兵亟入关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4)对下面各句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守道不仕       道:治国的主张

B.干木逾墙避之     逾:翻越

C.隐处穷巷       穷:贫穷

D.吾安得勿轼      轼:登上车前的轼木望远

(三)

文武官复请封禅,上亦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上曰:“公不欲朕封禅者,以功未高邪?”曰:“高矣!”“德未厚邪?”“厚矣!”“中国未安邪?”“安矣!”“四夷未服邪?”“服矣!”“年谷未丰邪?”“丰矣!”“符瑞未至邪?”“至矣!”“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六者,然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而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未易任也。且陛下封禅,则万国咸集,远夷君长,皆当扈从;今西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稀,灌莽极目,此乃引戎狄入腹中,示之以虚弱也。况赏赉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事遂寝。

(《资治通鉴·唐纪》第194卷)

(5)对下面各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谷未丰邪      年:岁,载

B.则万国咸集      咸:全,都

C.示之以虚弱也     示:给……看

D.事遂寝        寝:止息

(6)下面各组句中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夷 四夷未服邪        B.顿 其供顿劳费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

C.任 未易任也         D.厌 未厌远人之望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夫秦何厌之有

(7)下面各句中,古今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国未安邪——中国     b.户口未复——户口

c.灌莽极目——极目      d.况赏赉不赀——赏赉

e.示之以虚弱也——虚弱    f.烟火尚稀——烟火

A.abf     B.ace     C.bef     D.bcd

(四)

包拯,字希仁……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宋史·包拯传》第316卷)

(8)对下面各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徙知端州        徙:音xǐ,调动官职

B.迁殿中丞        迁:音qiān,升职,晋升

C.前守缘贡        缘:音yuán,凭借,借助

D.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音yí,赠给,送给

(9)下面各组句中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率 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B.敛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成不敢敛户口

C.推 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D.伪 不伪辞色悦人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

(10)下面各句中,古今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拯立朝刚毅——刚毅       B.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关节

C.恶吏苛刻——苛刻        D.与人不苟合——苟合

(五)

穆宗初,……宿州刺史李直臣坐赇当死,赂宦侍为助。具狱上,帝曰:“直臣有才,朕欲贷而用之。”僧儒曰:“彼不才者,持禄取容耳。天子制法,所以束缚有才者。禄山、朱泚以才过人,故乱天下。”帝异其言,乃止。……始,韩弘入朝,其子公武用财赂权贵,杜塞言者。俄而,弘、公武卒,孙弱不能事,帝遣使者至其家,悉收赀簿,校计出入。所以饷中朝臣者皆在;至僧儒,独注其右曰:“某月日,送钱千万,不纳。”帝善之。

(《新唐书·牛僧儒传》第174卷)

注释:①赇:贿赂。②赀簿:账册。

(11)对下面各句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彼不才者         彼:他

B.具狱上          狱:罪案

C.俄而,弘、公武卒     卒:去世

D.所以饷中朝臣者皆在    饷:用食物款待

(12)下面各组句子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当 宿州刺史李直臣坐赇当死     B.坐 宿州刺史李直臣坐赇当死

    诋大酋,当死              停车坐爱枫林晚

C.贷 朕欲贷而用之          D.悉 悉收赀簿

    每具狱上闻,则贷其死          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

(13)对下面四句中的“双音节”词的古今义,判断正确的—项是(  )

①直臣有才,朕欲贷而用之——有才

②所以束缚有才者——所以

③所以束缚有才者——束缚

④禄山、朱泚以才过人——过人

⑤孙弱不能事——能事

⑥校计出入——出入

A.①③④的古义与今相同,其余与今不同

B.②④⑤的古义与今不同,其余与今相同

C.①④的古义与今相同,其余与今不同

D.①③④⑥的古义与今相同,其余与今不同

(六)

