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空间概念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学前儿童空间概念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识基本的空间几何形体、空间方位关系以及对时间的感知,既是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初步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和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的名称、特征,并能按其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排序等活动,以及具有辨认、拼搭、分解几何图形的能力,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几何形体主要涉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部分。

第七章 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本章概要

内容概要

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作为整个数学概念结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中物体的存在形式及其关系的抽象和概括。认识基本的空间几何形体、空间方位关系以及对时间的感知,既是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发展他们的空间知觉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时间知觉能力。本章分别介绍了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几何形体、空间方位概念和时间概念所包含的关键性经验、学前儿童理解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并就相关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了举例说明。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理解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几何形体、空间方位关系和时间概念的关键经验。

2.学习和理解学前儿童空间几何形体认知的发展特点,掌握学前数学教育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空间几何形体学习活动的要求、内容和设计要点。

3.学习和理解学前儿童空间方位关系认知的发展特点,掌握学前数学教育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空间方位关系学习活动的要求、内容和设计要点。

4.学习和理解学前儿童时间认知的发展特点,掌握学前数学教育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时间概念学习活动的要求、内容和设计要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关于空间和时间的关键性经验

科学意义上看,时间和空间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表现形式。空间和时间既是构成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过程的主要概念,又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对学前儿童进行初步的空间和时间概念的教育,是初步发展儿童对其生活世界中的空间和时间的知觉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生活世界。

空间是客观物质的存在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任何物质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并且和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时间也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时间是物质存在的“持续”属性,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属性。空间和时间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次序。空间用以描述物体的位形;时间用以描述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

空间范畴一般包含诸多语义内容,如距离、面积、位置、位移、形状、处所、途径、方向等,学前儿童学习空间概念的关键性经验主要涉及形状、位置和方向等。时间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和最习以为常的经验之一,但人类并没有对时间的直接感受器,在传统的生活中,人们是凭借着各种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和循环来认识和测量时间。学前儿童的时间经验主要体现在儿童对物体存在的持续性和变化的顺序性的认识。

一、空间几何形体的关键性经验

几何是研究空间中的形状和空间形式的数学。儿童学习几何是从识别几何图形,掌握几何概念开始的。学前儿童的几何能力主要体现在图形的辨认与比较、图形的组合与分解等方面。初步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和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的名称、特征,并能按其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排序等活动,以及具有辨认、拼搭、分解几何图形的能力,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空间几何图形的辨认与比较

根据荷兰数学家范希乐(Van Hieles)夫妇的几何思维发展水平理论,儿童对几何图形的辨认经过了知觉辨认和特征辨认两个水平。知觉辨认即通过视觉或触觉系统来对几何图形的类别进行判断,特征辨认是根据几何图形的特征,如边、角、边与边的关系、角与角的关系等来进行判断。一般在心理学和数学研究中,主要通过“命名”(说出形状的名称)、“指认”(根据名称指认形状)、“匹配”(找出相同的形状)、“分类”(将同一类形状放在一起)、“拼合”(将拆分后的形状拼回原形)等任务来分析儿童的图形辨认能力。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几何形体主要涉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部分。

1.平面图形

几何图形是指点、线、面以及它们的集合。学前期儿童的平面几何图形认知一般包括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等。

2.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是指由空间点、线、面所构成的图形,它是由面围成的封闭图形,表示空间的长、宽、高三个维度。学前期儿童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般包括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二)空间几何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1.几何图形的组合

几何图形组合能力是几何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把多个图形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图形或者形成一个几何图案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使用几何图形进行自由组合创造、用几何图形填充图案拼图,以及图形组合的心理表征等方面。几何图形组合活动能够帮助儿童感知和理解图形的特征、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形成图形以及图形组合过程的心理表征,等等。

2.几何图形的等分

等分几何形体就是把某些几何形体分成相等的几份。等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其中,分成相等的两份叫二等分;分成相等的四份叫四等分。学前期儿童主要学习二等分和四等分。儿童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经常会有等分的经验,如切分蛋糕的经验,折纸的经验(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两个一样的长方形或三角形,或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四个一样的正方形或三角形等)等。等分经验不仅可以帮助儿童获取等分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且也是儿童建立初步的除法和分数概念的感性经验基础。

二、空间方位的关键性经验

(一)空间方位的基本特性

任何物质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并且和周围的其他物体存在着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也就是空间方位关系,一般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表示。可见,空间方位是一个关系概念,位置和方向是空间范畴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两个有密切联系的概念,位置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点、线、面、体,而方向是面对的某一位置。空间关系,一般地讲,是指某一物体(或该物体的动作或特征)同另一物体即参照物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要确定位置的这个物体是焦点物,也叫目的物或目标物,为了说明该物体位置而参照的那个物体是参照物。

一般来说,空间位置关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性。

1.相对性

我们生活的周围空间是向纵、横、深三个方向扩展的,空间坐标系按照纵、横、深三个扩展方向形成的三对相对应的基本方向分别表示为前后、左右和上下三对方向的位置。它们都是相对的方向位置概念,上是对下而言,前是对后而言,左是对右而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位置定向的理解常包含了这种相对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主体对它周围客体的相对位置。例如我站在汽车的前面。

(2)周围客体对主体的相对位置。例如汽车在我的后面。

(3)各物体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例如自行车在汽车的前面,汽车在自行车的后面。

物体位置的辨别需要有参照物(基准),如以自身、地球或其他自由选定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幼儿期认识空间方位是从以自身为中心逐步过渡到以他物为中心。幼儿先认识以自身的定向为出发点:上面是头,下面是脚(如头上有片天,脚下有条路);前面是胸,后面是背(如胸前,背后);右边是右手,左面是左手;再逐步认识到以他物为出发点。由于参照物是可变的,是相对而依存的,因此,空间方位就具有相对性特征。

2.连续性

由于空间方位是一种相对存在的位置关系,也就使得空间位置关系具有连续性特征。前后是相对的,上下、前后、左右都是空间向纵、横、深三个方向扩展的,前是向前扩展的一种无限的延伸,后是相对前而存在的一种向后的无限延伸。因而,这种相对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处于一种空间连续体中的。

3.可变性

“上下、前后、左右”都是相对位置,即它们会随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而变化。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可变性主要是由于物体位置辨别中的参照体系是可变的,参照物的变化就会造成所考察的目标物的位置关系的变化。可变性、相对性和连续性所反映的物体空间位置关系的基本特性是一致的。

(二)空间方位的关键性经验

空间方位关系在汉语中主要是用方位词来表征。方位词是汉语中一个封闭的词类,分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合计总数100多个,单纯方位词数量极其有限,只有16个,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外、中、内、间、旁。除“上、下”“前、后”可以成对单用(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前有埋伏,后有追兵”)外,一般不能单独使用表达空间关系。

