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媒体改变课堂

多媒体改变课堂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学生分组活动,当他们在网上查阅了十多种鱼的图片和鱼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的文字介绍后,他们自行归纳出鱼的特征,并依据鱼的基本特征,判断娃娃鱼、鳄鱼不是鱼。针对娃娃鱼、鳄鱼属于什么动物,大部分学生推测是两栖动物。多媒体,使实验小学传统的数学课堂也在发生着变化,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多媒体课堂,给了学生面对未来世界的一种能力。

多媒体改变课堂

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4年,邓小平总书记在视察上海市少年宫时,作了“计算机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的题词。我校作为上海市首批置入计算机的基层学校,走上了一条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的实验性研究之路。

那是1996年秋天的一个上午,阳光灿烂,学生们高兴地来到了自然室,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摆放着一台台崭新的计算机,学生分组坐在计算机前。当大屏幕上出现美丽的金鱼时,张老师问学生:“除了金鱼,你还见过哪些鱼?”“黄鱼、带鱼”、“鲫鱼”、“鲤鱼、娃娃鱼”、“鳄鱼”,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连续讲了几十种带有鱼字的动物。“娃娃鱼、鳄鱼不是鱼。”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学生中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在谁也无法说服对方的时候,张老师建议学生分组讨论,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介绍各自设想的方案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上网查阅大家认可的鱼的有关资料,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也就是鱼的特征,再将娃娃鱼、鳄鱼同鱼的特征进行比较,如果符合鱼的特征,它们就属于鱼,反之,就不是鱼。于是,学生分组活动,当他们在网上查阅了十多种鱼的图片和鱼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的文字介绍后,他们自行归纳出鱼的特征,并依据鱼的基本特征,判断娃娃鱼、鳄鱼不是鱼。

针对娃娃鱼、鳄鱼属于什么动物,大部分学生推测是两栖动物。可又搞不清两栖动物有什么基本特征,学生们再次提议上网查阅资料,经过上网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归纳出:两栖动物是小时候生活在水里,长大后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在此基础上,张老师提议学生看一段典型的两栖动物——青蛙的生长过程的录像,看后,学生根据蝌蚪离不开水,终于发现了两栖动物小时候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长大后用肺呼吸,生活在陆上这一特征。

最后,学生运用网上知识,自己归纳出鱼和两栖动物的特征,并判断一些动物的种类。当他们发现鳄鱼、鲸、海龟既不是鱼,又不是两栖动物,那它们属于什么动物时,张老师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学生又用网络学习方法,研究其他种类的动物甚至植物。

多媒体,使实验小学传统的数学课堂也在发生着变化,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语文课上,在媒体影像中,学生体验了作者的思维。在阅览室里,王老师在上一节语文课,同样,在每一位学生的桌上,都摆放着一台电脑,这种近乎“全息”化的跨时空阅读方式,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速度,促进写作方式的开放。数学课上,计算机将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互为联系和转化,越来越“数字化”。英语课,学生在电脑随机的游戏中体验快乐……

在信息飞舞的时代,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遨游,在多媒体梦幻般的空间中飞跃梦想。多媒体课堂,给了学生面对未来世界的一种能力。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广大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开始探索运用计算机技术的教育手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信息化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认知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认知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的交流是依靠信息进行的,课堂信息交流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信息交流的成效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效益。而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使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经验、开发心智、发展能力。课堂也因此焕发生命的活力,这也是开放教育、开放课堂的一个特征。

——季峻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