战于崤也,……莱驹为右。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使莱驹以戈斩之。囚呼,莱驹失戈。狼瞫取戈以斩囚,禽之以从公乘,遂以为右。箕之役,先轸黜之,而立续简伯。狼瞫怒。其友曰:“盍死之?”瞫曰:“吾未获死所。”其友曰:“吾与女为难。”瞫曰:“《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吾以勇车右,无勇而黜,亦其所也。谓上不我知,黜而宜,乃知我矣。子姑待之。”及彭衙,既陈,以其属驰秦师,死焉。晋师从之,大败秦师。君子谓“狼瞫于是乎君子。……怒不作乱,而以从师,可谓君子矣!”

(《春秋左传·文公二年》)

注释:①明堂:祖庙;登明堂,指死后进入祖庙。②共用:意思是为国所用,死于国事。

(14)对下面各句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莱驹为右       右:古代兵车乘位于主帅右边保护主帅的武士

B.禽之以从公乘     乘:音chénɡ,登上

C.黜而宜        宜:适宜,恰当

D.乃知我矣       知:了解

(15)对下面各句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无勇而黜,亦其所也  所:处所,此指该得的结果

B.先轸黜之       黜:废黜,罢免

C.既陈         陈:通“阵”,布好阵势

D.以其属驰秦师     属:音shǔ,隶属

(16)对下面四句中的“双音节”词的古今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战之明日——明日   ②遂以为右——以为

③吾与女为难——为难  ④而以从师——从师

A.①的古今义相同,其余都不同

B.①③的古今义相同,②④的不同

C.①③的古今义不同,②④的相同

D.四句中“双音节”词的古今义都不相同

(17)对下面每组两句中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a.使莱驹以戈斩之     b.狼瞫取戈以斩囚

②而:a.先轸黜之,而立续简伯  b.死而不义

③之:a.《周志》有之       b.共用之谓勇

④其:a.亦其所也        b.以其属驰秦师

A.①②组中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③④组中的不同

B.①②③组中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④组中的不同

C.①③组中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②④组中的不同

D.四个组中的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不相同

(七)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102卷)

(18)对下面各句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属之廷尉      属:音zhǔ,交给,委托

B.廷尉奏当      当:判处的意见

C.令他马       他:他的

D.固不败伤我乎    败:摧残,伤害

(19)下面各组句子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 是法不信于民也      B.诛 上使立诛之则已

    廷尉当是也            立诛杀曹无伤

C.倾 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  D.信 是法不信于民也

    樯倾楫摧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0)下列各组句子中,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令 令他马        B.固 固不败伤我乎

    其身正,不令而行       固不如蜀鄙之僧哉

C.乃 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D.为 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

    而陋者乃以斧斤拷击而求之   我为公以为将

答案提示

(一)(1)B(“燕”在句中作状语,根据下文“高帝方拥戚姬”可判断答案正确;A中的“直”就语境来说,强调的是态度而不是品德,应释为“率直”;C中的“惮”意思是畏惧,解释为“宽容”是望文生义;D中“吃”应根据下文“期期”解释为“口吃”,“能吃饭”在上下文中没有丝毫提示。)

(2)A(依据整个文段,特别是帝“尤惮昌”,可推断解释错误,应理解为“处在……之下”,或“敬畏”也可;B中“还”同“旋”,旋转,掉转,课文有成例:“扁鹊见桓侯而还走”;C中“庭”同“廷”;D中“期期”可依据“臣口不能言”推断是正确的。)

附译文:周昌为人有勇力,敢于率直地发表意见,自萧何、曹参而下,全都敬畏他。周昌曾在高帝闲暇时入宫奏事,当时高帝正拥抱着戚姬;周昌一见,回头就跑。高帝追上他,骑上他的脖子,问道:“我是个怎样的君主呢?”周昌抬头说:“陛下是桀、纣那样的君主。”于是高帝笑了,但从此更畏惮周昌。等到高帝想废黜太子而立戚姬生的儿子如意做太子时,大臣们竭力争辩都没能成功。后来皇上因留侯的计策才暂时停议此事。但周昌在廷争时,态度最坚决。皇上问他的理由,他有口吃的毛病,又值盛怒之时,说:“我的嘴不善讲话,但我‘期期’(切切)知道这事不可以。陛下想废黜太子,我‘期期’(切切)不接受诏令。”皇上高兴地笑了,这事就此作罢。

