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质贫瘠有利于精神丰富

物质贫瘠有利于精神丰富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的“富不过三代”,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或家族的现象,其实是全球共有的现象。物质越贫乏,精神越高贵。从事教育事业时,他倡导有教无类,无论贵贱,特别注意关照贫穷的子弟,从没有想到要利用自己的名气赚学生的钱,他无愧于“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的盛名。如果物质富有了,就意味着精神要更加富有和提高,要处在同比增长的趋势状态中。在处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时,要注意利用物质上节俭,以提高精神上的增收率。

一、物质贫瘠有利于精神丰富

物质方面的多了,就很容易成为绊脚石。

在加拿大,经常看到路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A fed bear is a dead bear”,意思是“被喂饱的熊是死熊”。为什么熊被喂饱了反而是死熊呢?因为过去很多人在路边看到熊,就十分好奇,从车里扔东西给熊吃,熊尝到了“甜头”后,就老在路边等人施舍食品慢慢就失去了自己觅食的本领,到冬天没有人去喂它们食品时,有的熊就会被冻死或饿死。所以加拿大政府在路边竖了很多提醒人们的牌子,告诉大家,把熊喂饱了,实际上是把熊喂死了,所以说“A fed bear is a dead bear”。

这只熊死就死在获得的物质太多,而精神上全无。人亦如此。

有人说,节衣缩食,小百姓培养出娇子逆子;暴发户培养出败家孩子;贵族教育,权贵者培养出花花公子。的确切中时弊。很多为人父母者,出于对子女的过分爱护和关心,也正在把孩子当作喂饱的熊对待。

一个人一旦物欲膨胀,很容易精神萎缩。那些贪污犯,不正是超过了物质欲望的限度吗?

很多富家子弟,物质上高枕无忧,习惯了优厚的物质生活享受,由于不加限度,缺乏必要的消费监督,久而久之,就会消退远大的追求。所谓的“富不过三代”,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或家族的现象,其实是全球共有的现象。

相比之下,那些高雅精神的追求却是可以不设限度的,甚至是可以无限增长的。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生活俭朴、工作努力的人,都是一生执著于自己事业的人,他们追求事业所具有的精神,远远超过了其创造的物质成果,获得了后人的景仰。物质越贫乏,精神越高贵。比如那些先贤们——孔子、老子、庄子等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巅峰人物,但是物质上他们却是名副其实的贫困者。

孔子想走仕途,尽君臣之义,但是从不阿谀奉承,凭着他当时的名气和才气,不可能得不到重用,但是孔子从政是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理想,所以尽管时时碰壁,但就是不改节操。鲁定公13年,齐国使用美女计,送80名美女给鲁定公,鲁定公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屡屡动谏,最后便辞去了职务,离开鲁国,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周游列国之行。

在艰难困苦中,孔子发愤好学,他遍访名师,虚心求教,先后师事老子、郯子、苌弘、师襄等人。从事教育事业时,他倡导有教无类,无论贵贱,特别注意关照贫穷的子弟,从没有想到要利用自己的名气赚学生的钱,他无愧于“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的盛名。

钱学森留学美国,二十多年不置房产,享受优厚的物质待遇,但心里依然向着祖国,哪怕回国受穷,但还是要执意报效祖国,姓钱却不爱钱,从而创造了伟业,成就了一世英名。

高贵的精神往往是建立在贫贱的物质基础之上。

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和烈士们,几乎个个都是勤俭的典范,那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为国为民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心灵。

方志敏被捕时,是躺在雪地里的,但他不是受伤躺在雪地里动不了,而是因为饥饿,几天没有吃一粒米,又饿又累才晕倒的。方志敏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句话讲得非常有哲理。特别是对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来讲,应该思考。

守住了物质上的清贫,也美丽了你的精神;反之,偏离了清贫,就失去了高贵的精神。

东北抗联司令杨靖宇,就是靠吃草吃野菜维持生命,去跟日本军周旋。他的顽强让敌人都感到敬佩。他死后被敌人解剖,其结果令猪头小队长大吃一惊,吓得日本人大喝:杨靖宇太厉害了,太厉害了!日本人将其头颅割下,掩埋其尸体时全体敬军礼。