上与下的主要意义是高于或低于某个参照物的位置,而且参照物与这个位置基本上在同一垂直于地面的垂线上或在该垂线两边附近,也就是说,垂直的概念和由它推导出来的高低概念是使用上和下的先决条件。

前后、左右是以参照物立足于一个水平面时所指的水平方位。这个水平面指地表或平行于地表的某个想象中的水平面。水平面的概念是使用前后、左右这组方位词的先决条件。

“左”与“右”所指的方位是以人左右手所指的方位为基础的。当参照物无左右手但本身的特征能定出前后方位时,就可以将它拟人化,以“左、右手”所指的方位为其左、右方位。

“里”“外”属于拓扑性质的空间方位,即是说它们不随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而变化,“里”指面或体的范围,范围圈所包围的方位为“里”,不被范围圈包围的范围为“外”。

幼儿对物体空间方位的知觉开始不能加以区分,他们只注意到物体本身而不能知觉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幼儿认识空间方位的区域是由近及远逐步扩大的。一般先把整个区域分成两个区域:或上和下,或前和后,或左和右,而且在每一对相对的位置关系中,开始只能分出一个标记来,如上面、前面等,然后在与一个标记的比较中才认识到相反的标记,形成互逆的空间概念。如里面—外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等。

三、关于时间的关键性经验

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它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构成的一个连续性范畴。时间概念是指人脑对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人脑对时间的长短、先后、快慢等变化的反映。

时间具有以下特点。①流动性:时间与物质运动相联系;②连续性:时间是永远不能也不会间断的;③均匀性:时间均匀地流动着;④不可逆性:时间不能倒转,流逝过去的时间不能再回;⑤无直观性:时间看不见、摸不到,没有直观的形象;⑥相对性:时间的程序不是绝对不变的,同一天中的晚上比早上晚,但今天晚上比明天早上早。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涉及时间概念,但所有的时间词汇常常表示着不同的含义。有的表示时间的长短(如一天、一小时等),有的表示时间的先后顺序(上午、中午、下午等),有的表示具体的时间节点(如6月1号,三点一刻等),还有的则表示速度(快、慢等)。已有研究认为时间认知主要分为时序认知、时距认知和时点认知。而时序、时距、时点三个概念又是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

(一)时序

时序是指客观现象的顺序性,即两个或多个事件可以被感知为按顺序组织的不同事件,它依赖于我们对变化的体验。如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等。从定义出发,时序概念包含三个属性:顺序,指的是个体能够在一系列项目或事件中知觉出各组成成分的先后顺序;位置,指对项目或事件在相应的时间量尺上所处位置的知觉;间隔,指的是对项目之间间距的知觉。学前儿童的时序认知,主要在于顺序判断。汉语口语中时间词的表达大多借用空间概念,如“上午、下午、前天、后天”等等。

幼儿期初步认识时间的内容主要包括早晨、中午、晚上,白天、黑夜,今天、昨天、明天;一星期的七天排列,今天是星期几、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等时序概念。

幼儿感知时序需要成人把通用的时间标准和时间单位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幼儿每天生活的整个节律,即早上盥洗、吃早饭、上幼儿园、学习活动、吃午饭、睡午觉、游戏、回家、吃晚饭、看电视、睡觉的时序促使幼儿对时间条件反射的形成。

众多研究表明,幼儿认知时序由近及远,先认识一天中的早、中、晚,再认识一周内的星期几和一年内的四季。幼儿常对时序作静止的和固定的理解,他们对一天中早、中、晚的时序容易理解,而对把昨天的晚上和今天的早上、中午进行排序感到不理解。

(二)时距

时距是客观现象的持续性,即两个连续事件间的间隔性或某一事件持续的时间段。如2011年与2012年相差的年份,从家到学校所花费的小时数等。

时间的计算是利用物质运动的周期性作为尺度的。例如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称作1年,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1天。一年有365天,每月有30或31天,二月有28天。一年有12个月。一周有7天,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一天分成24小时,一小时分为60分钟,一分钟分为60秒。在儿童的生活中,他们常常会用很长时间、很短时间、一小会儿、马上等时间词语对时距做总体描述,也会逐步采用一些具体的习俗时间单元概念来表述,如儿童能说出具体有几天、几个星期、几个月等。

(三)时点

时点,主要是关注具体的时刻,是连续性时间序列上的具体节点。主要包括儿童对常用时间、时钟、日历等时间单位的初步认识,以及具体的时间点上所要做的事件等的认知。如现在几点了?今天是几号?今天是什么节日?不管是历史事件还是个人事件,人们总是能将其定位在时间轴的某一点,如发生在某日的几刻,甚至更为详尽。人们也通常是通过这种习俗时间定位方式来计划自己的未来,如要在何年何月何日完成某项任务。

第二节 学前儿童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空间和时间是物体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空间认知发展与时间认知发展都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领域。黄希庭等人(1980)在针对5~9岁儿童的时间观念发展的研究中发现,5岁儿童在时间估计和再现时距时,往往分不清事物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用事物的空间关系来代替时间关系;6岁儿童开始把事物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区分开来,但是这种区分仍很不完全,再现时距的准确度仍受到空间关系的影响;7岁儿童基本上能把事物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区分开来,再现时距的准确度已很少受空间关系的影响;8~9岁儿童能区分事物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再现时距的准确度大为提高。已有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儿童空间认知和时间认知快速发展的时期。本节主要就学前儿童在空间几何形体概念、空间方位概念和时间概念三方面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加以介绍。

一、学前儿童空间几何形体的认知发展

几何形体是对客观物体形状的抽象和概括,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各种几何形体源于世界中的具体物体,但又高于具体的物体。物体的形状在几何形体中得到概括性的反映。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一)学前儿童几何形体认知的一般发展过程

学前儿童认识几何形体的发展过程,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加以反映。

1.儿童几何思维发展的转换过程

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在实际生活中,幼儿积累了他们对几何形体的最初的感知经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认识物体的形状不只是在视觉感知过程中实现的,同时也通过触摸的动作,并借助语言表达来实现。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促进了幼儿对物体形状更准确的感知。通过对幼儿在感知物体形状时眼睛的运动和手的动作的研究发现,3岁左右幼儿感知几何形体的水平较低,他们仅注意形体的某一个别特点;而4岁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时却常常只注意图形的内部,好像只在观察它的大小,因此不能准确地确定形状;5岁幼儿的视觉才开始注意到形状的最典型部分;六七岁儿童逐渐形成沿图形轮廓转动眼睛模式,好像是在按其形状制作模型,从而保证其对形状的确切认知。

