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方案学校

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方案学校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康是一个贫困山区,发展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是难中之难。特殊教育面对的是弱势群体,教育对象是弱智儿童和残疾儿童,教师必须有博大的爱心、坚忍的耐心才能胜任特教工作。三是研究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广泛收集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动态,使我们的发展理念时刻处于特殊教育发展的前沿领地。五是加强对教育教学经验的研究。

创新办学模式 办好特殊教育

徐兴堂

(安康市阳光学校,陕西 安康 725000)

【摘要】安康市阳光学校(原名安康市盲哑学校)是全市面上唯一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式“特殊教育学校”,负担着全市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为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奠基,为全市特殊教育探索规律,积累经验,引领我市特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创新 特教 模式 全日制

安康市阳光学校创建于1978年11月,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704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0人,18个教学班,学生221人。近年来,学校积极创新办学模式,以干克难,大胆实践,探索了一条符合贫困山区实际的办学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了把康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融为一体的残疾人教育体系,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安康市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办学成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肯定,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被教育厅授予“省级示范特教学校”“省级文明校园”,被陕西省授予“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安康是一个贫困山区,发展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是难中之难。因此,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办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争取争取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学校一班人群策群力,创出了一条借社会之力、集社会之资办特教的新路子。一是改善教师的住房条件。动员教师全额坐冷板凳资源共享建房,每户住房面积达到120平方米以上,实现了教师安居乐业。二是改善校舍条件。通过向上级教育部门争取、向社会各界及慈善机构募集、盘活校产等渠道先后筹集经费900余万元,用于扩建校舍6024平方米和购置教学设施、设备,以适应教育教学快速发展的需要。三是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建设校园网,为每个教师配备了空调、电话、饮水机等。四是改善教学条件,每个教室均配备了聋童测听仪、语言康复训练设备等先进的教学仪器,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条件。五是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市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每年从福利基金中安排15万元,专项用于在校学生的衣、食、生活补助。六是激发全体教职工办好学校的责任感、紧迫感。自己动手,勤俭建校,管好每一分钱,用好每一分钱,花小钱办大事。从此,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安全、健康、文明、快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办好学校的关键在于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抓住师资队伍建设不放松。一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规范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特殊教育面对的是弱势群体,教育对象是弱智儿童和残疾儿童,教师必须有博大的爱心、坚忍的耐心才能胜任特教工作。在教师中深入开展“三心”(爱心、耐心、恒心)和“三爱”(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活动,要求教师造就“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师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培养教师献身特殊教育的高尚情操。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修养,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二是大力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校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设立教师培训经费和教研奖励经费,采取在职进修和离职学习相结合,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组织开展赛教活动、教学观摩活动,鼓励教师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支持教师参加在职学习,选送骨干教师离职进修,培养学科带头人。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科配套、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师学历合格率、岗位合格率均达到100%,外出进修率达到60%以上。三是定编定岗、定职定责,严格量化考核,实施教师岗位职务责任制。通过合理设置岗位,严格责任考核,把考核结果与教师职称评聘、晋升、工资、福利待遇挂钩,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目前,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已形成。

三、探索融合式教育模式,提高聋童语言能力

融合式教育模式是目前国内外特殊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聋童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我们结合安康特殊教育的实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一是走联合办学路子,为聋童创造语言环境。通过联合创办学前教育,将健全儿童招入学校,使通过语言康复训练的聋童进入健全儿童中间,与健全儿童共同学习、沟通和交流。这样对发展聋儿的语言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举办校园开放日,我们以“真实的了解、真实的关爱、关注特殊儿童的成长”为主题,定期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通过开放日活动,使普通学校的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进入学校、进入班级、进入课堂、进入聋生的活动领域,聋生与健全人互动、交往、结对子。这样,既能使聋生提高语言水平,又能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为他们回归社会奠定了基础。三是与普通小学建立手拉手的联系校。将我校语言发展较好,说话潜力大的学生送入联系校去听课,以适应健全学生的生活,我校教师跟踪指导,不断总结融合式教学的经验教训,以利于更加有效地完善融合式教育教学的新模式。目前,语言康复训练班有60聋童能开口说话,其中25名聋童回归普通学校读书

四、强化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为特殊教育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特殊学生,由于残障的类别和程度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研究的主体,再加之全国特教学校和研究机构不多,各校各地的情况各异,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大研究的力度,以适应特殊学生的需要。一是研究教材,按照教学目的,对不适应聋生的内容予以更换。二是研究开设校本课程。对某些课程内容进行归类,结合学生实际研发教本课程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三是研究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广泛收集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动态,使我们的发展理念时刻处于特殊教育发展的前沿领地。四是注重对办学模式的研究。面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单一的办学模式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对此,我们在办学模式上进行大胆尝试,探索出了集康复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融合式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的办学模式。实际证明这种模式是成功的。五是加强对教育教学经验的研究。近年来,先后有69篇教研论文在中、省、市有关刊物上发表,有效地指导和深化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形成了“以口语教学为主,手语教育为辅,创设情境,发展语言”的教学特色。六是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美术手工作品近年在国内外荣金、银铜状,其中有12幅被文化部选送到日本、西班牙、波兰等国展出并获奖,聋生表演的文艺节目连年在省市会演中获一、二等奖,义务教育学生中有7名考上大学。

五、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残疾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

我们坚持“教会做人,学到知识,学到职业技术,能够就业”办学理念,使残疾学生能够就业,实现自食其力,成为社会平等的一员。近年来,我们一直十分重视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一是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开展职业教育既是残疾学生的需要,也是特教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在经济落后地区,如果不开展职业教育,学校很难生存下去。二是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开设劳动技术课。培养学生学习劳动技术的兴趣,为进入高年级学习职业技术奠定基础。三是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对高年级和年龄偏大的学生开设职业技术课。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特点,选择学习专业。目前,我校开设的专业有美容美发、办公自动化、豆芽生长技术。学生毕业时发两证,毕业生证和技术等级证。四是建立职业教育实习基地。创建校企合一的职业教育模式,学校将有关企业定为实习基地,聘请技师为教师,企业为职教生提供就业岗位,这种模式实现了资源整合与共享,收到了1+1>2的良好效果。五是开展职前培训,训练职教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为他们提供跟踪指导服务。截至到日前,从我校毕业的职教生650名,80%实现了就业。实现了自食其力,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使家庭摆脱了贫困。

尽管我校在办学中做出一些成绩,但与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怀着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干克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流的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人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