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文化力的功能特征及发育过程的审视

学校文化力的功能特征及发育过程的审视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文化力是基于学校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形成的文化场,而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学校文化力的作用过程具有一定的延迟性,这是由文化本身的特性决定的。而文化力作为一种力量,究其本质,它不是一种直接外显出来的作用力,其作用机能的显现及发挥必然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或媒介。这就要靠学校文化力来约束,靠学校的价值观来约束,使全体成员少犯或不犯错误。通过文化力的辐射性能,可以使学校的形象得以提升,美誉度得以提高。

第三节 学校文化力的功能特征及发育过程的审视

一、学校文化力的功能特征分析

正如“学校文化力分析框架图”所示,学校文化力是学校文化元素在以师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和蕴涵的内在的凝聚力、外在的辐射力和促进师生及学校和谐发展的原动力。学校文化力是基于学校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形成的文化场,而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学校文化力的作用过程具有一定的延迟性,这是由文化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纵观各种优秀文化的形成,无一不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而文化力作为一种力量,究其本质,它不是一种直接外显出来的作用力,其作用机能的显现及发挥必然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或媒介。因此,学校文化力对教师、学生、学校发展的作用和对社会的影响,有其特殊性。

1.学校文化力内在的凝聚功能

凝聚产生力量,很难想象一盘散沙似的学校成员,能够产生出合力,来推动学校的发展。靠什么来凝聚师生心志,让大家团结一致?靠物质上的奖励来提高教师、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作用只是短暂的,一旦没有利益的刺激,师生就会更丧失积极性,学校的发展甚至可能出现倒退。这样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它并没有达到凝聚心志的作用。而文化力却有这样的作用,它能使师生在内心产生共同的追求与信仰。文化力就是一种黏合剂,它可以把学校的所有成员紧紧团结在一起,使大家目标明确,步调一致,达到“人心齐、泰山移”的效果。学校文化力的凝聚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导向性。一所学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要有自己的办学精神和目标,当然这方面所有的学校都能说出个一二。但这远远不够,关键是办学精神和理念是否为全体成员所接受,而且必须是心灵的接受,这一点确实很难做到。学校文化正是用“主文化的思想、价值和行为方式”在导引着学校师生及社会上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导引着学校的发展,发挥着它特有的功能。[11]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价值导向是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学校的办学精神由于文化的作用,在全体成员心中生根、发芽,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行为导向是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学校的办学精神在得到认同后,全体成员在行动上表现为自觉地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为之奋斗的行为。学校核心价值观与学校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学校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从而把学校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在教师、学生得到自身发展、价值实现的同时,也使学校更快、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其二,约束性。文化虽然不是法律法规,但同样也具有约束作用。所谓约束作用就是指建设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以实现对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显性与隐性塑造,使学生和教师向正确的方向发展。[12]文化多层面的自身内质力量联合、亲和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文化场。在这一文化场内的所有成员都会被其磁力(文化力的凝聚性能)所吸引、影响、团结。文化场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对场内的所有成员还同时具有一种约束力。学校文化也就是师生的文化,属于思想范畴,是人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和思想道德属于同一种范畴。学校文化是和社会道德一样,都是一种内在价值理念,都是一种内在约束,即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因而都是对外在约束的一种补充。学校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且管理本身也体现着学校文化。学校管理首先依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但制度总是落后于学校的发展,总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有时也会有失效的时候。那么一旦管理制度失效了靠什么来约束人的行为?这就要靠学校文化力来约束,靠学校的价值观来约束,使全体成员少犯或不犯错误。学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引导和牵引着师生保持健康的心态,追求精神的富足,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在学校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学校文化力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免疫功能。约束力能够提高师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全体成员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全体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个力量应没有权力的强迫,没有威严的慑服,没有物质的引诱,应能和师生做心灵上沟通、交流和引导,与师生的思想吻合,使学校全体成员时时处处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出轨。这个神奇的力量就是学校文化力。

2.学校文化力外在的辐射功能

学校文化力具有一定的扩张性,这种扩张性也就是文化力的辐射性能。辐射性能就是指学校文化一经形成并成为较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校园内发挥作用,而且会与家庭、社区产生互动,通过各种渠道对外界产生影响,造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并且对学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是传播精神文化的场所,一般说来,学校文化的层次和品位会相对高于一般的社会大众文化,并在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形成以学校为一个强势点的文化场,“学校文化场”对社会的辐射具有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功能优势。[13]