2.几何形体感知与词的联系

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的认识过程不仅是对图形的知觉过程,而且也需要借助于语言的表征。从幼儿感知几何形体的外部形状到能应用相应的语词表征,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国内研究者对儿童平面几何图形辨认能力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主要通过“命名”(说出给定形状的名称)、“指认”(根据名称指认图形)、“匹配”(找出与给定范例图形相同的图形)、“分类”(将同一类形状放在一起)、“拼合”(将拆分后的形状拼回原形)等任务来分析儿童的图形辨认能力。研究者们发现,儿童在几种任务中的能力水平是不同的,发展有先有后。丁祖荫等人(1985)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图形匹配成绩最好,指认其次,命名成绩最差。因而,儿童对形体的感知与词的联系的发展过程需经历匹配→指认→命名的过程。

3.学前儿童辨认各种几何形体的顺序

由于幼儿生活经验和形体自身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认识几何形体时,表现出明显的先后顺序。首先是先平面图形后立体图形;其次,在平面图形中,国内外的研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菱形等;立体图形的认识顺序是球体、立方体、圆柱体、长方体和圆锥体。幼儿在认识立体图形时,易和平面图形相混淆。

4.幼儿几何图形组合能力的发展

几何图形组合能力是指将两个及其以上的几何图形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图形或者是一个几何图案的能力。它体现了儿童对几何形体之间关系的认知、理解和应用能力。克莱门茨等人(Clements,Wilson&Sarama,2004)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在平面几何图形组合能力的发展上,可以划分为七个阶段。学前儿童主要处于前四个阶段。

(1)前组合阶段:不能够进行图形组合,甚至不能完成简单的拼图任务。

(2)零散组合阶段:使用尝试错误完成简单的图案框架,将图形简单连接起来形成图案,从整体上看待图形。

(3)图像阶段:使用尝试错误来将几个图形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图案,通过图案的轮廓线或者轮廓线的长度来匹配图形。开始尝试错误地旋转和翻转形状。

(4)形状组合阶段:有意识地将图形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图形或图案。既通过边也通过角来判断要选择的图形,并逐渐能根据已经拼好的部分的角来考虑多个备选的形状。能够形成图形的图示,有目的地旋转和翻转形状。

我国有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克莱门茨等人的阶段理论。小班幼儿在几何图形组合能力测查中,以阶段2和阶段3的行为特征为主,其几何图形组合能力主要处于阶段2、阶段2~3过渡期、阶段3几个水平;中班幼儿以阶段3的行为特征为主,图形组合能力主要处于阶段2~3过渡期、阶段3、阶段3~4过渡期几个水平;大班幼儿以阶段4和阶段3的行为特征为主,主要处于阶段3~4过渡期和阶段4两个水平。

总体来说,幼儿的几何图形组合能力的发展是由尝试错误的方式走向利用图形的心理表征来预期图形的组合。儿童可能是在中班(4~5岁)开始出现图形组合的心理表征能力,并在中大班阶段(4~6岁)得到显著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几何形体认知的年龄特点

1.3~4岁(小班)

小班幼儿已对学前期认知的大多数平面图形有较好的匹配能力,能正确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对这三种图形不仅能正确匹配、指认,而且能正确命名,并且也能按照这些图形找出周围环境中的相应物体。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图形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所以有的幼儿会把圆形说成是“太阳”,把三角形说成是“小旗”,等等。

2.4~5岁(中班)

中班幼儿能够正确认识的平面图形增多,如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菱形等,而且能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角和边的特征),并能根据特征比较不同的图形。中班儿童已经能做到图形守恒,不受图形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所影响,对图形做出正确的辨认和命名。他们能理解平面几何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对使用平面图形拼搭物体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和一定的创造性。

3.5~6岁(大班)

大班幼儿已能够理解一种图形的典型特征,并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图形的“标准样式”,从而能够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正确判断。大班幼儿能够理解图形之间较复杂的组合关系,如图形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为一个图形可以由几个相同样式的其他图形组成,也可以由几个不同的图形组合而成。大班幼儿还开始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做到能正确命名并知道其基本特征。

二、学前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发展

心理研究表明,个体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主体认识客观世界的源泉,儿童在对客体进行探寻的过程中,形成最初的空间意识。随着儿童思维的发展,儿童的空间概念也逐步发展起来。儿童空间方位概念的逐步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如下的规律和特点。

(一)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

1.以自身为中心的空间定向到以客体为中心的空间定向的发展过程

幼儿的空间方位概念总的来说是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定向逐渐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过程。研究表明,儿童在认识空间方位关系时,首先是从自身出发,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参照体系来辨别周围客体的方位。幼儿首先学会的是辨别自身身体部位的不同方位,如头在上,脚在下,胸(脸)在前,背在后,右手拿勺子,左手扶碗等。然后儿童再把不同的方向与自己本身的一定部位相对应,建立了以下类型的联系:头上,脚下,面前(胸前),背后,右面是右手,左面是左手。儿童在判断客体空间方向的过程中,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出发点,来判断相对于自己身体的客体在空间中所处的方位。如“头上有屋顶,脚下有地板。”“我的面前是一幢房子,背后是一座小山。”

在此基础上,幼儿逐渐能做到以客体为中心区分空间方位关系。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是从客体出发,以空间中的某一客体为参照物,确定其他目标客体与之形成的位置关系。如桌子的前面是黑板,桌子的后面是椅子。但由于幼儿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状态,他很难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因此这种客体中心定向能力(尤其是以客体为中心判断左右)在学前期是很不完善的。比如儿童逐步能以客体为中心判断上下、前后的方位,但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概念却较为困难。

此外,儿童在获取和理解空间方位概念的过程中,伴随着由自我中心向客体中心的转化过程,儿童对空间方位概念的理解也是从绝对性走向相对性的。儿童最初是以自我为中心认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所以对以自己为中心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儿童会看作是绝对性的关系。但随着儿童能开始以客体为中心定向空间方位关系,儿童参照体系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儿童会认识到空间方位关系是随参照物的改变而变化的,任何空间方位关系均是依据参照体系的建立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2.学前儿童空间概念的发展规律

幼儿空间概念的发展,既表现为他们认识空间方位时明显的顺序性,也表现为他们辨别空间方位区域的扩展。

(1)上下→前后→左右。幼儿对空间基本方位的认识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我国有学者关于2~6岁儿童对空间词汇掌握情况的研究表明,儿童在4岁时能基本掌握“上、下、里”三个方位词;5岁时除能掌握上述3个词外,还能掌握“前、后、中、外”4个方位词;儿童对于“左右”的掌握比较困难,直到6岁还有一部分儿童不能正确理解这两个方位词。

和其他方位词相比,“左右”方位词表示的空间方位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和灵活性,人们要确定左右方位必须首先确定前后方位。这个要在三四岁之后,儿童凭借日常生活经验(写字,拿勺、筷子等)区分了自己的左右手,并知道把左右手和左右方位联系起来,儿童对左右方位的理解还只局限于自身的左右部位,之后,到了四五岁,有些孩子甚至更晚一些,在形成一定的推理能力的基础上,儿童才开始摆脱这种限制,知道用自己左右手作为推算的出发点来理解左右方位。由此可见,儿童是在区分自己的左右手并形成一定的推理能力的基础上习得“左右”方位词的,而这又总是以前后方位的确定为基准的。

