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乖孩子的伤最重

乖孩子的伤最重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意,一个十分漂亮,看起来十分乖巧的女孩,每节课她的小手几乎是放得最好的,坐姿是最端正的,眼神?像小意这样表面看起来特别听话的孩子,我,也许包括很多教师会想当然地以为他们学习很认真。我得首先消除家长的防备心理,于是,我真诚地感谢她的及时反馈,坦然地检讨因为小意的听话反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由此还想当然地作出了一些错误的判断。此间,小意妈妈又多次提到,孩子在其他方面表现非常聪明、机灵。

散步的蜗牛 乖孩子的伤最重

“茹老师,我是小意的妈妈,我想问问我们小意上课到底在不在听的?”

“很认真的孩子啊!家长会上童老师都忍不住点名表扬了。”

“可是拼音真的不会读啊!”

昨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电话里传来家长极其焦虑的声音。小意,一个十分漂亮,看起来十分乖巧的女孩,每节课她的小手几乎是放得最好的,坐姿是最端正的,眼神?似乎也很专注。我只能用个“似乎”,因为事实她的眼神有多专注,我一定没有认真观察过,这段时间我的注意常常被那些课堂上总管不好自己的孩子所吸引。像小意这样表面看起来特别听话的孩子,我,也许包括很多教师会想当然地以为他们学习很认真。小意妈妈的来电让我猛然想起,课堂上每次轮到她读的时候,反应总是慢好几拍,我以为这是文静女孩内向的表现,没有考虑她接受上可能存在问题。

这个电话提醒了我:我可能被听话孩子的表面现象蒙蔽了,忽视了对一个困难生的教育!

于是,我努力平心静气地听完这位妈妈有些语无伦次的叙述,大概明白了她想表达的意思:第一,小意在家复习练读拼音的时间用得很多,不存在因不操练导致不巩固的现象;第二,小意妈妈想了很多办法,帮助孩子识记字母,而且在我听来这些办法也都不错,但每天的拼音孩子都无法当天巩固;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小意妈妈向我讲述了孩子在跳舞、唱歌等方面的天赋,强调由此推断孩子应该是非常聪明的。故而,也让我感觉到,她似乎怀疑我的课堂对孩子是否有吸引力,教学效果是否显著。

其实,当感觉到第三点意思时,一种可恶的自尊和名师所谓的优越感,让我的心情很不是滋味。这样的环境与心境下,我没有继续与她在电话中交流,而是与她约定第二天一早抽空面谈。

今天一早,七点半,还没到上班时间,小意妈妈就来到了我的办公室。经过一晚上的调整和梳理,小意妈妈今天的表达清楚多了,心态也平和了很多,跟我交流也明显多出了一份敬重。其实,比起这份敬重带给我的一种距离感,现在看来,昨天傍晚那种真实的怀疑对教师而言更可贵。我得首先消除家长的防备心理,于是,我真诚地感谢她的及时反馈,坦然地检讨因为小意的听话反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由此还想当然地作出了一些错误的判断。同时,表达对她的焦虑和急躁的理解。

谈话气氛在越来越轻松的氛围中继续,我进一步了解到几个重要信息:第一,小意的父母是老来得女,很宠爱小意,说到女儿读不出音节很辛苦的样子,小意妈妈甚至哭了,很心疼;第二,小意妈妈所谓的每天练读的时间不短,事实上,大部分时间里孩子是呆坐着的;第三,小意妈妈想尽办法,昨天听到的还不错,但今天发现更多的办法是停留于跟孩子讲道理,讲读拼音重要性的道理。此间,小意妈妈又多次提到,孩子在其他方面表现非常聪明、机灵。可以看出,这才是关键,家长不想面对孩子学习接受困难的现实!

于是,第一步,通过交流我得让这位心急的妈妈明白:第一,拼音接受有困难,并不等于不聪明;第二,学拼音有困难并不等于学其他语文知识也会困难;第三,孩子在其他方面有特长,并不代表所有方面都有优势。

第二步,面对这样的现实,家长的关键在于学会等待,要做好“别人一天学会,我的孩子可能需要五天才能学会”的心理准备。

第三步,给她吃下定心丸,课堂上以及课后,作为教师的我会给予她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也许时间会稍长一些,但一定可以学会拼音。

第四步,教给家长训练的一些常规方法。务必要改变长时间呆坐的现象,这会让听话的孩子产生更强烈的畏难情绪。改变的方法,原则上只有一条,根据孩子的实际不断降低学习要求。整个音节不会拼,就让她读拆开的声韵母,练习纸上的声韵母不会读,就读书上的。书上的不会,就跟着电脑上“学习资料包”的光盘进行。

第五步,树立孩子的信心。跟自己比,不跟同伴比。及时发现她的点滴进步,今天能认一个,明天会认两个了,哪怕别的孩子会认五个了,也给予她肯定和表扬。

从“儿童本位”的观念出发,台湾作家李雅卿在《乖孩子的伤最重》中的许多观点对这样一批孩子的教育极具启示,她指出“乖孩子,常常得付出自信和自尊来讨好成年人”,而“一个成人,只要心中还存有‘要孩子乖’的想法,就是阻绝孩子独立思考、发展自我的刽子手”。当孩子在努力做成年人眼中的乖孩子时,他往往“已经交出‘自我审视’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他的自信和尊严”。教育应该“让每位孩子都发现自己的‘好’,找到自己认知世界最有效的途径,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和速度来学习”。

开学以后,不得不承认,我教育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了那些表面看起来有着这样那样问题的孩子身上,而对默默付出着努力的乖孩子们显然缺少关爱与呵护。这些规范有余、主观不足的乖孩子们,他们习惯用言听计从来获取暂时的安全感,更习惯用隐忍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渴求与欲望迎合来自权威的意愿。回想他们在课堂上坐姿毕恭毕敬,近似木头一般的状态,事实上比小手乱动、眼神飘移更可怕、更可悲啊!“儿童的本真”就是在环境中慢慢消逝。我们的教育要是能够像西餐厅的自助沙拉那样,让不同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那该多好啊!“因材施教”是多么深奥和复杂的学问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