优秀的学校文化对学校外部的事物能产生感召力、亲和力,从而为学校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学校不应是一个象牙之塔,更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个体,它是一个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组织。因此,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而这个助推器的燃料就是文化力。学校文化力的辐射性能,让家长,让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核心精神而取得社会的支持,从而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文化力辐射的渠道很多,主要包括传播媒体,公共关系活动、家校互动等。通过文化力的辐射性能,可以使学校的形象得以提升,美誉度得以提高。

其一,亲和性。学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其功能首先是对其所在社区的文化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成败从根本上决定了社区发展的未来,因为学校传递、创造的价值观、文化(主要是理性的),又是社区中文化的较高或最高层次,对青少年一代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力的这种亲和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但这种作用一旦生效,它的作用是持久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学校文化在社区中产生了亲和力时,社区文化可以看作是学校文化的一种延伸,而这种延伸反过来又能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比如家长自觉地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家校统一的教育理念、方式及方法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难想象,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如果在教育观念和行为上相背离的后果是什么。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学校文化的亲和力能赢得家长口碑,从而提高学校的美誉度(美誉度是指一所学校获得大众信任、赞许的程度,是评价学校社会影响好坏程度的指标),无形中为学校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这是用再多的金钱都买不回来的。这种亲和力更体现在,它能赢得人心,它使家长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一员,当学校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能挺身而出。比如,在学校安全事故频发的今天,许多家长义务当起了安全员,为学校分忧解愁;还有许多家长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学校文化通过学生、家长、家校互动等方式,产生社区文化的共鸣。

其二,感召性。俗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有时巷子深了,也会造成“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境况。在这个信息时代,一所成功的学校不应满足在一个小区域内的成功,还应该面向更大范围内、更长远的成功。所以学校文化还需要通过各种传媒的宣传,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良好的学校文化力,成功的办学理念,可喜的育人效果,能为学校赢得社会交口称赞的社会声誉,获得上级部门的各种荣誉,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是指一所学校为大众知晓、了解程度,是评价学校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文化力的这种感召性,能极大地改变学校生存的环境,改善学校的公共关系,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包括资金、技术、项目等,赢得更多的社会关注,诸如外来的学习与交流,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校管理、任教。

学校文化力的辐射作用还表现在它将持久地影响着培养的人才在进入社会后的发展方向、生活道路和做人准则。他们走向社会生活之后,虽然思想精神会不断变化,但是学校给他们的思想文化影响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15]

3.学校文化力潜在的动力功能

推动学校发展的因素很多,诸如: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的因素等等,但究其根源这种力量就是学校文化力。学校文化力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原动力,这是因为它具有以下潜在的动力性能:

其一,激励性。激励就其词义上看,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的含义,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内在的动力,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激励也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学校以其特有价值取向(学校精神、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观),在得到其成员的认同之后,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共同的价值取向使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而这种激励是由文化力而引发的内激励,它使得学校成员对工作和学习的热情是源自内心的,使得成员的行为自觉地服从于学校文化体系。教职工、学生、领导层三方在学校这个文化场中,由于他们达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具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因而这三者在这特殊的文化场中会互相促进,互为作用,共同发展。一方面教师把教育作为自己终身为奋斗的事业,他们呕心沥血的教育学生;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他们在教师的教育下知书达礼、学有所长;学校的管理者又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提供服务和平台。另一方面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的成长;学生在获得知识,健康成长的同时促进了学校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学校办学品位在得到提升和发展时,又能够为教师、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发展平台。

其二,协同性。力是有方向的,尤其是当一个文化场中蕴含了许多力的时候,如果力的方向杂乱无章时,它们会相互化解,相互抵消,化为乌有,甚至会成为一种危害,只有当力的方向一致时,它们才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合力。这就需要一个协调者——文化力。文化力的协同性是指学校通过文化的力量对学校文化主体有一种调节和适应功能,使教师、学生、学校在和谐的文化场中健康成长,不断向前发展。学校本身也是一个矛盾体,其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学生与学校这些关系体,他们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组织行为理论(Organizationl Behavior Theory)认为,组织是许多具有自由意志(Freewill)的人所组成,每个人都有以不同的利益为目的,因此,当组织目标与个人私利冲突时,员工会产生抵抗的行为。[16]当这关系体的双方的利益、情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靠什么来调节、统一?靠的是民主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管理制度、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来调节,但最根本的是靠学校强大文化力来调节,要依靠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共同目标和愿景来协调双方,让双方利益统一在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正是有了文化力的协同作用,才使得学校的行为主体(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在发生方向偏离或背离,能够及时得到纠正,保证其在学校文化场的轨道上有序运行。

