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研究型大学里培养教师为主吗

教学研究型大学里培养教师为主吗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发展,必须在有关教学、科研、生活、环境、设施等方面的物质层面加大建设。课程是研究型大学教师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元。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现代化建设是研究型大学教师发展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图书馆以全体教师、学生为服务对象,是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阵地,是研究型大学教师开展文化交流和合作的窗口。研究型大学教师生长的校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环境。

三、研究型大学教师发展的物质文化建设

如前所述,物质文化是凝聚了人类精神因素的物质生产过程及在该过程中产生的实体性、器物性成果。要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发展,必须在有关教学、科研、生活、环境、设施等方面的物质层面加大建设。首先要不断建设学校的课程与学科,这是大学教师发展的组织基础;其次要建设现代化实验室、图书馆和校园网,这是研究型大学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的物质必备;再次要为教师生长营造一种宽松、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课程与学科建设

研究型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机构,研究型大学教师是国家发展科学的主力军,因此建设高水平学科和结构合理的课程是教师传承、研究、融合和创造高深学问的基础。

1.课程建设

课程是研究型大学教师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元。科学地设置课程是物质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学教师的教与学活动是一个整体,优化课程的核心是课程设置及其结构的优化组合。必须明确各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作用,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妥善安排。教学活动有两个特征:其一是指导学生从接受间接经验开始的特殊的认知过程,其二是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这需要高度强调和重视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明确每门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以及教学的基本要求。

2.学科建设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是研究型大学教师的首要任务,但他们除了培养社会所需人才这项任务以外,还要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事业并为社会提供知识服务和引导推动社会前进。因此学科建设是物质文化建设的中心。研究型大学学科的设置和建设既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同时必须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相统一,注重学科建设的综合性和前瞻性。

(二)学校硬件设施建设

实验室、图书馆和校园网等学校硬件设施是研究型大学教师从事高深学问,开展教学,发展科学事业的物质必需。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现代化建设是研究型大学教师发展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1.图书馆建设

图书资料情报工作是为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服务的。图书馆以全体教师、学生为服务对象,是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阵地,是研究型大学教师开展文化交流和合作的窗口。图书馆的基本任务是收集、整理、利用和保存文化。保存文化是为了传承文化,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功能,是研究型大学教师全部活动的基础。图书馆对广泛收集到的文化必须进行整理、归类并提高流通效率,为学校各项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2.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不仅是研究型大学教师培养社会所需高层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研究型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科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通过干预和控制科研对象而观察和探索科研对象的有关规律和机制。实验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没有一流的实验技术手段则难以造就一流的教学、学术梯队,也难以取得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这对研究型大学尤为重要。实验室建设需要强化配置和使用仪器设备,提高管理水平。

3.网络建设

现代社会越来越信息化,网络已经进入社会生活和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学术活动当中。学校开展远程教育,教师进行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办公现代化都需要良好的校内互联网和校外互联网平台。校内互联网的作用是把学校内部各个部门通过互联网连成一体,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办公室、学生宿舍、教师住宅。校外互联网是要把学校内外如学校与学校间、学校与社会、国内外相连接,形成互通信息和互相联系的整体。一个学校互联网建设的水平代表了这个学校的信息化程度,决定了教师是否可以运用这个平台更好地与同行交流、与世界沟通、为社会服务。

(三)校园环境建设

研究型大学教师生长的校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环境。它是维系教师团体的力量来源之一,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校园环境建设可以是物质层面的校园建设、制度层面的各种制度规章建设以及精神层面的如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道德观念、校风学风建设等。推动学校教师发展的内在力量正是由于存在这些校园因素。首先,我们需要在大学里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这对于教师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直接为社会服务和引导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职能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我们要为大学建设整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校舍建筑,同时赋予它们人文和学术内涵。再次,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的关键在于管理,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校园环境建设,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以教师、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