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探究性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训练语感的最佳途径是熟读背诵。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熟读背诵的意义,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在背的方面要强调一个“熟”字。教学中教师应告诫学生背诵,切忌贪多求快,重要的是背熟,使它成为自己的东西。探究性阅读学习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并不是仅仅看重研究的结果。

二、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探究性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学会探究性阅读对于拓展思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

(一)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1.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师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必须要注意两点:一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

(1)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为此,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读为主,把读书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教师要少讲,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讲授课文,而是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自读中自为理解,主动探究,加上教师的点拨指导,就能得到思考和领悟的满足,得到启智的喜悦和审美的享受,得到科学思维和方法技能的训练。教师的点拨既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是具体问题的解答。教师点拨过程中,要注重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概括出认识问题的规律性,不能满足于得出一个答案。

(2)探究性阅读教学应从定向探究逐步向自由探究过渡。所谓定向探究是指学生所进行的各种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所谓自由探究是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时,极少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是自己独立完成。”自读的初级阶段应以教师的点拨为主,组织定向探究。这使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分析理解课文的目标由教师提出,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读懂课文,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后,教师应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让他们自行确定阅读目标,正确认识课文内容,进入到自由探究阶段。到了自由探究阶段,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的文章,学生都要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自己发现获取知识,自己概括掌握规律。教师只是参与讨论,提供参考意见。

2.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独立思考问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克服思维的盲从性和依赖性。学生经独立思考问题得出的认识往往比较客观,而且独立思考思维训练强度大,思维能力提高快,能够较快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所以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应鼓励独立思考。鼓励独立思考不是否定集体讨论,阅读教学中应做到二者的结合。学生讨论是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讨论中主要担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消除胆怯的心理因素、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讨论、引导学生倾听发言、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归纳概括指正的任务。

3.思维训练与记诵积累相结合

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训练,必须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训练语感的最佳途径是熟读背诵。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记诵积累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熟读背诵的意义,并给予具体的指导。一是背诵的内容必须典范精粹。二是讲究背诵的方法。在背的方面要强调一个“熟”字。教学中教师应告诫学生背诵,切忌贪多求快,重要的是背熟,使它成为自己的东西。

(二)两种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1.课文问题的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课文问题的探究性阅读教学同一般的阅读教学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注重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的情感、认知、思维的开放性与实践性以及过程性,进而去表达、感悟和创造,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一般来说,课文问题的探究性阅读教学遵循以下五个步骤:

(1)激发兴趣。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背景介绍、气氛渲染等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究。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搜集、占有、分析、整理资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这样学生就会表现出较兴奋的情绪,从而使学生主动探索。

(2)感悟设问。让学生自由地阅读感知课文内容,形成对课文的初步认识与看法,产生探究的热情。设问可由学生自行选择,根据自己对文章的感悟理解选几个角度进行思考,并设计思考与探究的问题,然后围绕这些问题进一步挖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区别对待,关注“弱势群体”。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设计问题,给他们提供几个浅显的探究性问题。问题的提出可以有多种形式,如思辨型的综合概括、解疑,激情发散型的想象、推断、联想等。

(3)探究研讨。学生对课文的研读,可以是小组,也可以是个人;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组问题。教师在这当中,既可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一起探究讨论,也可以是一个参谋顾问,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适当的指点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再提出一些小问题,分散为各点解决。这种方式效果更好,一方面可使大问题的解决有一个“缓坡”,有利于问题的逐步解决;另一方面,可使问题从多个侧面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

(4)展示交流。学生经过广泛的研讨后,接下来就要检验学生,让他们展示交流自己的成果。展示交流是让其他同学对这个成果的内容进行评价、质疑,可让学生自由讨论,把自己的研讨成果与别人的成果作比较。这个阶段,可安排几个组或几个人介绍学习成果,每个同学都可以从中借鉴、吸收别人的成功之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个过程不是最后归结,而是在自由质疑、答疑的过程中,共同得到提高。

(5)总结评价。探究性阅读学习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并不是仅仅看重研究的结果。评价学生研究成果的价值取向,重点是学生参与研究的过程,诸如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知识整理与综合、信息资料的搜集、处理和判断等。其重视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专题式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专题式探究性阅读教学与课文问题的探究性教学最主要的区别是:专题式比课文问题的探究面要更广一些,其主体性、实践性、过程性的特点更突出,尤其是开放性的程度更高。它主要是在某一文本的基础上对文体相近的文章或作家的文章进行专门的鉴赏评价,它不只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更重要的是注重问题的相互关系;它不仅是限于教材内容,更注重于教材内容为出发点的延伸、扩展。在专题式探究性阅读教学中选择好专题至关重要,选择好专题是探究的起点,关系整个探究过程的效果及意义。其设计步骤有:

(1)专题的选择与中心的确立。选择好的专题是搞好这一类探究性学习的突破口。选题恰当,学生的探究兴趣就浓,探究过程就顺利,效果也就更理想。在专题的选择上,要引导学生注意题材不要过大,角度要新,要引导学生选择与自己的知识能力相适应的专题。专题的选择不能单凭学生自身的主观愿望与热情,还要考虑条件的许可。一方面是主观条件如学生自身认识能力、知识功底、爱好专长及研究能力的许可。另一方面是客观条件,即这一专题是否有可行性,是否具备一定的意义、资料、时间,等等。

(2)探究的过程。这一类探究我们要求学生尽量先定位在课内。第一步,先在课文中选择,然后逐步从课内到课外结合起来。定位恰当了,研究起来就会比较顺利,可以把大的课题切成几个小的点进行研究。第二步是资料查阅。这方面教师可多提供一些线索,让学生去阅览室、图书馆、网上查阅。第三步是对各种材料进行分类、整理,要敢于质疑,对资料中的定论应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第四步是撰写研究专题报告,可以是小组共同完成一个报告,也可以是个人在课题范围内的报告。

(3)评价。评价一般不同于前面的课文问题探究性阅读,可采用答辩式,由学生简要论述课题提出的意义、理由、研究情况及研究结果,教师和同学代表质疑,学生回答。

(4)总结。研究成果的总结很重要,即要有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研究的结果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总结,并向全体参加探究的同学反馈。学生在此基础上也要进行总结,学生的总结主要是反思研究的过程,从中得到启示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等。专题式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做的工作,它至少在两个方面有益于学生的教育:一方面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些人文性的专题内容组织教学,可以借助阅读训练向学生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教师面对相当部分学生表达苍白、见解乏力的现状,可以有所作为,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作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