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成功地办成一件事,离开他人的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完成。家长要告诉孩子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永远要记住“合作”。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从孩子懂事时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从实质上来讲,合作是双方长处的珠联璧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因此,只有相互认识到了对方的长处,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有了真正的动力和基础。

7.6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星期六上午,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沙箱里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车、敞篷货车、塑料水桶和一把亮闪闪的塑料铲子。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道时,他在沙箱的中部发现一块巨大的岩石。

小家伙开始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企图把它从泥沙中弄出去。他是个很小的小男孩,而岩石却相当巨大。小家伙手脚并用,似乎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岩石便被他连推带滚地弄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这时他才发现,他无法把岩石向上滚动、翻过沙箱边墙。

小男孩下定决心,手推、肩扛、左摇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冲击,可是,每当他刚刚觉得取得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脱了,重新掉进沙箱。

小男孩只得哼哼直叫,拚出吃奶的力气猛推猛扛。但是,他得到的惟一回报便是岩石再次滚落回来,砸伤了他的手指。

最后,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从起居室的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当泪珠滚过孩子的脸庞时,父亲来到了跟前。

父亲的话温和而坚定:“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爸爸,我已经尽力了!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

“不对,儿子,”父亲亲切地纠正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父亲弯下腰,抱起岩石,将岩石搬出了沙箱。

人互有短长,你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你的朋友或亲人而言或许就是轻而易举的,记住,他们也是你的资源和力量。

现代社会分工很细,任何人都不可能“包打天下”。要成功地办成一件事,离开他人的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完成。与人合作需要相互尊重和理解,需要真正的宽容,需要做到有错认错。与人相处得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品质。缺少同别人的和谐关系,就算有了知识、智慧和财富也毫无意义。为此,成人应多给孩子创造与小伙伴在一起的机会,在交往中结识新伙伴,学习关心他人。

很久以前,有一个大富翁,他有十五个儿子,每天不是吵架就是打架,谁也不会帮助谁。富翁看到这种情形,觉得很难过,他左想右想,有什么方法能让这几个儿子相亲相爱呢?直到有一天,富翁正在吃晚饭,他一边用筷子夹菜一边就想出一个好方法来。是什么好方法呢?

富翁跑去买了一大把筷子,然后他把儿子全部叫了过来, 富翁说:“我给你们一人一只筷子,看谁可以把筷子折断。” 儿子们全都笑着说:“那有什么难的。”大家都把筷子折断了。富翁又拿出十五只筷子出来说:“我看你们谁可以把十五只筷子一次折断。”

“我是老大,我先来。”大儿子拿起十五只筷子就开始用力折,但是怎么折也折不断,随后二儿子、三儿子、四儿子……十五个儿子全都试过了,可是没有一个儿子可以一次把十五只筷子折断。

“你们瞧!只有一只筷子的时候,谁都可以把筷子折断,可是当十五只筷子结合在一起,就不容易折断。 你们要知道,筷子就像人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很小,可是把很多人的力量结合起来,就非常厉害了。”

十五个儿子一听,都知道自己错了,以后再也不每天吵架和打架。大家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全家人过的比以前更开心了。

生活在海边的人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几只螃蟹从海里游到岸边,其中一只也许是想到岸上体验一下水族以外世界的生活滋味,只见它努力地往堤岸上爬,可无论它怎样执著、坚毅,去始终爬不到岸上去。这倒不是因为这只螃蟹不会选择路线,也不是因为它动作笨拙,而是它的同伴们不容许它爬上去。你看,每当一只螃蟹爬离水面,快要爬上堤岸的时候,别的螃蟹就会争相拖住它的后腿,把它重新拖回到海里。人们也偶尔会看到一些爬上岸的海螃蟹,但不用说,他们一定是单独行动才上来的。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有一种动物却演绎出迥然不同的故事:酷热的天气,山坡上的草丛突然起火。无数蚂蚁被熊熊大火烤得节节后退,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渐渐蚂蚁似乎无路可逃了。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蚂蚁们迅速聚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向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一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更多的蚂蚁却绝处逢生。

这两则关于动物的故事相映成趣,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掣肘,易事难为,携手处,难事可成。

螃蟹的“拖后腿”多么像人类中某些人的做法,由嫉妒心、“红眼病”和一己之私作祟,他们惧怕竞争,甚至憎恨竞争。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拆台阶、下绊子,千方百计竭尽倾轧之能事。其宗旨不外乎一条:我不行,你也别行;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于是,有多少发明创造的才智,就这样在无声中被内耗掉;有多少贤能,就这样被埋没在默默无闻之境;有多少“千里马”就这样死于槽枥之间。而蚂蚁的“抱成团”却与此大相径庭。这一抱,是与命运的抗争,是力量的凝聚,是以团结协作的手段,为共渡难关,获求新生所做出的必要努力。无此一抱,蚂蚁们必将葬身于火海,精诚团结则使它们的群体得以延续。

上述螃蟹的“拖后腿”,足以令某些人顾镜自照而汗颜;蚂蚁的“抱成团”则抱出了人类学习、效法的伟大和美丽。人们如果能常将螃蟹的“拖后腿”与蚂蚁的“抱成团”所造成的后果对照起来好好想一想,想过以后该怎样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就不言自明了。

俗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家长要告诉孩子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永远要记住“合作”。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人在社会上,如果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合作的能力,那么,他不仅在事业上不会有所建树,就连适应社会都很困难。从孩子懂事时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呢?

一、让孩子学会悦纳别人

所谓悦纳别人,是指自己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愿意接受别人。从实质上来讲,合作是双方长处的珠联璧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因此,只有相互认识到了对方的长处,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有了真正的动力和基础。所以家长要常和孩子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不能因为别人有这个缺点或那个毛病,就嫌弃他、疏远他。为此,家长要教育孩子多看并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诚心诚意地加以赞美,而不是采取一种“不承认主义”。家长自己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应坚持这种态度来对待他人,成为孩子的表率。

二、教孩子学会分享

假若孩子凡事都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那么他就难以与人友好相处,更谈不上进行有关的合作活动了。因此,家长有必要让孩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慷慨大方,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这里面有些是家长值得注意的原则和技巧问题,比如要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分享他所喜爱的玩具,切忌对他进行强迫,也无须向他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不妨可以这样跟他说:“你玩一会儿,让他玩一会儿,你们俩都高兴高兴,不是很好吗?”适当地引导孩子,多给他鼓励,他就会感到分享对他不是一种剥夺,而是一种增添更新更多的乐趣的机会。当孩子较小时,父母不妨就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分享训练”。当孩子手中拿着画册时,父母可拿着一个玩具,然后温柔地、慢慢地递给他玩具,并从其手中取走画册。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孩子便学会了互惠与信任。

三、让孩子多参加有利于产生合作关系的活动

家长可以让孩子玩一些诸如共同搭积木、拼图等需要协作的活动,还要鼓励孩子参与如足球篮球、排球、跳绳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团体之间的对抗与竞争,又有团体内部的协调与一致,这就更有利于培养参与者的合作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