(2)近的区域→远的区域。幼儿辨别空间方位的区域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展而不断扩展的。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去确定相对于自己的客体所处的位置时,起初常常局限于离自身不远的,自己能直接感知到的范围内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儿童对空间方位的相对性、连续性关系认识的深入和发展,儿童就逐渐能意识到并能辨别出离其身体较远的物体的上下、前后或左右的空间方位关系。儿童对前后、左右的方位区域的范围逐步扩大,且能把每一个空间位置理解为两个有连续性的区域,比如前面可以分为前左和前右两个连续性的区域,右面也可以分为右前方和右后方两个连续性区域。这样就逐渐把空间方位理解为一个连续的统一的整体。

(二)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

1.3~4岁(小班)

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基本能够较好地辨别上下的空间位置,开始学习辨别前后方位。但他们所能理解的空间方位的区域十分有限,仅限于直接感知的范围内,如自己身体的部位,紧挨自己或靠近自己的身体,离自己不太远且正对自己身体的物体等。对于不是正对自己身体的物体,他们就不能正确地辨别了。

2.4~5岁(中班)

该年龄段是幼儿空间概念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能够较好地辨别前后的空间方位,并且开始学习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能够辨别离自己身体比较远的物体和稍微偏离上下、前后、左右方向的物体的空间方位。

3.5~6岁(大班)

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基本上能够正确辨别上下、前后,他们能把空间分为两个区域,或者左和右,或者前和后;还能把其中一个区域分成两个部分,如把前面分成前面的左边和前面的右边,把左边分为左前方和左后方两个区域。同时,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确切地标出空间位置的中间点,表明他们已经能够理解所感知的整个空间按基本方向的可分性。但是大班幼儿还不能完全做到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的能力还在初步的发展中。

三、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认知发展

儿童对时间的认识兴趣很早就产生了,并随着语言的发展开始使用一些日常时间词汇,但直到上幼儿园小班(3~4岁),儿童并不能理解时间词汇的真正含义。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是建立在其对时间的知觉基础上,同时受到其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心理学研究中把儿童时间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3岁前的萌芽期、4~7岁时的发展期及7岁后的逐步完善期。学前儿童在时间概念的认识上,既表现出一些规律性特点,也表现出某些阶段性的年龄特点。

(一)学前儿童时间概念发展的一般特点

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过程是主体与环境互动发展的过程,学前儿童理解时间概念的困难和他们思维发展的特点密切相关。

1.幼儿的时间认知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由感性直观逐步走向抽象概括的过程

由于时间概念是抽象的,没有具体的形象作为支柱,人类也没有专门针对时间的感受器官。因而,幼儿对时间的感知是建立在对周围事物运动、变化的感性经验基础上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儿童对时间的认知是由近及远,由短及长的发展。学前儿童对时间的认识主要来自自己的直接经验,幼儿的时间表征主要来自日常生活,常规活动的定时刺激使他们产生了某种时间模式的印象,并逐步形成该单元的表征。“日”的时序周期短,经验的次数多,所形成的印象自然比较深刻,而“年”的变化周期长,即使以他们出生时算起,也不过经验几次而已,因此尽管幼儿能够认识“小树发芽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树叶飘零的秋天”和“白雪皑皑的冬天”的图片,却不容易形成对季节之间的变化顺序以及距离远近的认知,只有随着经验的增多,认知的发展,儿童才可逐渐掌握较长的时间单元表征。幼儿对时间的理解往往是从和其生活密切联系的“一天”开始的,然后才逐渐向更长和更短的时间延伸。

其次,儿童对时序的理解是以本身的生活经验为时间关系的参照物的,其中周期性发生的生活经验如生活作息制度,幼儿园的活动和日月运行等对儿童认知时序有重要的影响。

方格、方富熹、刘范(1984)对“一日之内”的时序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幼儿对每日时序的认知遵循着从感性直观上升到抽象概括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从4岁到6岁幼儿对一日之内的时序认知显示出这样的发展过程:最初,幼儿不理解早、中、晚的关系;以后随年龄增长,他们能够理解一日的时序,但阐述的理由往往离不开自己的直接经验;再以后儿童对时序的认知完全从图片的直观内容和自己周围的生活情景中摆脱出来,对时序的认知达到了抽象概括水平,此时幼儿所阐述的理由是:“早晨是第一,中午是第二,晚上是第三”。

2.幼儿对时间概念的认知经历了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的分化过程

学前儿童掌握时间概念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逐渐把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分开。由于幼儿对时间没有特定的感受器,幼儿对时间的感知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运动、变化的感知来形成的。而事物的运动变化又常常会表现出空间关系的变化。幼儿对时间信息的获取常常会通过各种媒介物才能感知,而空间因素相对来说就较为直观。因而,幼儿常常把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混淆。事实上,在传统的习俗时间概念中,也常常用空间概念来表征时间,如上午、下午,前天、后天等。此外,时间概念与距离、速度概念紧密联系,人们经常用时间来描述距离,或用距离描述时间。

如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四五岁幼儿还常常分不清事物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在估计时间和再现时距时往往用空间关系代替时间关系。7岁以后儿童基本上能够区分空间和时间关系。

3.幼儿对时间的认知由固定性走向相对性

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的延伸(昨晚和明早)的认知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早上、中午、晚上)的认知。4岁幼儿基本上还不具有时间相对性概念。五六岁幼儿对一日前后延伸的时序相对性认知水平也很低。幼儿之所以能够正确认知一日之内的时序,是因为一日之内的早上、中午、晚上是固定的。而“昨晚”是在今天早上之前,“明早”则在今天晚上之后,这种具有相对性的时间概念,要求儿童既认识时间顺序的固定性,又认识时间概念的相对性,儿童到7岁时才能掌握。

4.幼儿对时间的认知由主观、模糊走向客观、精确

对幼儿时序发展的研究认为,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经过4个连续发展的阶段。最初,儿童还不能对有关时间的刺激物进行归类;其后,在儿童能够在知觉水平上做出分类;再后来,儿童能把某一特定的时序与具体生活事件联系起来,并用故事的形式正确叙述先后发生的连续事件;最后,儿童能够摆脱具体的直观的生活内容,把时间关系抽象概括出来,真正形成时间概念。这最后一个阶段,大约发生在7岁以后。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幼儿早期对时间的感知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情绪性,他们的时间概念也是很含糊的。如他们常常用“昨天”泛指过去,“明天”泛指将来。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在逐步建立起时间更替观念的同时,也逐渐发展起对时间分化的精确性。

总之,学前儿童时间认知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体现了其思维发展由感性直观到抽象概括发展的规律和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二)学前儿童时间概念认知的年龄特点

幼儿对具体的时间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存在特定的发展顺序。因而,在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学前儿童的时间概念发展呈现出一些年龄特点。

