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文言文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是对文言文理解的重点,故是高考和中考的重点,对文言文的理解不通过翻译又怎么能分析理解呢?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用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替换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如翻译“孰为汝多知乎?”二是文言文中的成语和习惯用语已为现代汉语所继承的,应予保留,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等也用保留法。就是调整语序,即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而翻译,故有的书上也叫还原法。

8 文言文翻译技巧

关于文言文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是对文言文理解的重点,故是高考和中考的重点,对文言文的理解不通过翻译又怎么能分析理解呢?故我们应综合所学习的词法和句法,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灵活而准确地翻译。

一、文言文翻译的“三字”要求

“信”,要准确,忠于原文,不得歪曲原意,增减有理有据;“达”,要通顺,表意明确,尽量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雅”,要生动而优美,既合乎规范,又有一定的文采。这三个要求中,“信”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要尽量符合原文。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散文一般直译,韵文和散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可以意译。直译是按原文逐词逐句地翻译;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思来翻译。我们所学习的课文大多数句子可以直译,但有的词句无法直译,只好意译,还有一种情况是同一个句子既可直译又可意译。如《狼》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可直译为“禽兽的变化欺诈能有多少呢?”而《望岳》的“荡胸生层云”只能意译为“远望层云叠起,不禁心胸激荡”。又如《陈涉世家》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则可直译为“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志向呢?”又可以意译为“目光短浅的人哪里了解有抱负的人的远大志向呢?”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在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中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二者相辅相成而灵活运用。

三、文言文翻译的主要方法

1.换。就是用意义相同的现代词替换文言文中的词,或者说用现代汉语的语句换文言文的词语,当然由于大多用多音节来换,所以也有“扩”的意思在其中。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用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替换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如翻译“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时,要用“谁、你”来换“孰、汝”。二是用现代汉语的单音词替换古文中意义相同的单音词,如翻译“咸来问讯”(《桃花源记》)时,要用“都”来换“咸”。三是用本字替换古今通假字,如翻译“不亦说乎”(《论语》)时,要用“悦”来换“说”。四是用现代的多音节词来换文言文的单音节词,如“一屠晚归”(《狼》)就应换成“一个屠户晚上归家”,应该说这是翻译中用得最多的,而且在换和扩中能将文言文的词语用上最好,如“问其故”的“故”换成“原因”是可以的,但换成“缘故”更好些。

2.留。有几种情况时将文言文的词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一是凡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职、书名等专用名词和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保留,不必翻译,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可翻译成“陈胜封自己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其中的人名、官名就用了保留法。二是文言文中的成语和习惯用语已为现代汉语所继承的,应予保留,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等也用保留法。

3.删。删去,就是省略不必译出,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应删去不译出。一是在句子中只起语法结构作用而又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前面的虚词中已分别有介绍,如“人之立志”(《为学》)就应删去“之”,又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就应删去“夫”。二是删去偏义复音词中无实在意义的词,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就应删去在这个句子中无实在意义的“同”。三是删去表敬副词,如“徒属皆曰:‘敬爱命’”(《陈涉世家》)中应删去“敬”。

4.补。就是补充,也可以叫增加,即对文言文中需要补充而理解的内容补出来。一般有几种情况要用补充法:主要是补充省略了的各种句子成分,即前面所讲的省略句的理解:①补主语,如“(村中人)见渔人”(《桃花源记》)。②补谓语,如“不知(相距)几千里也”(《为学》),又如“为一说,使与书俱(交给黄生)”(《黄生借书说》)。③补宾语,如“权起更衣,肃追(他)于宇下”(《赤壁之战》);④补兼语,如“令(尉)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⑤补定语的中心词,如“披坚(甲)执锐(器)”(《陈涉世家》)。⑥补介词,如“(于)东市买骏马”(《木兰诗》);⑦补量词,如“一(张)桌,一(把)椅”(《口技》)。⑧补介词的宾语,如“投(之)以骨”再调整成“以骨投之”(《狼》)。

另外名词活用为动词后,应补出相应成分如“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应补充为“驴不胜怒,(用)蹄子踢它”;有时还应根据上下文补出必要的关联词如“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因而)聚室而谋曰”(《愚公移山》)。补因表示分数的相关成分,如“死者固十(分之)六七”(《陈涉世家》)。

5.调。就是调整语序,即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而翻译,故有的书上也叫还原法。实际上也就是前面所讲的倒装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调整前置的宾语,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应调整为“宋有何罪?”②调整后置的定语,如“僧之富者”(《为学》)应调整为“富之僧”。③调整倒置的主语和谓语,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④调整介宾短语的位置,如“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应调整为“于长勺战”。⑤调整互文见义的句子,如“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绝不能按原句语序翻译,而要根据互文见义的特点翻译成“在东西南北狂叫着,骚扰着”。⑥调整互文同义的句子,如“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应调整翻译成“我没有估量我的德行和能力”。

当然,以上都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其实在实际运用中,这些方法往往是综合运用的,如前面所举的把“投以骨”翻译成“把骨头扔给那只狼”就综合用了换、留、补、调这四种方法。(原载河南《中学生学习报·语文周刊·苏教版七年级》2004·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