(二)(3)C(2个“趣”,前者同“趋”,动词,意思是“奔赴,归附”,后者也是动词,意思是“催促”;A项2句的“造”在句中都作谓语,是动词,后面带表示地点的宾语,意思是“往,到……去”;B项2句的“闾”是形声字,形符为“门”,意思是“里巷的大门”,也可借代里巷;D项的“固”,都用于动词前,为状语,意思都是“坚持”。)

(4)B(“逾”在作动词时只有“越过”一义;“道”的意义很多,在A项中由于有语境“不仕”,故不能解释为“治国主张”,而应解释为“高尚的理想”;C项的“穷”修饰“巷”,有尽头义,引申为偏僻;D项的“轼”是动词,意思是凭轼而立表示敬意。)

附译文:段干木是晋国人,坚持高尚理想不愿出来做官。魏文侯想见他,登其门拜访,他却翻墙躲开。文侯以上宾之礼对待他,外出经过他的闾门,总是抚轼而立表示敬意。文侯的御者问:“您为什么对干木抚轼致敬呢?”文侯回答说:“段干木是个有德行的人,他不趋附势利,心怀高尚的理想,虽隐居在偏僻的里巷,声望却远驰千里,我怎么能不表示敬意呢!干木以德性为先,而寡人却以势利为重;干木多的是道义,寡人多的却只是财富。势利不如德性高尚,财富没有道义贵重。”文侯又请干木做相,他不肯;文侯后来屈尊坚持请求与他见面交谈,虽站立得很疲倦也不敢稍息。

(三)(5)A(据下文意,此“年”的意思应是“年景,收成”;B项的“咸集”,可见课文《兰亭集序》“少长咸集”;C项的“示”,可见课内成句“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D项的“寝”,本义睡卧,引申为“止息”义。)

(6)D(两句的“厌”词性虽不同,但都是“满足”义;A项中前“夷”是名词,泛指少数民族,后“夷”是形容词,意思是“平坦”;B项中前“顿”是动词,意思是“停留,屯驻”,后“顿”是副词,意思是“马上,立刻”;C项中前“任”意思是“承担”,后“任”意思是“任用”。)

(7)A(“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旧时指“住户人口”,今义指“户籍”;“烟火”古义指炊烟,借代“住户,人家”,今义较多,但与古义不同;“极目”都有“一眼望去”义;“赏赉”都是“赏赐”义;“虚弱”都有“国力软弱”义。)

附译文:文武百官又请求举行封禅大典,皇上也打算听从,只有魏征一人认为不可。皇上问:“您不想我封禅,是因为我的功劳不高吗?”“高!”“恩德不厚吗?”“厚!”“国内还没安定吗?”“安定!”“四方民族还没有宾服吗?”“宾服!”“年景收成还不够丰饶吗?”“丰饶!”“吉祥的征兆还没出现吗?”“出现了!”“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能封禅?”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这六个方面,但现在是承接隋末大乱之后,住户人口还没恢复,国库还较空虚,而车驾东行,千乘万骑,供给路途食宿及所需之物,很难承担。而且陛下封禅,很多外国的使者都将到来,远方民族的君长,都充当扈从;而现在西自伊、洛,东至海滨,人烟还很稀少,一眼望去,都是灌木丛林,这时招引外族进入腹地,无形中向他们显示了我们的虚弱。况且赏赐虽不可胜计,却不能满足远来人的期望;连年不断的供给,会使百姓不胜疲乏。崇尚虚名而蒙受实害,陛下将何以处之?”封禅的事就搁置下了。