1.3~4岁(小班)

大约从3岁开始,幼儿的时间概念开始形成,说话时会越来越多地使用与时间有关的词。3~4岁幼儿能掌握一些最初步的时间概念,如早上、晚上、白天、黑夜,但对时间的理解往往和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件相联系,而对具有相对意义的时间观念如昨天、今天、明天还不能掌握。虽然他们在生活中也会接触和使用一些时间词语,但他们并不真正理解其确切的含义。

2.4~5岁(中班)

从4岁开始,儿童已经开始出现依据因果关系判断时序的萌芽,4~5岁幼儿开始能表征一日顺序,能知道早晨、白天、晚上、夜里就是一天,并且能理解和说出早晨、白天、晚上、夜里等时间词汇。在此基础上,逐步能够认识今天、明天和昨天。

3.5~6岁(大班)

一般认为5~7岁是儿童时间认知发展的飞跃期。从5岁开始,已经能对未来一周内以日为单位和未来一年内以月为单位的代表性事件与相应参照事件的时距进行区别,而且判断的准确性呈现出随年龄递增的趋势。大班幼儿对时间的认识逐渐向更长、更短的时间段扩展。他们能认识前天、后天,具有“星期”及“几点钟”的概念。基本能表征一周的顺序。但是整个学前期对更大或更小的时间单位还不能掌握。在有时间作为参照物的情况下,5岁儿童已具有把时间看作是可以计数的潜力,6岁儿童已能使用时间标尺测量时间。

第三节 学前儿童空间概念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学前儿童的空间概念教育主要涉及空间几何形体概念的教育和空间方位概念的教育两个部分。本节内容在我们了解了学前儿童获取空间概念所需的关键性经验,以及学前儿童空间概念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学前儿童空间几何形体教育活动和空间方位概念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进行讨论。

一、学前儿童空间几何形体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学前儿童空间几何形体的教育要求

1.小班

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能够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和图形相似的物体。

2.中班

(1)认识长方形、椭圆形、梯形,能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知道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圆形和椭圆形的基本特征(如正方形有4个一样大的角,4条一样长的边),能从周围环境中寻找和图形相似的物体。

(2)能不受颜色、大小及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并能按图形的基本特征进行分类。

(3)会用各种几何体(积木或积塑)按要求或自由进行拼搭和建造活动,体验图形的边、角关系。初步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如1个正方形可以分成2个长方形或4个小正方形,也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或4个小三角形,而2个正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等。

3.大班

(1)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能根据几何形体特征进行分类。

(2)能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进行辨别、区分。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3)学习对实物和形体的等分,理解等分后的部分与原整体的关系。

(二)学前儿童空间几何形体教育活动设计要点

1.几何形体教育要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儿童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感知和体验几何形体的特点

学前儿童对几何形状的理解顺序是熟悉物品—拓扑图形—欧氏图形。幼儿生活在一个形形色色的几何世界中,空间几何是提供幼儿联结现实世界的最佳工具,因此几何教学就应从幼儿的生活实际经验着手。教师可以请幼儿在家庭生活中搜集各种几何形体的材料,如牙膏盒、纸盒、胶卷筒、固体胶筒、纽扣、镜子等,这些材料既可以放在数学区角中让幼儿进行对照、比较,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摆弄、触摸、观察、比较,从而感知到几何形体的基本特点。

以往的研究者,无论是皮亚杰、范希乐,还是后续的克莱门茨等人都强调“动手操作”在学前儿童几何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儿童对几何的抽象思维是基于早期的动手操作经验。范希乐夫妇认为,儿童早期应该操作具体的形状,组合、折叠、创造、复制形状等,从而探索形状的特征,如边的关系、对称等,按照特征对形状进行分类等,为进入下一个阶段做准备。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充足的图形操作机会。图形组合、拼搭、分割等活动的操作过程,不仅能让幼儿熟悉图形组合的策略和方法,更有助于幼儿形成几何图形的心理表征,探究和发现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基本的能力则是儿童后期的几何知识和几何能力的基础。

2.在幼儿几何形体认知的操作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触觉、动觉感知形体的特征

幼儿认识图形是图形知觉问题。幼儿感知图形特征的操作过程是多种感觉分析器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运用观察、触摸、拼搭、比较等多种途径感知图形及图形之间的边、角关系,逐步形成对几何图形的特征性认识。如对圆、球体、圆柱特征和关系的认识,可以选取生活中的材料,如硬币、杯子和乒乓球等,既可以让幼儿在摆弄、滚动中认识到镜子、杯子和乒乓球的滚动性特征及其差异,还可以让幼儿在触摸镜子、杯子、乒乓球中感受到圆、圆柱和球体的线、面关系及其差异(幼儿用手指沿着镜子的边缘和面触摸,感受平面和边缘曲面的不同,把触摸的体验和视觉观察的信息结合,形成较为直观的形象)。

★案例7-1

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触摸、操作、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它们的主要特征,并能正确表述球体和圆柱体的名称。

(2)通过观察、触摸、操作、比较初步体验并能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圆形镜子、硬币、皮球、乒乓球、圆柱体积木、易拉罐若干(最好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1)认识球体。

1)出示皮球“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样子的?”

2)比较镜子和皮球,了解球体特征。

“你们看,镜子是什么形状的呢?”“镜子和皮球的形状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3)玩硬币和乒乓球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请小朋友在桌子上玩一玩硬币和乒乓球,不要让乒乓球离开桌面,你发现了什么?”

4)说出球体的主要特征。

“乒乓球是什么样子的?它跟皮球的样子一样吗?”“乒乓球和硬币的样子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认识到硬币的面是扁的、平的,乒乓球的面是鼓的、圆的)”“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那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你见过的东西中还有哪些是球体这个样子的?”

(2)认识圆柱体。

1)出示圆柱体积木。

“它是不是球体?”“它跟球体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呢?”“它能滚动吗?”“试试看,它是怎么滚动的?”“为什么它不能像球体那样滚动?”

