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为家做力所能及之事家长感受

孩子为家做力所能及之事家长感受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有些父母不太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当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总想替孩子完成,希望能为孩子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当他忘了做时,家长要在旁边予以督促,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孩子的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日

培养孩子的责任

一个成熟人的、值得信赖的人的基本标志,就是责任心。

现在,有些父母不太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当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总想替孩子完成,希望能为孩子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但是,家长应该知道责任心是孩子做人做事的基础。做人没有责任心就会游戏人生,做事没有责任心就不可能认真。

有一位外国妈妈领着8岁的女儿到中国朋友家做客。朋友正在准备欢迎客人的晚餐,告诉大家说,晚餐准备的是西餐。女孩一听:吃西餐啊!她觉得中国人做的西餐肯定不好吃,就说:今天我不吃冰激凌。因为按照惯例,吃西餐最后上一个甜点,一般是冰激凌。

没想到朋友妻子做的西餐很好吃,冰激凌也很诱人。一端上来,女孩眼睛都亮了,直嚷着:“我也要吃冰激凌。”但是主人准备时是按份做的,份数正好,并没有女孩的份儿。朋友的妻子就想把自己的那一份让给孩子。

没想到外国妈妈说:“NO!我的女儿刚才说过不吃冰激凌,她今天就不能吃冰激凌。”可女孩还是坚持说:“我要吃冰激凌,我特想吃冰激凌。”朋友的妻子心软了:“给她吃吧!孩子嘛,经常说话不算话。”

可是外国妈妈仍然坚持说:“NO,她自己说不吃,就必须对说过的话负责任,今天她不能吃冰激凌。”

这位外国妈妈十分理智。试想,当孩子有了这样的一次经历,她今后说话能不注意吗?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正是这个道理。有了这样的亲身经历,她就会记忆深刻,刻骨铭心地记着:今后要慎重,想好了吃还是不吃。

其实,做父母的都应该向这位外国妈妈学习,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承担自己决定的后果,切身体验就会难忘,这就是深刻的责任教育。

中国有句古话:“一人做事一人当。”孩子做了错事,就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对增强孩子的自律精神、谨慎言行,以便将来独立地全面承担人生的责任和义务,顺利地进入社会生活,是非常有好处的。

许多父母把无限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孩子衣服从来就没有自己洗过,吃完饭就把饭碗推到一边,玩过的玩具随手就扔,被子要让妈妈代叠,洗脚要让妈妈打好温水,写作业要让妈妈给念题目,上学时书包也要让妈妈给背……孩子们就这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难怪孩子们只懂得索取而不懂得付出,普遍缺乏责任心了!

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去为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

巍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他5岁时,有一次跟妈妈上商场,比他小一岁的表妹也吵着要一起去。妈妈让他照顾表妹,于是,他用稚嫩的小手紧拉着表妹同样稚嫩的小手,尾随在妈妈身后。偶尔小表妹挣脱开他的手跑开了,他马上就会跑过去将她拉回到身旁,让表妹寸步不离地跟着他。直到从商场回来,巍巍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妹妹老是乱跑,害得我都没玩过……

有一天晚上,爸爸临时有事出门,家里只剩下他和妈妈。本来胆子挺小的他突然间像个堂堂男子汉,不断地安慰着妈妈,帮妈妈关门、锁门,守着妈妈像守着一个重大的责任。爸爸回来以后,妈妈告诉爸爸说:“儿子讲,爸爸不在家,我是男的,应该保护你……”

这就是孩子的责任心——天底下最快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责任心,不像大人那么勉强、那么刻意才担起一份责任……面对认真而负责的孩子,作为家长,作为大人,更要时刻注意,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呵护孩子这可贵的责任心。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要老是将物质报偿作为树立责任心的动力。物质虽然能给孩子带来动力,但这一动力在一个月或一百次之后,也会消失。所以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他自我服务或服务家人,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要淡化有形的物质奖赏,代之以精神的爱抚和勉励,如孩子每天下楼取报纸,他就应该得到大力夸赞,得到一个吻或一个拥抱。父母应在亲友面前对他的尽责表示赞赏,以使他的好行为有一个长久的动力保持下去。

二、给孩子责任范畴内的事情定一个最后时限。5岁的蓉蓉,责任是每天晚饭前将垃圾拎到楼下去,爸爸讲得很明确,“倒完垃圾才开饭”。一天,蓉蓉沉迷于动画片中,无论如何不肯下楼倒垃圾,结果,所有的人都饿着肚子等到晚上7点多。蓉蓉哭着下楼扔了垃圾,回来后爸爸还要求她就耽误大家吃饭而道歉。看起来严酷了点,可从此蓉蓉对她的任务尽职尽责,还养成了下楼带垃圾出去的好习惯。

三、不要随意代劳。将孩子的责任意识半途扼杀的,其实是父母越俎代庖的“积极性”,没有将设立的原则推行到底。聪明的孩子一旦发现他“表现无能”就可以逃避做家务、整理房间,他就会有意地表现得无能,以此来逃避责任。孩子第一次尝试做事,总有不完善的地方,父母可以帮助他“完善”他的计划和方案,但绝对不要亲自动手。

四、跟孩子讲明后果,并让其承担“后果”。一旦确定某个责任是孩子的“自留地”,父母就一定不要进去除草浇水,要对孩子的疏忽持“熟视无睹”状。琪琪妈妈爱种花,琪琪非要认养其中的一盆吊兰,在坚持给吊兰喝了半个多月的“牛奶洗瓶水”后,琪琪就忘了它。妈妈看在眼里,但就是不给她的宝贝花浇水,等琪琪忽然想起这回事冲到阳台上去看时,她的吊兰已经枯萎了。琪琪哭了,失职的后果已经惩罚了孩子。一盆枯萎的吊兰,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它讲清了“责任”二字的重大。

五、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一个对家庭、社会毫无责任感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

六、诱导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小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试一试,摸一摸,但当你真的把一些简单的家务交给孩子时,他的随意性又十分强,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他又想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这时,作为家长就要教育孩子做事要有责任心,既然你承诺了就应该有始有终把事情做好,要负责到底,而不能虎头蛇尾,这样能培养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img36

七、循序渐进,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比如叠被子、折衣服、扫地、抹桌子等,使他感到自己在家里是有用处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触面的扩大,这种责任感也会增长。当他忘了做时,家长要在旁边予以督促,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八、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孩子的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而且,孩子毕竟年龄小,好奇心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会妨碍他把一件事自始至终的完成。所以,当孩子完成一件事后,父母要给予公正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使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义务承担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