其三,生长性。文化是孕育人类社会灵魂的土壤。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都有土壤的孕育功能,都必然孕育出与之相适应的精神体系、价值体系、制度体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组织,其根系就是文化。文化的根系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生长物质财富;生长精神财富;生长民族特色。这就是文化的生长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力其实就是生产力。对学校而言,文化的生长力使得学校在发展进程中产生出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策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念,培养出具有时代特征和社会需要的大批人才。[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种因循守旧的文化体系注定要被时代淘汰。文化的生长力可以使学校文化推陈出新,永葆青春和活力,让学校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学校文化力具有了激励性、协同性和生长性的潜在动力性能,才保证了学校发展有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保证其和谐地向前发展的进程。文化力的作用和功效是无边的、是无形的、是无限的、是无极的。[18]正如俞国良教授所说:它将深深地烙印在从学校走出的每个学子的成长轨迹及其心中,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在他们不经意的言行举止中得到辨认。教师、学子可以离开校园,但永远离不去的,是学校精神;永远忘不掉的,是学校文化;永远发挥作用的,是学校文化力![19]

二、学校文化力的形成规律

任何一个事物的生成、发展、变化都是有其运行规律的,学校文化力也不例外。学校文化力不是学校文化发展的自然结果,一所学校即使具有良好的文化元素,也不等于它就拥有了良好的文化力。那么学校文化力发育过程有何内在规律呢?

1.学校历史元素的积淀和传承是文化力产生的坚实基础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着其特定的历史文化,除非它是一所刚成立的学校。学校的历史虽然有长有短,但其发展历程却是一笔财富,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学校的文化历史元素孕育着文化力,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它便转化成了文化力。学校历史元素包括五个方面:①历史传统。如学校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后世发生积极影响的风俗、道德、作风、艺术、制度等。②历史人物及其思想、业绩。③历史事件。这是指学校历史中的某些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④历史经验与教训。⑤历史遗存。包括历史遗留下来的图书资料、文书档案、设施设备、历史形成的制度体系和历史文化景点等。

如果说阳光、空气、水和土壤孕育着自然界的生命,那么历史元素既是文化力的种子,又是文化力得以生成、发展的土壤。首先历史文化元素的传承造就了学校精神,而这种以学校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取向恰恰是文化力的核心所在。北大首任校长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成就了今天的北大学术自由、海纳百川、人文鼎盛,也让北大屹立于世界名校之林。如果没有这一历史文化元素的传承,也就没有今天的北大。其次历史文化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时代发展而变,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体现在对历史元素的改造和创新上。它使得历史元素更具时代色彩,更有生命力。绵长的文化血脉能够赋予学校更久远的意义。学校的历史传统是陶冶铸就学校文化的宝贵财富,更是学校个性文化的基础和来源。例如江苏省无锡市张泾中学起源于清代学士顾宪成所创设的家族学堂“同仁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言曾激励过无数志士为民族崛起而学习求索,历史上曾经闻名于锡城的泾皋书画艺术社,丝竹在耳、墨香犹存,外语特色班至今令人称道。故把校园凉亭命名为“同仁亭”,两旁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抱柱楹联,种植桃柳相间的小河绿荫,营造书香文化,把书画艺术和外语教学作为学校的特色培育。根植于学校办学传统的文化建设,既展现了学校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突出了自身鲜明的文化性格,更孕育出强大的学校文化力。

2.学校个性特色的打造是文化力形成的强大引擎

学校的个性特色是学校全体成员在一定的办学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群体意识、行为能力和精神境界;是全体成员所追求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她体现了一所学校特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一种学校精神。学校个性的本质是文化个性,它是学校整体风貌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也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其它学校的重要特点。换言之学校个性是一所学校特色的体现。当前学校发展已由“千校一面”的同质化时代进入“特色立校”、“一校一品”的个性化时代。事实证明,一所学校的成功,其实并不是因为这所学校在各方面都非常强大或者综合实力超越一般的学校,而在于它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在某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功,使学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赢得了教育的成功。在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一书中,他例举了新西兰特卡波湖学校,该校的特色教育就是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该校通过有创造性的课程,强调通过背诵训练并让儿童按照自己的速度学习,把不同基础的学生编成不同等级的班级,让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方面的专业特长,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一直在国际测验中名列榜首。特色教育使该校个性鲜明,它释放的强大文化力,开阔了师生视野,提升了学生智慧,推动了学校的不断向前发展,也让特卡波湖学校斐声海外。