2)认识圆柱体的构造特征,比较上下两个圆面。

“上面和下面这两个圆一样大吗?我们怎么来比较它们是不是一样大呢?想办法比比看。”

3)说出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像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两头的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请小朋友找找看,我们生活中那些东西是圆柱体的?”“硬币和圆柱体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现在你们把多个硬币整齐地垒起来,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3)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两种有趣的形状,乒乓球这种的我们叫什么形状?易拉罐这种的我们叫什么形状?”“说说看,球体是什么样子的?圆柱体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可就小朋友的表述进行总结。

3.创造多样化的图形分割、组合活动,让幼儿在分割与组合尝试中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几何图形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操作的形式让幼儿在图形分割与组合的活动中认识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儿童一方面可以从这种分割与组合的活动中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多种尝试中形成儿童对图形间关系的预见性,以及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幼儿在完成不同类别的图形组合任务时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幼儿图形组合能力的不同侧面。因此,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图形组合任务来丰富幼儿的图形组合经验。如用组合图形的方式来填充图案,即图形的拼图任务,这类任务可以提高幼儿根据图案的边和角的特征来知觉所需要的图形,以及旋转和翻转图形的能力;图形的自由组合任务,这类任务有助于幼儿探索图形之间的关系,如三个三角形可以组合成梯形;图形组合的心理表征任务,如判断一个六边形分成两半后分别是什么图形,这类任务可以帮助儿童形成图形以及图形组合单元的图示,使幼儿能够对图形组合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预期。

此外,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图形组合能力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小班幼儿提供的图形组合任务可以从带有图形轮廓的图案逐渐过渡到不带图形轮廓的简单图案。中班幼儿可以多种形状的自由组合材料为主,同时可以增加部分图形组合的心理表征任务,如鼓励幼儿推测几个图形组合在一起后会变成什么形状,或者某个图形被拆分后会变成哪些形状等。大班幼儿,能够对图形组合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心理表征的幼儿数量更多,他们选择图形的目的性和意识性更强,能够开始将边和角的特征结合起来推测所需要的图形,更为有效地旋转和翻转图形。部分幼儿开始认识到图形之间存在关系,并开始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图形替代的方式来探索和利用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时,教师除了给幼儿提供更为复杂的图形组合操作材料、图形组合的心理表征材料以外,还可以提供一些能够帮助幼儿探索图形之间关系的材料,如几何形状积木等。教师应鼓励幼儿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

★案例7-2

“大风车”自编活动:种花[1]

目前幼儿水平:

第一层次:活动中无法确定中心,对活动的任务要求不理解。

第二层次:活动中能确定中心,但创造的图形没有呈中心对称。

第三层次:活动中能多层围绕中心进行拼搭,但是惯用熟悉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对不熟悉的图形(菱形、梯形)积木,使用率很低。

第四层次:活动中能使用菱形、梯形进行拼搭,但是没有出现朝同一方向旋转。

本次活动须解决的问题:

1.明确任务要求:以六边形为中心,呈对称围绕;

2.熟悉菱形和梯形积木的外形特征,感受他们不同摆放方式所呈现的不同图案;

3.能将梯形和菱形围绕中心进行正确旋转。

活动教具设计:

活动教具图层如图7-1所示。

图7-1 教具图层

活动目标:

1.学习沿着一定方向围绕拼图,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2.产生对空间几何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动物之家”背景图,不同层次的“花”的底板图(教具5~8层),几何积木。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之家”去参观,想去吗?(出示教图7-1)

2.“动物之家”有几层楼?一楼在哪里?我们一起从下往上数一数。

二、种花

1.住在一楼的大象伯伯在他的阳台上种了许多花,天天给花浇水,给花施肥,有一天,一朵漂亮的花开了。(出示完整的花)

1)这是什么?花蕊有几条边?花蕊旁边是什么?

2)花瓣是什么形状的?花瓣的尖角朝哪个方向开的?

小结:花有六片花瓣,每片花瓣的形状、颜色都一样,花瓣紧紧围着花蕊,朝同一个方向开。

2.你们看大象伯伯的阳台现在好看吗?我们一起帮帮它,让其他的花也快点开。

(出示图7-1)

1)请你找一找,这朵小花的花蕊在哪里?花瓣全都开了吗?

那我们赶快让其他几片花瓣也开出来吧。

2)其他的花瓣应该怎么开?(老师与幼儿共同完成)

3.这里还有许多花蕊,我们赶快帮大象伯伯去种花吧。(幼儿分散活动)

每个篮子里的花种子都不一样,开出来的花也不一样,我们都去试一试。

一楼的花都种过了,我们就沿着楼梯去二楼,一层一层往上种。

观察要点:

1.幼儿是否能沿一定方向围绕。

指导语:你看看每片花瓣尖尖的地方都是怎么长的?它们都是朝一个方向排队的。

2.幼儿能否将多种图形组合,并沿一定方向围绕。

指导语:你仔细看一看,紧紧连着花蕊的这一层花瓣是什么形状的?你先让这一层花瓣开花行吗?接下来这层花瓣是什么形状的?它们尖尖的地方都是怎么长的?

三、延伸活动

快来看,现在的“动物之家”漂亮吗?我们一起沿着四楼楼梯爬上去看一看,(掀开顶楼的图片)住在阁楼上的小老鼠它也想在窗台上种花,我们下次再来帮帮它的忙,好吗?

4.学习新图形时,运用类比和比较的方法教学效果为佳

图形对比是几何图形教学的良好方法。在教认新几何图形,特别是教认与其他图形相似的图形时,运用对比方法是重要的,但是根据相似图形混淆的特点,在选择比较图形时,相比较的图形中必须有一种是已被幼儿很好地掌握了的,不宜于用两个都不大熟悉或都是生疏的图形同时对比。

据有关研究,幼儿总是用最先掌握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物体作为某种物体概念的代表,幼儿喜欢采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熟悉物体的形状做图形类比。据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物体轮廓,通过对物体形状、轮廓的类比和形状抽象方式使儿童掌握几何图形概念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学前儿童空间几何形体教育活动设计举例

★案例7-3

中班数学教案:小熊去春游[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学习的兴趣。

2.巩固幼儿对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提高幼儿对图形的抽象概括能力。

3.让幼儿能不受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准确迅速地辨认图形并说出名称。

2.难点:能用语言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活动准备:

1.将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形卡片放在一起组成图形王国。

2.三只小熊图片:小熊的嘴巴各是三种形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头上的帽子颜色分别是蓝、绿、红;《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游戏《小熊去春游》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指导语:春天来了,有三只小熊要去春游了,它们来到了图形王国,看看它们都看到了什么?

二、展开

1.不受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同类图形。

出示“图形王国”图片,请幼儿分别找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指导语:图形王国里有许多图形,请找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2.能用语言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提问: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思考、互相讨论)

小结:它们的共同点是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有边和角;不同点是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正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圆形只有边,没有角,是圆圆的。

3.游戏《找图形》,巩固认知。

(1)听声找形:教师拍一下手,幼儿拿出圆形;拍三下手,拿出三角形;拍四下手,拿出正方形或长方形。

(2)听音找形:教师说图形,幼儿拿图形。如“拿两个大小一样但颜色不一样的圆形”。

(3)按要求摆形: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摆出图形。如“摆放两个位置不一样的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一个角在上面,两个角在下面;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在上面,一个角在下面)

4.趣味游戏《喂小熊》。

指导语:三只小熊都想吃和它嘴巴一样形状的饼干。请你找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饼干去喂小熊。(幼儿分别拿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表示饼干,举起来表示喂小熊,老师检查验证)

指导语:三只小熊都想吃和自己帽子颜色一样的饼干。(幼儿分别拿出红、黄、蓝颜色卡片表示饼干,举起来表示喂小熊,老师检查验证)

三、结束

1.随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到户外。

2.活动延伸:到户外一起寻找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自然结束。

★案例7-4

小班数学教案:图形拼拼乐[3]

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用图形拼图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我们还从未尝试过,所以我想通过这次活动在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这种图形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自由选择这些图形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2.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的认识,能根据图形名称取出图形并能按一一对应的关系放置。

3.让幼儿能自由选择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的认识。

2.难点:能自由选择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并说出自己拼的是什么。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挖空的小路,填充小路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共10个。

2.小兔头套一个,简单的图形拼贴画3张。

3.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若干)每人一份,白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式“小白兔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导入活动

教师戴上小兔头套扮演小白兔:小朋友们,你们看,我是谁?(小白兔。)

对,今天小白兔我要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你们想不想去看呀?

