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考场诗歌写作,我们盼着你走出“冷宫”

考场诗歌写作,我们盼着你走出“冷宫”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要对中考作文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关于诗歌的写作,近年来基本上被打入冷宫。然而我们的中考和高考却把她打入了“冷宫”!诗歌被人们称为“文学之母”,是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我国素有“诗的王国”之美誉,而现代诗歌却是日渐式微,这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危机。

8 考场诗歌写作,我们盼着你走出“冷宫”!

只要对中考作文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关于诗歌的写作,近年来基本上被打入冷宫。就以2005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的要求来说,大多数中考作文的要求中少不了“不限文体(诗歌除外)”的说法,如南京、北京和武汉等市就是,也有同时限定戏剧的,如河北和天津市等表述为“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当然这也许是受了高考的影响,以今年高考来说,天津、辽宁、浙江、重庆高考作文要求也是“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上海高考要求为“不要写成诗歌”,江苏高考则要求为“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其实细细一想,这种限制的说法从逻辑上说也不是很严密,因为既然是“文体不限”,那么诗歌不是一种文体吗?当然且不说别人命题,就是笔者所参与的2005年眉山市命题的中考作文也对诗歌写作做了限制,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在命题过程中曾对此做了讨论,最后统一意见是:虽然诗歌写作是应该的,但评卷时不便操作,因为学生平时少有写诗歌,再说,如果出现什么现代“朦胧诗”之类的情况,阅卷老师怎么评价呢?我想这些对诗歌作出限制的中考和高考大致也如此吧。但冷静反思,到底中考能不能让学生写诗歌呢?

我们先看课标在“附录”的“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中,7~9年级的50篇中就有34篇是诗词,占68%;再看人教版的7~9年级的语文六本教材,36个单元中纯诗歌单元占2个,其他好多单元中还编有诗词; 169篇课文中,诗歌是23课,实际篇目总共是183篇,其中诗歌是47篇(如一课中可能是诗五首等),占25.6%;另外还在每册的“课外古诗词背诵”中编排了10首古诗,6册共60首,这就是说,从教材的总量来说,诗歌大于四分之一,这大约正应“诗歌是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吧。因为我们从文学体裁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来说,诗歌不就是四分之一吗?当然我们再说远一点,文学艺术是从诗歌发展起来的,这门艺术发展到现代,以至到未来,谁能否定诗歌呢?然而我们的中考和高考却把她打入了“冷宫”!这无论如何也是没道理的!当然有关考试评价问题虽然情有可原,但总不能因此而加以限制吧!再说,从客观事实来说,中考和高考指挥棒是很容易影响教学的,这样长期下去,自然会让学生淡化诗歌写作,甚至淡化诗歌的阅读教学,长此以往,难道学生就不读不写诗歌吗?

也许有人会说,诗歌是平时的文学创作,中学生在考场上可能写不好诗歌。虽然这也不无道理,但事实上,中考就确实出现了不少的好诗歌,笔者曾读到2004年陕西的一首中考诗歌作品《门锁的承诺》就写得特好,今年陕西又出了一首《想飞的种子》的考场诗歌被点评为“全诗有了极强的艺术魅力”。想想看,若对此限制,不就埋没了这些优秀诗歌吗?甚至说严重一点,会因此而埋没人才!

诗歌被人们称为“文学之母”,是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我国素有“诗的王国”之美誉,而现代诗歌却是日渐式微,这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危机。如果我们再这样拒绝诗歌进入高考中考试卷,我们的源远流长的诗歌就可能出现断流现象。因为考试巨大的指挥棒作用,会使得我们的备考师生越来越功利,他们自然会对诗歌的读写淡化,这将严重影响诗歌写作人才的培养,如此会荒废诗歌,会愧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当然对考场上诗歌的评价问题确实也值得研究。为了不至于因考生写诗歌的写作意图不明而影响评卷,我们可以采取两个方法来解决:一是在命题中对诗歌写作有所提示,如今年黑龙江考题提示为:文体不限,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或者再提示不要写成主题较隐晦的诗歌等;二是像今年陕西省课改区的作文后面很有创意的自我评价要求“对自己的这篇作文,你最满意的是哪一点?请说说理由(100字左右)。”这样一来,学生会在考场上根据提示写出比较容易理解的诗歌,阅卷老师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评价参考评分,这样就可能较公正地对考场诗歌写作进行评判了。

