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长教育所起的副作用

家长教育所起的副作用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国内资料,在多动症患儿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的“严格管教者”占60%,放任不管者占3%多一点,溺爱者占7%。一位心理专家则如是说,溺爱过分使孩子注意力分散。这会使孩子随意放纵自己的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而且国内外研究表明,有一大半的孩子他们的病因是由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只有近三成的多动症障碍儿童发病原因是由单独的生物学因素所引起。

第六节 家长教育所起的副作用

作为家长,你是否知道,在你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些违背你愿望的行为习惯正在养成?而这一切竟是你自己造成的?孩子的注意力涣散,动个不停,原来都与你关系密切。请看看下面的数据。

据国内资料,在多动症患儿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的“严格管教者”占60%,放任不管者占3%多一点,溺爱者占7%。

国外亦有学者认为,暴力式的管教,动辄拳打脚踢,实行棍棒教育,则多动症儿童的症状不会有任何减少,反而会增加新的症状。而反之,如果对患病儿童漠不关心、顺其自然,或者过于溺爱不干涉,则可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

一位心理专家则如是说,溺爱过分使孩子注意力分散。现在我们社会独生子女很多。这些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家里的焦点,亲戚朋友关注者无数,人人都想展现自己的亲爱。被关注度太高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当孩子做一件事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乃至姥姥姥爷总会给予不同的意见,或者逗孩子玩的时候爸爸给这个玩具,妈妈给那个玩具,爷爷在这边跟孩子说话,奶奶在那边大叫孩子注意另一个东西。更有甚者,对于孩子做的一件事,可能奶奶大加肯定,而妈妈却面有怒色。如此种种,都会让孩子总是处于无所适从当中。而且孩子的注意力根本就不可能好好地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总是随着不同的人和物跳来跳去。

这种做法还有一个后果,那就是父母双方教育方式不同,或者在孩子活动时经常进行干扰,一会儿让孩子干这,一会儿干那,常常会使孩子茫然、无所适从,因此无法专心于干同一件事,或者变得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

由此可见,对孩子的注意力,家长担负着很大的责任,那么,作为家长,你的教育方式对吗?怎样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对还是不对?教养态度与家中生活习惯对孩子的行为影响极大,也常是影响孩子最主要的因素,但“当局者迷”,家长往往无法客观地找出问题所在。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观察,也许可以找出一些原因。

家长可从这几方面自查:①父母教养态度是否一致?很多时候一个家庭里面往往教育观点不一致,以至于孩子无所适从。②是否太宠爱孩子,使孩子缺少行为规范?这会使孩子随意放纵自己的注意力不集中行为。③是否为孩子买过多的玩具或书籍使孩子应接不暇,玩一个扔一个?④家庭生活步调是否太快令孩子不能适应?⑤家里的活动是否太多,人员是否太杂,经常吵吵闹闹或者父母打麻将之类无法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从而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⑥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比如不喜欢某一科,不喜欢某个老师,同某个同学闹了矛盾等,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及时化解了吗?⑦孩子是否有情绪上的压力?比如,学习跟不上,同学相处不好,家长老师过多批评等。

如果你们有以上行为,那就应该反省一下了。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不要事与愿违,得出自己不想要的后果。

另外,研究发现,许多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儿童大多都是家庭不完整。有很多是来自单亲的或者是家里矛盾较多,关系不够亲密的家庭。也正因为这样,这些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心。也因为家里的矛盾和冲突导致这些孩子无所适从,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由此加重了多动症的症状。因此,单亲的家庭,要对孩子的情况更多一分了解,付出更多的努力。

总之,社会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都会对孩子的状况产生影响。对于已经患上多动症的孩子来说,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会极大地家长或者引发他们的异常表现。如果要把孩子的多动症病因总结,那么可以分为生物学因素(这包括遗传、神经解剖、疾病、脑损伤、神经生理等)和社会学因素(包括环境、心理、社会因素等)。而且国内外研究表明,有一大半的孩子他们的病因是由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只有近三成的多动症障碍儿童发病原因是由单独的生物学因素所引起。研究也表明,在所有的病例中,没有一例是由单纯的社会因素导致的,这说明生物学因素是导致此障碍的主要因素或基础,而社会学因素则会在这个基础上促发或加重这些症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