二、铺路

指导语:哎呀,小白兔忘记了,去森林博物馆的路还没铺好呢,你们愿意帮我先把路给铺好吗?(愿意)小朋友们都愿意帮助我,真是太感谢你们了!那我们先去看看吧!哦,原来这条路是由各种图形拼成的。那小朋友们能告诉我,这里都有些什么图形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1.介绍铺路规则:对了,我在这边也准备好了铺路的材料,它们是跟路上一样大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宝宝。待会儿我会请每个小朋友帮我在路上铺上一块图形宝宝。假如,我请你拿一块三角形来铺路,那么你应该怎么办?(选出一个三角形放置在相应的图形里)——教师边说边示范。

2.帮小白兔铺路:依次请每位小朋友根据图形名称选择图形,并按一一对应的关系放置。

教师:耶,好了,我们的路终于铺好了!真是辛苦小朋友们了,小白兔请小朋友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三、看画展

1.说出都有什么画。

教师: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来欣赏我的画展了。你们看,我都画了些什么画呀?(一张一张出示)

2.依次问:这画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引导幼儿完整回答“这是由**和××拼成的。”)

四、幼儿操作:拼画

1.指导语: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是小白兔现在又碰到了难题了。刚才来看我的画展的游客都说我的画太少了,我还有这么多的画板还是空的呢。你们愿不愿意帮我再拼一些图画展示在这个画板上呢?

2.图形拼画:幼儿自由创作拼图。

(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请先拼完的幼儿告诉老师“你拼的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五、活动结束,交代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可真能干,帮助小白兔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铺好了路,还用它们拼出了那么多漂亮的图画。这些图形宝宝真有用,小白兔现在还想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图形,现在我们走小路回去找找哪些地方还可以找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宝宝呢。走了!”(华美幼儿园黄萍)

二、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学前儿童空间方位的教育要求

1.小班

(1)能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包括自己身体部位的上下位置,在自己上面的物体和在自己下面的物体等。

(2)认识并说出近处两个物体之间明显的上下关系,说出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等。

2.中班

(1)能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包括自己身体部位的前后位置,在自身身体前面和后面物体的位置。

(2)能区分并说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3)能按指定的上下、前后方向运动,如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等。

3.大班

(1)能区分并说出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根据自己的身体判断自己与物体的左右关系。(2)学习辨别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左右位置关系。

(3)学习向左或向右方向的运动。

(二)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教育活动设计要点

1.充分利用儿童的身体和身体的动作,帮助儿童学习并理解空间方位词的意义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方位词是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前提。而儿童认识空间方位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出发点,并在实际的动作中试验、理解自己与物体之间、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儿童对自己身体有关部位的意识和直接的自我感知可以帮助儿童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的意义。儿童将身体的部位与有关方位词联系起来,使词的获得及其意义的理解建立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儿童通过移动物体或自身躯体的运动,可以在实际行动中探索空间关系。如先认识头在上,脚在下,脸在前,背在后等,然后让儿童对自身或物体施加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趋向性的运动,从而进一步探索和理解空间方位词汇所表征的空间方位关系。

2.利用儿童的实际生活情景和经验,让儿童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空间方位关系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都可以接触到空间关系,如上下楼梯、排队、吃饭时左右手的使用、日常用具的摆放、搭积木等。儿童的空间经验是在其生活和游戏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儿童的实际生活情景,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理解空间方位关系。如让儿童观察生活情境中的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也可以让儿童在生活情境中拿取和放置某些物品,从而体验和理解空间方位词汇。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利用与空间关系有关的游戏来丰富和拓展儿童的经验。如组织儿童玩“给娃娃布置房间”“捉迷藏”“寻宝”等游戏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体验空间方位关系。

3.鼓励儿童观察、比较、预测、寻找和描述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形成向客体中心的转移

儿童对空间概念的理解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传授形成的,而是通过儿童对物体之间关系的主动探索的结果,是他们在实际的观察、比较、预测、寻找和描述的过程中,不断解决认知冲突,克服“自我中心”,从而学习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结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儿童提供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之间空间关系的机会,并鼓励儿童大胆预测,通过具体的操作验证自己的预测。这样儿童可以在一系列具体的观察、比较等操作活动中不断形成认知冲突、解决认知冲突,逐渐形成向客体中心的转移。

(三)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教育活动设计举例

★案例7-5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设计:左和右[4]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会向左和右数物体个数。

2.知道参照物的不同,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3.发展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感知自身的左右

1.区别左右。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喔,这么多小朋友举起了手,那你们知道举手的这只手是——(右手)

教师:对呀,平时我们一般都举右手,高高举起你的右手。(教师检查)平时,你们的右手做些什么事情呢?教师小结:右手一般拿筷子,握笔,刷牙,写字等。那举起你们的左手,说说左手一般做些什么事情?

小结:对呀,左手,右手是我们身上的一对好朋友,只有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

2.找一找。

教师:想一想,我们的身上,还有哪些像手一样,是一左一右的一对好朋友。

3.游戏。

教师:刚才小朋友找得又快又好,现在老师要请我们身上的这些好朋友做个游戏,这个游戏就叫“我说你说你做”,我们来试试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反应最快。

教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右手来。

幼儿:我的右手举起来。(逐一进行:举起左手,拍拍右腿,摸摸左耳;增加难度: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右腿等。)

4.巩固熟悉左右。

刚才小朋友玩得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有什么?或者坐着谁?右边呢?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

二、探索交流,熟悉左右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教师:有5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得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出示五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

1.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

2.从左边数起,第3个是谁?

3.从右边数起,第4个是谁?