马克思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精神上可谓富有、高贵,但是他生活非常贫困,经常欠债,付不起房租。马克思自己也认为《资本论》的写作,使他“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两个孩子死于贫病之中,平时生活经常靠恩格斯接济。他死后家人也没有钱买棺材埋葬。

马克思生前虽然贫困,但丝毫不影响它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他忍受贫困,在寂寞中积极探索,勇往直前。

物质是基础,是精神获得的前提,但是人对物质的占有欲永远处在基础的范围内,如果按照百分比分配,物质分量最多不超过30%,其余的都要让给精神,不管你物质上怎样富有,都是如此。如果物质富有了,就意味着精神要更加富有和提高,要处在同比增长的趋势状态中。

所以自古以来,具有远见的人很注意物质满足上的限度,莫不推崇“俭以养德”。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意思是: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行中的大恶。

北宋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的一生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尤其是他居官清廉,恭谦正直,不喜华靡的品格一直被传为美谈;就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很钦佩他的品德,愿意与他为邻。

司马光十分注意孩子的教育,要他们力戒奢侈、谨身节用。自己生活上节俭纯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他常常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他强烈反对当时社会上败坏的风俗,例如:做事讲排场、摆阔气,当差走卒穿的衣服和士人差不多,下地的农夫脚上也穿着丝鞋。

司马光节俭的标准是“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这就是他在物质需求上的一个限度和标准。他之所以节俭,还是从长远角度和发展角度来考虑的。他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由节俭的生活变成奢侈容易,要由奢侈的生活节俭下来就很难了。所以应竭力注意孩子的心理,控制孩子产生对物质的奢念。

在司马光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后世。

没钱时,节俭自在情理当中,容易;有钱时节俭,真不容易,也真可贵。在处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时,要注意利用物质上节俭,以提高精神上的增收率。

所以父母的注意力就是始终要注意教育孩子做一个勤俭、高雅、有追求的人。

勤是开源,俭是节流,俭是道德之源,节俭的人就会始终告诫自己,提防贪图享受,加强生活自律。能够节俭,做人则能够明细账目,不浪费,不炫耀,生活上够用就行,不过多要求,不过高享受,从而净化心灵。

这样的人一定会注意培养高雅的品性,注意修炼身心,讲究健康,追求有品位的生活。注意发挥财富的作用,奉献为乐,不自私,有爱心,兼顾他人利益。

帮助孩子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提高人生品质的最重要的精神动力。像爱因斯坦那样,成名后依然保持当年穷学生简朴的生活方式。普林斯顿大学以当时最高年薪——16000美元聘请他,他却说:“这么多钱!能否少给一点?3000美元就够了!”人们大惑不解,他脱口说:“依我看,每件多余的财富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生活,才是创造的原动力。”他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有更高远的人生目标在等着他努力,人的精力有限,想到了理想,就不可能兼顾物质享受;所以有目标,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激励他不懈地努力。相反,人们一旦失去自己的目标,就容易无事生非,顾着眼前如何打发光阴,因此很容易被物质所诱惑。

只有克制物质想法,使它永远处在基础的范围之内,才能为精神生长提供更多空间。江竹筠说:“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大凡能够控制好现时的物质欲望的人,一定会净化精神,提升精神,从而造就更成功的人生。

所以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富家庭的孩子要穷养。

澳大利亚属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两万澳元(合人民币120000元左右),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成人后难免不吃大亏。

他们培养孩子很“粗心”,表现在:

穿着上随意。

“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很少见哪一位当地的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只是在“短打扮”外面罩一套深蓝色的统线衣,便无事人一般行进在一早一晚的嗖嗖寒风之中。澳洲的冬天虽然不是很冷,但早晚温差较大,这样很能锻炼身体,磨炼意志。

吃喝也随意。

比如,一对夫妻来做二胎产前检查,妻子进诊室面见医生去了,丈夫便带着两岁的女儿在外面大厅等候。少顷,女儿闹着要喝水,于是那父亲便在身旁的自动售货机上顺手扯了一个免费纸杯,冲进厕所接了一杯自来水便递到手里(澳洲的自来水经过净化,可以直接饮用)——那父亲不是买不到饮料,自动售货机正出售一元一杯的可口可乐和橙汁;而他也不是买不起饮料,据认识他的人说,他是一家体育用品的主管,年薪15万。

