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字经》节选:

《三字经》节选: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就是为了让孟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条件即是“三才”和“三光”。三才就是指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我国古代思想家曾提出“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学说,思想家认为这五种常见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的起源都是天数。

《三字经》节选: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注释】

苟:如果;假如。

迁:改变;转移。

道:方法。

专: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译文】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孩子,孩子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专心致志、坚持不懈。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注释】

孟母:孟子的母亲。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

处:居住。

杼:织布的梭子。

【译文】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就是为了让孟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子的母亲就折断织布用的梭子来教育孟子,学业不可半途而废。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注释】

窦燕山:五代时期的窦禹钧,官至左谏议大夫。他家住燕山附近,所以人们称他窦燕山。

义方: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俱:都;全。

扬:(声名)显扬。

【译文】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严格有方,这种教育方法很成功,他教出来的五个孩子个个学有所成,相继科举登第。所以,他们的声名远播,名扬四海。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注释】

养:养育。

过:过失;过错。

教:教导;教育。

严:要求严格;尽职尽责。

惰:怠惰;责任心不强。

【译文】

仅仅是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而不好好教育,换言之,只尽抚养的义务,而不尽教育的义务,这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没尽职责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注释】

宜:应该的;恰当的。

何:表示疑问的语气,什么。

【译文】

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了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注释】

琢:磨光、雕饰,加工玉石的一种方法。

义:礼仪道德,做人做事的道理。

【译文】

玉石如果不经过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注释】

方:正当。

亲:亲近;接近。

习:学习。

【译文】

做儿女的,从小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更多为人处世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注释】

香:指黄香,东汉人。

孝:孝顺。

执:做到。

【译文】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注释】

融:指孔融,东汉时期的文学家。

弟:同“悌”,指尊敬兄长。

长:兄长;哥哥。

宜:应当;应该。

知:知道;明白。

【译文】

东汉的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谦让兄长的道理(同孝顺父母的道理一样),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悌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注释】

孝弟:同“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见闻:看到和听到的事情。

某:一些。

文:文字;文章。

【译文】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尊兄爱弟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圣贤文章。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译文】

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无穷无尽。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注释】

三才:指天、地、人三个方面。

天地人:“天”指地球之外的空间;“地”指地球,“天地”孕育了万物;“人”生于其间。

三光:指太阳、月亮、星星。

【译文】

人之所以能孝敬长辈、学习知识,是因为他们具备生存的条件。这条件即是“三才”和“三光”。那什么叫“三才”呢?三才就是指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注释】

三纲:指君臣、父子和夫妇三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准则,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义:合乎义理。

亲:亲近。

顺:和顺;和睦。

【译文】

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注释】

曰:说到;提到。

四时:四季。

运:循环;运动。

穷:穷尽;停止。

【译文】

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个季节不断变化,从春到夏,经秋入冬,冬去春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注释】

应:对应。

中:中央。

【译文】

东、南、西、北叫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要确定这四个方位,必须先找个中心位置,才能把各个方位一一对应地找出来。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注释】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本:本源;根本。

数:天数;天理。

【译文】

金、木、水、火、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即“五行”。我国古代思想家曾提出“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学说,思想家认为这五种常见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的起源都是天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注释】

仁:爱人惜物的善良之心。

义:正当的行为。

礼:规矩的态度。

智:对事理了解通透。

信:诚实无欺。

紊:混乱;改变。

【译文】

仁、义、礼、智、信是五个最基本的为人处世原则,它们被称为“五常”。对这五个原则,每个人都应遵守,不能将其混淆,也不可怠慢疏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