4.小猫排在第几个?(可以从左,也可以从右看)

5.小鸟在哪一边?追问: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

练说:小鸟在( )的左边,在( )的右边。

6.总结:我们看的标准不同,左右方向也不同,比如,举例说明。

7.练说:我在谁的右边,在谁的左边。

三、联系生活,应用左右

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本领,认识了左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左右。想想,我们上下楼梯要靠( )边走,那等会儿老师带小朋友去散步的时候,看看你们能不能说到做到。

1.整队。

2.听口令:向左转,向右转。向左走三步,向右走三步。

3.换个方向,认识左边和右边。

4.走楼梯,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靠右走。

第四节 学前儿童时间概念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对学前儿童进行时间概念的教育,让他们感知时间的存在和时间的特征及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对时间概念的认识与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体验到的生活情境性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前儿童时间概念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就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生活经验。

一、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教育要求

1.小班

初步理解早晨、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2.中班

(1)能理解一日内的上午(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的时间关系。

(2)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快、慢、快些、慢些等时间词汇的含义,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些时间词汇。

3.大班

(1)认识时钟及其用途。知道时针和分针的名称、用途和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学会看日历,知道一周有7天,星期的名称和顺序,能确定当天是星期几,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

二、学前儿童时间概念教育活动设计要点

(一)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和理解时间概念

生活经验是儿童感知和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因而,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尽量将时间概念的学习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背景相联系。儿童对这些生活事件的节律性的经验是儿童理解时间概念的支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的回忆和认识帮助幼儿理解时间概念。如儿童对“早、中、晚”的认识,对“白天和黑夜”的认识,总是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时间事件密切相关的。这些时间事件正是儿童体验时间关系,建构时间概念的经验性支架。

“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认知超越了儿童的一日生活经验,它不仅涉及儿童已经历的生活中的时间事件,还涉及儿童对未来时间“明天”的认知。儿童不太容易把未来的生活事件与未来时间相联系和对应。但教学设计中,教师仍然要以“具体的生活情境”为建构点,帮助儿童学会表征未来时间信息,帮助儿童抽取“过去事件”“当前事件”和“未来事件”的时间序列关系。以“有规律的生活”为参照点,帮助儿童审视未来时间。如教师可以引导儿童主动观察有规律的日常生活,如妈妈每天烧饭—吃饭—洗碗;小朋友每天吃午饭—午睡—起床;玩滑梯时要爬上去—滑下来;自然界中春—夏—秋—冬;乌云—闪电—打雷—下雨;发芽—开花—结果;新月—半月—满月等。教师也可以结合儿童有规律的生活,丰富和拓展排序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帮助儿童理解时间的先后关系。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规律预测明天要做的事情和要发生的事件,如明天谁值日?

(二)以“时间标尺”为支撑点,帮助儿童理解时间概念

时间认知的教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因为时间既没有开始又没有结束,如果不用“时间标尺”对片段时间进行衡量,那么对时间的理解就会失去支撑点。“日历”是十分重要的“时间标尺”,要通过幼儿园的教学使儿童学会使用这个“时间标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通过教学活动,给儿童提供“日历”这个“时间标尺”,以此来“激活”“唤醒”儿童关于时间的已有经验。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某些“时间标尺”,发展幼儿的时间感。如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感受1分钟、2分钟、5分钟时间的长短。也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向儿童提出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让儿童建立时间观念。如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告诉幼儿:“请你们把玩具收好,再过5分钟,我们到外面排队做操。”5分钟之后,教师就请幼儿到外面排队。儿童在这一过程中就体验和感知了“5分钟”的时间意义。

三、学前儿童时间概念教育活动设计举例

大班活动:认识时钟[5]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解、辨认钟面针的长短,让幼儿基本掌握钟面分针、时针和数字间的初步运转关系;

2.通过辨一辨、读一读,让幼儿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通过游戏体验、拓展延伸,让幼儿初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活动准备:准备大时钟一只(可拨动操作)、挂钟一只、挂图一张(图7-2);幼儿人手一套可操作的钟面学具。

图7-2 时钟挂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谜语引出课题:兄弟两个好朋友,围着柱子转呀转,弟弟要比哥哥长,哥哥倒比弟弟短,如果不去珍惜它,就会悄悄地溜走。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2.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请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找一找时钟(幼儿找时钟)。

3.教师提问:我们平时用什么来看时间?

二、活动组织

(一)认识时钟

1.教师:启发幼儿自己说说对时钟的认识。

2.教师:出示可拨动操作的大教具钟面。请小朋友观察钟面,说说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说说它们的名称。

3.幼儿:进行观察;尝试描述钟面上的部件与名称;说说数字。

4.教师:指导幼儿分组操作大的教具钟面,熟悉钟面上各部分的名称。

幼儿:小组人员分别指时针、分针等。

(二)认识整点

1.幼儿:4人小组讨论时针和分针指的地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第一、二组看图画指针;第三、四组看图拨针;第五、六组做“钟面”等游戏活动,学习看时钟。

2.请幼儿仔细观察钟面,尝试着读钟面上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时间的好方法。(幼儿思考后举手回答)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某整点)。

4.游戏。

游戏一:抢答。教师拨教具钟指向某整点,幼儿抢答说出几时?

游戏二:拨一拨。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拨学具钟(小组同伴间可轻轻地讨论)。

游戏三:画一画。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在纸质钟面上画出来。

(三)学习认识半点

1.教师:出示大教具钟,指导幼儿学习认识半点,初步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

2.引出认识半点的方法。

(1)教师:当时针在2个数字中间时,分针指在哪个数字上?时间该称哪个半点?(幼儿思考、回答)

(2)幼儿:观察学具;4人小组讨论;讲出半点的特点。

3.练一练。

幼儿:拨钟、辨认半点练习游戏。

三、巩固新知

1.游戏一:“争分夺秒”——看谁认得快。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全班幼儿参赛,辨认时针、分针;整点、半点。

2.游戏二:“小小修表匠”——教师报出某一整点、半点,但出示有残缺的钟面,让幼儿观察、辨认后,在自己的学具钟上进行“修理”(添画出正确的时间)。

四、延伸活动

1.小结。

2.拓展。

(1)教师:请小朋友讲一讲,我们参观过的小学,小哥哥、小姐姐们几点做广播操?几点开始上课?可不可以迟到?

(2)猜一猜:古人在没有发明钟表前是怎样看时间的?

(3)介绍古老的钟:观察挂图上古老的各种不同的钟。

(4)引导幼儿收集一些有关时间的资料,渗透守时、惜时教育。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与特点。

2.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具有哪些阶段性特点?选择某个年龄段,设计一则以数概念为内容的数学教育活动。

3.数的组成教育对幼儿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意义?

4.简述学前儿童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

5.结合幼儿园的观摩与见习活动,思考并评析幼儿园开展的有关数概念与数运算内容的数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和指导要点。

【注释】

[1]本案例是由上海市长宁区虹城幼儿园的毛婷老师设计,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周欣教授主持的:《搭建桥梁——儿童的学习与教学评估》中的材料,未发表。

[2]活动设计作者:刘莹莹,引自:http://www.baby-edu.com/2011/1025/9213.html

[3]http://www.baby-edu.com/2011/0425/8504.html

[4]http://www.06abc.com/topic/20101024/67353.htm l

[5]http://www.baby-edu.com/2009/0507/640.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