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赛龙舟——作文贵在真
第一次说谎始于写作文,这个看法值得商榷。无法想象,一篇充满谎言的文章,如何能让人信服,又谈何让人有感触?看了很多作文里出现的笑话,大多来自于瞎编,没有生活实际的句子。有这么一个作文笑话:我和同学某某某一起骑车出门玩,他的气门芯爆了,我就把我的拔下来给他装上,我俩一起高高兴兴骑车回家了。因为没有真实经历,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自行车也需要这个气门芯,习作失去了真实,肯定要闹出笑话来。
然而,我们还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同龄人的交流,家长要求高,一味地学习和应对考试,生活单调,缺乏真实的体验。城市生活节奏快,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但作文指导思维却还停留在以前。记得有一次,女儿要写一篇作文,要求就是:“端午节到了,赛龙舟肯定很热闹吧。请你把赛龙舟的过程用文字写下来。”我一听孩子说的要求,心里想:这下就糟了,小时候,我还见过几回赛龙舟,自从搬进城市后,这孩子跟着我有多少年没见过赛龙舟了。没想到孩子心中有数说:爸爸,不怕,我看的书多,赛龙舟大概怎么回事我也知道,我编也编得出来,告诉你吧,结果出来了,我的这篇作文还得了满分。我感到好奇,仔细瞧瞧她的作文,嘿!有些描写好像真的一样,读后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段话是这样写道:
赛龙舟是我们中山的一个有趣的民俗活动,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环节。每到这一天,大河上小河上都会有赛龙舟。不管男女老少,扶老携幼,都会来到河边观看赛龙舟。当然,我也不例外。
端午节的那一天,我早早地起来,跟着爸爸妈妈去河边看赛龙舟,走到河边,已经是八点多了,河边人山人海,我挤了进去,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位置看赛龙舟。赛龙舟开始了,在大大的河头,停着不同颜色的三个舟,红、黄、橙,紧接着,穿三种颜色衣服的人进入了属于自己队的舟。随着一二三的口令,所有队员都抓紧了自己身边的木头,我们的心也被提了起来,红色队先走,紧接着橙色、黄队跟着走,一开始,每一个舟都一样速度,变成了一条线。接下来,它们越来越快,每一个舟的队员都喊着口号,给自己出力,前头有一位在为队员们喊着口号的同时也掌控住自己的小舟,黄队越走越快,每一个队员都用出自己全身的力气,喊着“一二一,一二一,加油!”就好像是这19个人都化身为一个强壮的巨人,努力地快速地划着,可是慢慢地,慢慢地,黄队的口令和口号声渐渐地弱了下来,速度慢了下来,很快,红队和橙队冲了上来,我们的心都紧张了起来。我好像看见了黄队的队员们的汗水流了下来,落在河里,与淡淡的河水合成一块。我们喊着为黄队加油,我旁边的外国人说:“黄队,加油!”黄队在我们的叫声中有了更多的力气,加快了速度,在我们的欢呼和掌声中走上了岸。
不可否认,这篇文章有很多好的地方,如描写具体,过程清楚,比喻生动,比赛重点突出。但是,当我仔细地去找这篇文章的失误时,我真切地明白了假的就是假的。这场赛龙舟是真是假,细心分辨之后,有些句子能清楚地反映出来:如“每到这一天,大河上小河上都会有赛龙舟”,其实孩子哪里知道:赛龙舟能在小河上进行吗?这个细小的错误,看起来是个笔误,实际上是缺少生活体验的结果。“红色队先走,紧接着橙色、黄队跟着走”,没有看过比赛,当然就不知道比赛的基本规则。
作为老师,要引导孩子牢固树立写真事、写真人、抒真情的作文观念,同时也要创造这样的机会。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种可写的内容在学生的生活中其实是非常之多的。心中的不快,可以通过作文宣泄;心中的欢喜,可以通过作文与他人分享;同学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作文化解;对老师的要求,可以通过作文提出……
曾经看过一篇低年级孩子父亲节前写的作文《假如我是爸爸》:
爸爸,你天天都不许我做这做那和买这买那,你知不知道我的心里有多难受。
假如我是爸爸,我会用同样的做法来对你,让你的心也难受。我给你试一试,我什么也不许你买,我什么也不许你做,只许你在家做作业;假如你放学回来对我说声要买一个小玩具,我就会一声也不吭,让你试一试什么都不许买的滋味。
假如我是爸爸,我会把你打一顿,让你试一试被人打而又不敢还手的感觉。你知道吗?不是我要这样对你,而是你逼我的。
我不会让你看卡通片,我也不会让你看对学习有益的电视台,让你试一试学习的压力,还有让你试一试读书有多辛苦。还天天骂你,还要你考到95分,这些要求是你以前要求我的,现在我要求回你。
爸爸,不是我要这样,而是你逼的,所以我用你的所作所为对待回你。
这篇文章虽然在感情上有些偏激,但确实是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想得单纯,爸爸怎么做,如今我也怎么做。文章从思想意义上有点值得商榷,但应该充分肯定地说:这是一篇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是篇好文章。
营造一种氛围——说真话,创设一些条件——写真事,狠抓一个重点——抒真情,凸现一个目标——做真人,我想:这就是真假赛龙舟故事里带给我们的思考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