(四)(8)D(释义正确,课内有句“留待作遗施”,但音wèi。)

(9)A(两句的“率”意思都是“全都”;B项的“敛”,前句意思是“收,缩”,后句意思是“聚敛,征收赋税”;C项的“推”,前句意思是“推行”,后句意思是“移动”;D项的“伪”,前句意思是“假装”,后句意思是“非正统的”。)

(10)D(古义为“无原则的附合”,今用于指“男女不正当的结合”;A项古今通义是“刚强坚毅”;B项的“关节”,古今都有“暗中向官员行贿说情”之义;C项的“苛刻”,古今都有“苛细刻薄”的意思。)

附译文:包拯,字希仁……调任端州知府,又升任殿中丞。端州出产石砚,前任官员借向朝廷进贡之机,大都掠取几十倍来赠送给权势者。包拯命令制砚人只制足进贡的数目,一年到头也不拿一方砚台回家。他在朝为官刚正坚毅,贵戚和宦官因他而缩手不敢索贿收赂,听说他的名字的人都惧怕他。人们把包拯的笑比作黄河清。连儿童妇女也知道他,称他为“包待制”。京城流传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他性格刚直,憎恨恶吏处事苛细刻薄,致力于宽厚;虽然嫉恶如仇,但未尝不用“忠恕”待人。他不随便与人结交,不假装笑脸和用甜言蜜语取悦人。平居不与人通信,朋友和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位高,但衣服、器用和饮食与没做官时一样。曾说:“后代子孙做官因贪赃获罪的,不准回归本家,死了不准埋进祖坟;不按我意愿行事的,就不是我的子孙。”

(五)(11)D(依据上文,此“饷”应释为馈赠,即送礼致贿。)

(12)C(两句的语境相似,“贷”都是宽赦罪过之义;A组的“当”,前者后面以罪名为宾语,应释为判罪,此指判死刑,后者应解释为“会”,“当死”是说会被杀死;B组的“坐”,前者应解释为“犯……罪”,后者应释为“因”;D组的“悉”,前者为全都义,后者是周密义。)

(13)A(①③④的古义与今相同:“有才”均是有才干义,“束缚”均有约束、限制义,“过人”均有超过一般人义;②句的“所以”表凭借,释为“用作……的”,而今之“所以”是表因果关系复句的连词;⑤句的“能事”义为有能力干事,今义却指擅长的本领;⑥句的“出入”,义为收支,今义却是出去和进来,或指两者不一致、不相符。)

附译文:唐穆宗初年,……宿州刺史李直臣因犯行贿受贿罪被判处死,就贿赂宦官侍臣帮自己逃脱处罚。案件上报到朝廷,皇帝说:“李直臣有才干,朕想赦免并起用他。”牛僧儒说:“他并没什么才干,只会拿俸禄取悦主上罢了。天子制定法令,是用来约束有才干的人的。安禄山、朱泚都因为才干过人,所以扰乱了天下。”皇帝认为他的话非同一般,于是把此事搁置下来。……当初,韩弘入朝为官,他的儿子韩公武用钱财贿赂权贵,以堵塞上书言事者的口。不久,韩弘、韩公武都去世,孙辈弱小,不能理事,皇帝派使者到韩家,把钱财账簿都收来,核算收支的情况。贿赂朝臣的记载都在里边,查到牛僧儒,在他的名字右边特别注写着“某年月日,送钱千万,他不接受。”皇帝给予牛僧儒很高的评价。

(六)(14)B(此句的“乘”音shènɡ,义为兵车,“从公乘”意思是跟随在襄公的兵车之后;因为“遂以为右”是此后的事,这时狼瞫还没资格充当车右登上襄公的兵车。)

(15)D(“属”为“以”的宾语,应是名词,意思是部属,下属。)

