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宝宝要独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变成矫健的雄鹰,但要让雏鹰变成雄鹰,就必须让它自己去飞。因此,要想让宝宝长大成才,自立于社会,一定要从小就重视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提高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能力。从小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和能力,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并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1岁的宝宝就有了独立意识的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一个“我自己”。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己跌跌撞撞地搬小凳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上街买东西,自己洗碗。对于宝宝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你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做好!”“千万不能泼冷水”“你还小,干不了!”
2 为宝宝独立性的发展提供机会
为了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必须解放宝宝的手脚,放手让他们去做那些应该做而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宝宝做得不好,处理得不圆满也没关系。有些家长总怕宝宝做不好,习惯于包办代替,习惯于指手划脚,总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宝宝,或者干脆替宝宝扫除障碍,铺平道路。这种态度和做法,有意无意地束缚了宝宝的手脚,阻碍了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3 教给宝宝独立做事的知识
宝宝不仅要有独立意识,而且还要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即不仅愿意自己做事,而且还会自己做事。例如,怎样穿脱衣服、洗脸洗手,怎样摘菜、洗菜,怎样扫地、擦桌子,这些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而且独立性还表现在宝宝学习、交往等各个方面。家长要教宝宝自己完成游戏和学习任务,自己去和同伴交往,当宝宝和同伴发生纠纷时,教他们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去自行解决矛盾。
4 让宝宝自己决策
自己决策是独立性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要从小培养宝宝自己决策的能力。宝宝的事应该由宝宝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决断。玩具放在什么地方,游戏角怎样布置,和谁玩,玩什么,这些宝宝的事,家长不要作决定,要让宝宝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作出决策。家长可以帮助宝宝分析,引导宝宝决断,但不要干涉,更不要包办,代宝宝决策。
☆行为示例 凡凡是家里的小宝贝,妈妈几乎什么事也不让他干。因此凡凡会做的事也少的可怜,在幼儿园里他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老师,我不会。”这不,老师让大家玩儿橡皮泥,凡凡又开始了:“老师,我不会玩儿。”老师让凡凡自己想办法,凡凡就呆呆地看着橡皮泥,不知如何是好。
☆宝宝的想法 这些黑糊糊、软绵绵的东西是什么?我从来没玩儿过这些东西,怎么可能知道它怎么玩儿,真是太麻烦了。
☆你的误区 过度保护宝宝的父母,唯恐宝宝磕着、碰着、伤着,事事包办,宝宝只需动动嘴遥控,父母就把一切都干好了。这样做的结果是剥夺了宝宝动手锻炼的机会,不仅让宝宝的能力得不到发展,更会助长宝宝的依赖心理,造成宝宝事事离不开父母的后果。
☆解决办法 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时父母要有耐心,不要因宝宝动作慢、不熟练、失手损坏东西就责备宝宝,让宝宝失去信心;也不要事事替宝宝包办,剥夺了他锻炼的机会。而应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并创造机会帮他实现自理的愿望,让宝宝体会到“自己动手”所带来的快乐,那样宝宝会更积极地做自己的事,这是培养独立做事能力的良好开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