既然我们不能对诗歌写作限制,那么怎样才能让中学生在考场上大胆写诗歌而且成功写作呢?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诗歌阅读中学写诗,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这是最根本的方法了,不是有“依葫芦画瓢”的说法吗?也就是说,我们要从阅读诗歌来掌握诗歌的写法,当然初学时最好是从现代诗歌学起,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重点学写现代诗,写自由诗,然后再学古典诗歌的写作,这样才可能循序渐进而由浅入深。我想教材之所以编排了那么多的诗歌,就是要我们从阅读中吸收营养而提高诗歌的写作能力。如我们学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后,就可以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诗歌;又如我们学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后不光对词的知识有所了解,还要学习作者创造意境,综合运用描写、抒情和议论的写作方法,还可以学习作者灵活运用修辞手法等。如此我们学习那么多的古今中外的诗歌后,不就是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了吗?也许,我们的同学就在阅读诗歌中积累、感悟中运用,自然而然地学会写诗歌了,也就是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了。

2.以不同的方法学习诗歌写作。当然,光读不写也许还是在岸上学游泳,还得下水写作才是真正的读写结合。具体方法很多,一般可以从仿写学起,还可以从续写练习,最后才谈得上创作。如学了郭沫若的《静夜》和叶赛宁的《夜》后,我们就可以学习两首诗中抓住夜的特点而写夜、晨、夕阳等。又如我们学了七年级上册的《理想》后,我们既可以仿照每节诗的比喻、排比来仿写,也可以根据某节诗的开头或结尾续写……如果有了这些入门的学习后,我们就可能自己创作诗歌了。我想那些成功的小诗人大约也是这样成功的吧。

3.在考场上敢于写诗歌。只要我们平时能通过阅读而学习写诗歌了,考场上就可以大胆地写诗歌。为什么呢?因为从考场作文评价实践来说,据笔者多年的中考作文阅卷的经验来看,往往是以创新评高分为多。说实话,对于那些千篇一律的考场作文,换过谁也不能给评高分!但是,若在读了一篇又一篇的雷同之作,突然读到一首漂亮诗歌,谁都会因新颖会觉得大有“奇文共欣赏”之感而不吝啬地打高分。不过,也要注意,不能只是以为写成诗歌就会得高分,还得按照题目的要求,写成入格的诗歌,若能写成漂亮的诗歌那自然效果更好。

4.从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上把握诗歌写作。当然,确实诗歌写作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以说,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三种基本文体,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学会,即使写得不很好,至少能入格吧,但也许有的同学就不一定能学会写诗歌。为了帮助同学学会写诗歌,根据教材的编排,笔者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四册中自由地学习诗歌写作,在九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时可结合本册的《怎样读诗》来学习,在九下时再加以巩固而提高。重点是根据《怎样读诗》来把握,因为这是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的知识短文,具体内容这儿就不再说了,但愿同学能从这篇短文中获得更多的诗歌知识,再结合阅读的诗歌,加以老师的指导,自然能根据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而把握诗歌写作。

当然,一篇短文也许不一定完全说清楚诗歌写作问题,为了对大家有所帮助,这儿把笔者指导同学学习诗歌写作的最简单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即“虚实结合、内外统一写诗法”。“虚实结合”就是我们在审题后先确定一个实在的主题,此谓之“实起”;然后,我们再根据这个主题选择较具体的事物来构思,也就是借事物来表达我们实在的主题,最好能把这个虚的事物形象地展现,此谓之“虚应”;在具体写作时,我们又把这个虚的事物写得非常实在而感人,此谓之“实成”,到这个时候,我们的诗歌也就成功了,简单说就是“实——虚——实”的构思写作过程。如《天上的街市》大致也是这样的,即诗人要表达对自由幸福的追求是实在的主题,作者把它用虚的天上的街市来表达,而在具体的写作时把这个虚的事物写得非常实在,而且还非常有创意地把历来都是悲剧的牛郎织女一年一见的说法改成自由来往,这不正是以虚写实而表达得淋漓尽致吗?“内外统一”就是外在形式上要达到诗歌的要求,如要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当然还有语言和写作技巧等问题,不过这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这得靠我们把所学习的诗歌积累而运用,再说这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求并不高,我们先不要太多考虑这些外在的形式问题,而要靠具体内容来刻画形象和创造意境,能达到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内容统一自然更理想。也许读得多了,写得多了,也就可能熟能生巧了,到时候,说不定叫你不写诗歌,你还割舍不下哩。(原载山西《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