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聋校校园的文化建设

浅谈聋校校园的文化建设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我校坚持致力于以活动为载体,着力精心打造“安全、健康、文明、快乐”的校园文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因此,更需要的是将其转变为学校的重要文化建设来抓。我校十分重视学校的健康文化建设,确立以“会学习、会做人、会生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目标。⑨递送或接受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聋生表演的文艺节目连年在中、省、市汇演中获一、二、三等奖。

浅谈聋校校园的文化建设

郭 伟

(安康市阳光学校,陕西 安康 725000)

【摘要】学校的价值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特色的教育模式,这一切构成了一所学校的文化精神。教育需要潜移默化,办学是一种文化行为,教师真正认同了学校文化,才能逐渐被这种文化同化,才能在行动中把办学理念落实为具体的行为。

【关键词】校园 文化 建设

如果学校没有文化便没有学校,没有优秀的文化,便没有卓越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根基,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力量和源泉。近年来,我校坚持致力于以活动为载体,着力精心打造“安全、健康、文明、快乐”的校园文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浅见:

一、安全,创造和谐育人环境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它不仅是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更需要当做学校文化建设重要的一部分来抓,由于我校的服务对象是生理上存在缺陷的少年、儿童,聋生是靠“以目代耳”的直观感受来认识、理解事物的;盲童是靠抽象感受来接受事物的;智障生则须靠反复的训练、参与感受才能形成固定行为。因此,更需要的是将其转变为学校的重要文化建设来抓。首先是安全物质文化建设,依据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学校的一切设施按照无障碍化要求设置,上下楼梯道两旁设安全扶手,降低洗手池位置,康复和启智班的阳台实行全封闭,设立独立的活动场所,消防器具齐备;其次是健全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安全工作遵循“大安全,防万一”的管理思路,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先后制定了《安全保卫制度》《门卫制度》《消防安全制度》等13项安全制度,做到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最后是安全观念文化,学校的安全观念文化重在要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让每一名员工切实认识到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工作中遇到安全与质量、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不仅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而且要求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应有主人翁的姿态,全体教职工都需积极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遇到情况,及时制止,防患于未然,为此学校教导处、团支部以“安全”为主题,每学期分别开展1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报告会”、5期大班会、2次消防(地震逃生)安全演练、2次主题讲座、3期安全宣传专栏。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参与和感知,学生的安全自我防范观念、意识有了显著的提升,教职工做到了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进而形成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健康,缔造校园文化的根本

残障儿童在生理上已存在不足,因此很容易形成内心压抑、自卑、性格孤僻等不健康心理因素。我校十分重视学校的健康文化建设,确立以“会学习、会做人、会生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目标。一是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通过正确的饮食习惯教育,使学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不吃发霉变质食物,学校食堂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搭配饭菜,确保各种营养充足,同时坚持每天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使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二是通过活动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性格。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的管理责任,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科任教师为主体的健康教育网络,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堂”“融合式教育”“户外踏春找秋”“夏令营”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活动,逐渐消除了残障孩子和健全人之间的隔阂,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端正了生活态度,树立了自信心,克服了自卑心理和孤僻的性格缺陷。

三、文明,塑造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依据《安康市阳光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方案》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人人争当“礼仪标兵”,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促使他们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全方位提高文明素养,例如,在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方面要求学生:①升国旗时,严肃庄重,肃立,行注目礼。②着装整洁得体,坐正、站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③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④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问好、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⑤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上课时起立向老师问好;课堂发言先举手;进老师办公室报告或轻轻敲门,经允许后进入;在教室、宿舍、餐厅当领导、老师问话时,能主动站起来回答。⑥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离家或回家与家长打招呼。⑦碰见客人,主动问候,微笑致意,起立欢迎,招手送别。⑧对老、幼、病残者有爱心,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尊重帮助残疾人等。⑨递送或接受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⑩参加集会,守时肃静,大会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谢,观看演出、比赛时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四、快乐,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快乐生活是当今少年儿童身心成长的需求,更是残障孩子的迫切需求。因为快乐生活会给孩子们带来幸福的回忆、生活的信心、学习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和美好的向往,快乐生活会激励残障少年儿童信心百倍地实现全面发展的成长目标。虽然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是聋生,他们成天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感受不到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妙音符。但我校始终坚持将获得快乐作为校园快乐文化的切入口,每周四为全校大班队会,每月开展一次大活动课,并根据学生不同爱好,成立了美术、舞蹈、劳技、体育等不同的课外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讲授和指导。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了学习的快乐,参与率达100%。学生的美术作品有150幅作品在中、省、市参展获奖,有30幅作品被选入《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绘画作品精选集》、有10幅作品被选入《首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美术大赛获奖作品集》,有12幅作品被文化部选送到日本、西班牙、波兰等国参展并获奖。聋生表演的文艺节目连年在中、省、市汇演中获一、二、三等奖。

通过精心打造“安全、健康、文明、快乐”的校园文化,我们深深体会到:以“安全、健康、文明、快乐”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最适应特教学校残障孩子的需要,能有效促进残障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能促使残障孩子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残障孩子生活在“安全、健康、文明、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