澳洲的中、小学校中午不放学,午餐可以在学校餐厅购买(也只有汉堡包之类的粗糙食物出售),也可以自带。自带的占了大多数,一般是一瓶可乐再加一个汉堡包和一只水果,下课时随便在校园寻一个地方坐下便将其“消灭”得干干净净,根本看不到将剩余食物甩得一地的现象。孩子们出外旅游,如需就餐也不过是光顾既便宜又实惠的“麦当劳”。如果仅从孩子们所带的食物上判断,任你怎么也判断不出其家贫还是家富。

澳洲人酷爱的运动——冲浪,呛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父母最多也只是为其拍拍背,便鼓励孩子再次下海去搏击风浪。

有规矩则物欲容易节制,无规矩则物欲容易横流。

物质不断丰富提高,这是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果,家里有钱了,满足孩子的欲望也并没有错。物质本来就是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否则物质就失去了价值,辛苦赚钱还有什么意义?关键是精神不能滞后。

【案例】

家境优越意味着什么?

一个从日本回来休假的人,他说日本的许多孩子都是挺单纯的,而且“越是家境优越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越是单纯”,因此一些在日本发展的中国老板,都喜欢招聘日本的年轻人做员工,他们都觉得日本的年轻人单纯,好管理,不像从中国来的年轻人,“脑子里乱七八糟的玩意特别多,让人用起来心烦”。

“哦,难道单纯,就是体现在好管理上?”我笑着问。他摇摇头说:“所谓好管理,只是一种表象,实际情况则是,日本的这些年轻人,他们一旦跟你签订了用工合同,就会非常自觉、严格地按照合同的规定去做,你根本用不着去防范他们背着你磨工,甚至会使出种种手段干一些假公济私、损人利己的事。我在日本这些年发现,越是家境优越的孩子,越是会给人一种坦诚相见、心地清澈、说什么是什么——不需要你心存疑虑、层层设防的感觉。”

他这一说,我的思维就开始反复品味起“家境优越”这四个字了。我说:“或许家境优越,就应该起到这种作用——起到培养出很单纯的孩子的作用。一个家庭,要培养出很单纯的孩子,不仅需要优越的物质条件,而且还需要优越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条件。我想,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的条件,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才不容易受到社会上那些坏的恶的丑的东西的诱惑与毒害。”

“对,你说得对。”他说,“身为父母者,他们努力建设一个好的家庭的目的,除了是让自己能够过上一种更加快乐、幸福的生活,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更有利于其成长的环境。事实上,父母的快乐方式与幸福理念,这本身也会构成孩子的成长环境。想想看,如果父母的快乐方式是赌博、是山吃海喝、是纸醉金迷,甚至是乐此不疲地去赚那种不三不四的黑钱,如果父母的幸福理念是为所欲、攀龙附凤、装腔作势,甚至是贪污腐化,那么他们的孩子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我点点头说:“构成优越家境的物质条件,也许发几次财,甚至是发一次财,就能创造出来,但是构成家境优越的精神、文化上的条件——如父母及其他家人的人文修养、他们平时都结交一些什么样的人、这个家庭在文化精神软件上的建设、这个家庭形成的平等交流自由沟通的气氛,却不是在短时间内、靠简单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来的。”

“是的,‘家境优越’这个词,是不能随便用在某一个家庭上的。一个家庭,如果在精神文化上没有建设和建树,没有形成它的软实力,它就不可能培养出不受社会恶俗污染的孩子,它也就谈不上有什么‘优越’。”他说。

哦,或许可以说,家境优越,它更意味着人类优秀精神文化的积累与建设,它更意味着可以培养出荟萃人类优秀文化品质与精神结晶的后代。——培养出这样的后代,应该是家境优越最重要最典型的标志。

——《杂文报》

在这个案例中,家长在物质优化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的提高,精神的分量总是比物质更重,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