(16)D(“明日”今义:今天的下一天,古义:任何一天的下一天;“以为”今义:认为,古义:任命……做;“为难”今义:感到难于对付,此文中义:发难;“从师”今义:向老师求学,此文中义:使部属随从自己。)

(17)D(①a是介词,义为“用”,b是连词,表连谓;②a表转折,b表假设;③a为代词,b为助词,取独;④ab虽都是代词,但a代第一人称,b代第三人称。)

附译文:(晋同秦)在崤作战时,……莱驹任襄公的车右。作战的第二天,晋襄公捆绑了秦军的俘虏,派莱驹用戈斩杀他们。俘虏叫喊起来,莱驹的戈掉在地上。狼瞫拿起戈把俘虏杀了,抓住莱驹跟在襄公的车后,于是被襄公任命为车右。在箕地的战斗中,主帅先轸罢免了狼瞫,而起用了续简伯,狼瞫大怒。他的朋友说:“为什么不与先轸拼死呢?”狼瞫说:“我还没有找到拼死的理由。”朋友说:“我和你一起发难杀死先轸。”狼瞫说:“《周志》上有这样的话:勇敢而如果伤害上司,死后不能进入祖庙。死如果不合道义,就不算勇敢。为国所用才是勇敢,我因为勇敢获得车右的职务,又因为无勇被免职,也是恰当的。如果说上司不了解我,免我的职免得恰当,那就是了解我了。您姑且等着吧。”到彭衙之战,摆好阵势之后,他就率领部属冲进秦军,战死在那里,晋军紧随他,大败秦军。君子说:“狼瞫这样可算君子了。……虽然发怒,但不作乱,反而率领军队冲锋,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

(七)(18)C(在句中作定语,意思是“别的”、“另外的”;A的“属”在句中是谓语,作动词用,根据语境,应释为“交给”;B的“当”在句中是宾语,为名词,故应释为“判处的意见”;D的“败”在句中是谓语,根据上文,应释为“摧残,伤害”。)

(19)B(两个“诛”在句中都作谓语,是动词,都是“杀戮”的意思;A组两句的“是”,前者是“法”的定语,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后者在句中是谓语,为形容词,义为“正确”;C组两句的“倾”,都是谓语动词,但前者义为“倾侧”,后者义为“倾覆”;D组两句的“信”都有“信用”的意思,但前者是谓语动词,义为“取信”,后者是主语,为名词。)

(20)A(前句与“固不败伤我乎”组成假使复句,“令”相当于“假使”,后句的“令”是动词,意思是“下令”;B组两个“固”都与疑问语气词结合,表反问,相当于“难道”;C组的两个“乃”都是表意外的副词,相当于“竟然”;D组的两个“为”都是介词,前者省略了宾语“之”,后者以“公”为宾语,相当于“因为”。)

附译文:汉文帝外出,路过中渭桥,有个人突然从桥下跑出来,文帝的车马受了惊。文帝就派侍卫抓捕他,交给廷尉。张释之查处此事,回奏说:“是个乡下人出门,听说陛下驾到,就藏到桥下;等了很久,以为车驾已经过去,就出来,结果见到车驾,于是跑走。”廷尉上奏判处意见:“这个人犯了惊驾罪,应判处其罚金。”文帝恼怒说:“此人亲自惊吓了我的马,我的马幸亏性情温顺,假使是别的马,难道不伤害了我吗?但廷尉竟然只处以罚金!”释之说:“法律,是天子和百姓都应共同遵守的。现在按照法律应像这样处置,如果加重处罚,那就是执法不能取信于民了。何况当时,皇上派人马上杀掉他,也就罢了,现在既然交给廷尉处理,而廷尉是天下赖以公平执法的人,一旦偏差那么天下人执行法度会因此或轻或重,这样,百姓可怎么办呢?望陛下明察。”过了好一会,文帝说:“廷尉的处置是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