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物武器的防护与卫生防疫

生物武器的防护与卫生防疫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物战剂是用以杀伤人、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性物质的总称。生物战剂气溶胶的危害时间和污染范围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很大,施放后效果不易预测和控制。对生物战剂气溶胶的防护与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基本相同,凡能防护化学武器的措施均能有效地防护生物战剂气溶胶。对生物污染区消毒,对患传染病的动物要及时妥善处理。

第二节 生物武器的防护与卫生防疫

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包括装有生物战剂的炮弹、航弹、火箭弹和航空布洒器、喷雾器等。生物战剂是用以杀伤人、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性物质的总称。

一、生物武器的特点

1.污染面积大

生物战剂致命性强,气溶胶可随风飘散,在气象、地理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区。考虑到带菌人员的活动方式和疾病的传染性,在污染区外,还会有疫区存在。

2.具有传染性

许多生物战剂(如鼠疫杆菌、霍乱杆菌等)能从病人体内不断排出,使周围健康人感染,在人群中蔓延造成传染病流行。

3.生物专一性

生物武器只能伤害人、畜和农作物等生物,而不破坏武器装备、建筑物等物体,适用于攻击不拟破坏的目标区。

4.没有立即杀伤作用

生物战剂进入机体后,必须经过若干个小时或数天以后方能发病。它不能使被攻击者立即停止战斗行动。一般不宜作为战斗武器使用。

5.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生物战剂是活的微生物或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物质,温度、湿度、日光等因素都影响其活性,使其保存时间短。生物战剂气溶胶的危害时间和污染范围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很大,施放后效果不易预测和控制。

6.不易被发现

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加之敌人多在黄昏、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所投昆虫、动物容易和当地原有昆虫、动物混淆,不易被人们所发现。

二、生物战剂的分类

1.按对人员伤害程度分类

可分为失能性生物战剂,如布氏杆菌等,它能使人员丧失战斗力;致死性生物战剂,如黄热病毒、鼠疫杆菌等,能使人员患严重疾病,死亡率高于10%。

2.按所致疾病有无传染性分类

可分为传染性生物战剂,如鼠疫、天花等病菌,一旦流行,能持续一定时间;非传染性生物战剂,如肉毒毒素等,只感染接触者。

3.按生物战剂的结构形态分类

通常分为细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相对来说,真菌、毒素属非传染性生物战剂。细菌、病毒性生物战剂的品种相对多些。

三、生物战剂的施放方法

生物战剂可装在多种兵器和器材中使用,基本施放方法有下述几种。

1.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

生物战剂分散成微小的粒子悬浮在空中,这种微粒和空气中的混合体叫作气溶胶。它能随风飘移,污染空气、地面、食物,并能渗入无防护设施的工事,人吸入即能致病。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是最基本的使用方式。它可从空中直接播撒,也可把播撒器投至地面喷放,还可以从海上向陆地喷放。

2.投入带菌动物和其他媒介物

昆虫、动物和杂物被生物战剂感染和污染后,用多种方式投放到被袭击地域,它们便可将病原体传给人们,使其致病。例如,鼠疫就很容易由疫鼠再传给人类。也可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道等,间接使人感染致病。

四、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1.吸入

生物战剂污染的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使人感染致病,如鼠疫、天花等。

2.误食

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痢疾等。

3.接触带菌物品

生物战剂如炭疽杆菌等,或带菌物品上的病菌可直接或间接经皮肤、黏膜、伤口进入人体。

4.带菌昆虫叮咬

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而致病。

五、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1.发现

(1)施放迹象。飞机低空飞行时尾部有云雾或撒下其他杂物;炸弹爆炸时,弹坑周围有粉末或水珠残迹;昆虫、小动物出现的数量与季节、场所反常;受染地域的人畜没有立即致伤效应等。

(2)发病情况。在短时间内发现大批症状相同的病人、病畜;发生当地少见的疾病或出现发病季节反常等现象。

2.防护

(1)对生物战剂气溶胶的防护。对生物战剂气溶胶的防护与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基本相同,凡能防护化学武器的措施均能有效地防护生物战剂气溶胶。

(2)对带菌昆虫的防护。带菌昆虫是通过叮咬和取食来传播疾病的,因此要防止昆虫叮咬,保护食物水源不受污染。个人防护时,应戴防虫帽,穿防护衣,扎紧“三口”(领口、袖口、裤口),穿高筒布袜等防昆虫叮咬。暴露皮肤可涂防蚊油等驱避剂。

(3)预防接种。对遭到生物战剂袭击区的人员,根据生物战剂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做免疫接种。

六、生物战剂污染区的防护

1.识别污染区的标志,做好个人防护

应根据生物战剂污染区的标志进行个人防护,并遵守污染区的行动规则,按所要求的路线,规定的队形、间距,迅速通过污染区,要做到行动快,动作轻,尽量减少停留时间。

2.隔离

发现病人,应先隔离,再由医务人员妥善处理,对可疑感染者,应限制行动,服预防药或打预防针,要尽量做到“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3.消毒

对污染区的人员、房屋、器具和环境进行消毒。

4.杀虫、灭鼠

苍蝇、蚊子等昆虫和老鼠是传染多种疾病的重要媒介,应予消灭。昆虫可用打、捕、烧、熏或喷洒杀虫剂,如敌敌畏、除虫菊脂等方法灭杀;灭鼠的方法有器械捕杀、挖鼠洞灭杀、猫捕和采用灭鼠药毒杀等。妥善处理好带病菌的昆虫、老鼠及其他小动物的尸体。有的病菌生存能力很强,可存活10~20年,所以在掩埋带菌动物尸体时,仍要坚持带菌消毒和深埋。

七、在流行病区的防护与卫生防疫

1.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已经具有传染性,发病初期出现传染病症状时,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尽可能防止传染源扩散。对生物污染区消毒,对患传染病的动物要及时妥善处理。

2.切断传染途径

尽量不与隔离人员和物品接触,注意包扎伤口,养成皮肤消毒习惯,不吃不洁净食品,防止吸入受染空气。

3.保护易感染人群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保护老人、儿童、体弱易病者,不要让易感染者与污染源接触;对易感染者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他们的免疫力。

4.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病菌的生存条件

要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经常晾晒被褥、不吃生冷食品,保持室内清洁,加强室内通风;疏通阴沟,填平死水坑,保持厕所清洁,清除杂草和垃圾;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臭虫等传播疾病的动物及患病的动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