力是有大小的,但凡文化都或多或少的会产生力量。只是有的力量微小,甚至于可以忽略不计,而有的力量却巨大无比,可以无坚不摧。富有个性特色的学校文化,能释放出一种强大的能量,它能凝聚师生心志,促进学校和谐发展。这种力量就是文化力。而缺乏个性特色的学校文化,就没有强劲的生命力,也就没有了优势。事实告诉我们,但凡品牌学校,都有自己的个性文化。没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没有今天的清华大学;没有“博为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也就没有今天的复旦大学。个性是一所学校的精髓所在。个性文化是在学校原有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努力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建立起来的。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论》一书中写道:“学校个性文化的形成取决于学校领导对自己学校历史中形成的文化传统的把握和辨析,对当代社会变化和学校大文化使命的把握,以及对目前学校师生状态以及他们不同生活背景中形成的文化特征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体现和适应本校办学理念的文化追求。”个性文化使得文化力在这个在历史元素土壤中孕育的种子,生根、发芽并成长为参天大树,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和活力,感染、震撼和激励师生不断发展。

3.学校文化各元素的协同是文化发育的助推器

学校进行了文化建设不一定就能产生理想的文化力,只有整合学校文化,生成和提升学校文化力,才能促进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战略目标的达成。学校文化力的生成是因循文化、教育、力的规律而行的渐进生成过程,其作用点和着力点应放在深层的精神文化、内层的制度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四方面。

深层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主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各种办学活动中,在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社会文化进行反复选择、提炼积淀发展而来的,并为全体师生认同与遵循的教育文化。诸如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心理情趣、人生态度等。精神文化元素是产生学校文化力的必要条件。深层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力形成的核心所在,是学校文化力的灵魂所在,只有当学校的这种精神文化深入人心时,一所学校才可能产生出强大的学校文化力。

内层的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是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的总和。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核心精神文化和浅层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转化器、激发器和推进器。因此,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力形成的强有力的保障。

浅层的行为文化包括仪式、公众形象、核心层形象、教师形象、教师培训行为、学生形象、学生奖励行为、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等。行为文化是内隐的精神文化的显性体现,是学校文化力直接作用的体现。

表层的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形态,包括学校的基础设施、应用设施、环境设施及其他。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学校文化力形成有效的补充手段。

美国人类学家罗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认为:“文化的发展是一种整合的过程。在历史发展中,一些文化物质被选择、吸收,渐渐规范化、制度化、合法化,并被强化为人的心理特征。文化在这种聚和整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风格、一种理想、一种心理和行为的模式,即文化模式(Patterns ofCuluture),是各种文化物质在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关联且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的形态的文化整体。”文化力的形成和发展实质上也是一个不断选择、吸收、整合文化元素的过程。对于外来文化元素,不是盲目的拿来,而是在拿来的同时对其进行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成适合本校校情的文化元素再加以吸收、整合,最终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深层的精神文化、内层的制度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这四个方面的元素体系,既有相对独立性,表现为各自的功能和特征,又有内在的有联系,它们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化场,并自觉地将学校的主体(管理者、教师、学生)融入其中。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学校文化是一个大系统,它的各个元素则是个子系统。大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大于各个子系统的功能之各和。当然,文化力是一种整体的力量,各个要素决不是单独发挥作用,而是以系统的整合力量对象化于世界。虽然每个文化元素都可能形成各自的文化力,但要使文化力最大化,这就需要各个文化元素的有效整合,使之达到最佳状态。深层的精神文化是所有元素的核心,它统领着其它各元素;内层的制度文化是文化元素有序运行的保障;浅层的行为文化是主体,文化力的作用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表层的物质文化是载体。一所学校这四种文化元素和谐共存,有序运行,协同作用,那么它将产生一种巨大无比的无形的力量——文化力。

总之,学校文化力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淀,并与时俱进。这种文化力一旦孕育成熟,将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它将形成学校的性格,代表学校的气质,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