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色列信仰与教育

以色列信仰与教育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张父亲施以神教。在以色列一般教师作为神的代理人而受到极大的尊敬。以色列的教育,从它所具有的一种训练主义倾向看,其教育方法所具有的一般性格是很明显的。这样看来,从教育方法上,以色列的教育作为最早教给我们的陶冶的深刻方法,也是值得肯定的。以色列各族所考虑的,在与神的正确关系中实现品性的陶冶。

三 以色列信仰与教育

从公元6世纪起,犹太人由于受波斯人的影响,改变了自己宗教观念,逐渐汲取了有关来世的观念——顺从上帝意志,就可以升入天堂,获得永恒的幸福,反之,将堕入地狱,遭到永久性惩罚。犹太教是公元前12世纪崇奉耶和华为民族之神的地方宗教,“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你应该崇拜上帝,而不应该信仰别的神”,这是耶和华《十诫》中的第一条。这一条的原意不是说耶和华是世界上唯一的神,而是说,他是雅各后代的唯一的神,这一时期犹太人的信仰是社会的、注重道德的。用一位犹太先知的话说,耶和华对仪式和祭品都不在乎,他关心的只是人类应该追求正义、援救被压迫者,识别生父不明的人,为寡妇辩护。

教育理念基督化。以色列人的形成历史,虽然经历了族长统治时代、加利斯玛(意为神的超越恩惠)统治时代、国王与预言家统治时代,始终贯穿一个虔诚的信念,就是受埃尔(神)支配教育理念,衷心希望得到神的庇佑。

旧约时代的以色列教育,从《所罗门的箴言》第一章“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这句话可以明显地看出,追求的是建立在超越存在敬畏之念基础上应有的宗教陶冶。在同书的第十三章指出,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表示出极严格的教育方法。

进入新约时代,基督教至高无上,是指导人类最优秀的教师。幼子这样天真的灵魂,必须经常接受来自天国的神的教诲。而且,由于基督的率先垂范,为了指导幼儿满怀疼爱之情的教师形象也变成基督了。

基督作为指导人类最优秀的教师,显示了其应有的教师形象,在他身上,教师具有的特质如指挥的杰出、引导的巧妙、比喻的确切等等,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一般的教师受到神的权威委托,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而严格要求自己,关心被神托付的孩子价格尊严,让孩子的独特个性不致扭曲而完满地发展。也经常向唯一的教师——神乃至基督祈祷。

严格主义与旧约时代

主张父亲施以神教。旧约时代的教育立场,以代代相传又广泛的神的教导的智慧文学形式而浸透于民众之中。在旧约《箴言》第四章中指出,“众子啊,要听父亲的教诲,心得知聪明。因我所给你们的最好的教训——不可离弃我的法则。我在父亲面前为孝子,在母亲眼中为独一的娇儿。”这些话表示扎根于传统,充满权威的父亲教训是代代相传。父亲以超越爱的严格,代表神管教孩子,代表神的意志让所爱的孩子进行严格的锻炼。因此,来自超越者的爱的严格,在父母与教师的教育权威中得到了更确实的承认。其严格乃至过于苛酷表现在《箴言》第十章中,爱,能遮掩一切过错。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想惯坏宝贵的孩子,就应该坚持严格要求,甚至不惜动用鞭子。

因为神爱人,父亲爱孩子,所以,人从幼儿时起就要受到严格的锻炼。为什么呢?因为《创世纪》第八章有这样的话:我不再因人的缘故诅咒他,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应该重视适应神的教育。适应父亲形成的宏愿的教育理由。所以,父亲和教师在幼儿面前,应该完成神所托付的教育使命,作为权威人物,应该让幼儿彻底懂得对神的敬畏,正是人类学习的第一课。

重视个性化教育。研究孩子的个性,理应作为教师的经常工作之一而受到尊重。在指导以色列民族人的形成的圣书《犹太教法典》中,作为当时优秀的研究成果,曾有过这样的记载,它将在圣者面前受教育的孩子的个性分为四种类型:

1.海绵型:吸收一切。

2.漏斗型:上面进去多少,下面也出来多少。

3.过滤器型:酒通过而糟留下了。

4.筛子型:筛去了糠,留下了粉。

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选择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他们反复进行练习,才能进一步激励他们,加快学习速度。这种能够充分把握孩子的个性并明确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指导方法的教师,才有资格成为值得信赖的教师。

培养教师素养。在以色列一般教师作为神的代理人而受到极大的尊敬。在《犹太教法典》中提出,关于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是这样写的:学生对他的教师,除了帮教师穿脱衣服以外,还应该像仆人对主人那样做一切事情。为了回应这样的尊敬与期望,作为人的教师的人必须在宗教与道德方面都是一流的人物。在虔诚的道德与一般品性的高尚方面,教师应该是出类拔萃的。年轻未婚者及性格不好的人,不许当教师。在《犹太教法典》中还提出:教师要向自己学,向学友学,更要向学生学。并且研究其不同的个性。在认真进行人的研究方面,他们堪称教师的模范。某个著名的教师曾这样说过:我从教师那儿学了许多,但从学友那儿学得更多,而从自己的学生那儿学得最多。

强调传统训练主义教育。在《犹太教法典》中指出,教育训练一般具有合理主义性格,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育方法总有受教育内容制约的一面。以色列的教育,从它所具有的一种训练主义倾向看,其教育方法所具有的一般性格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服从、模仿和反复。如果从近代教育学的方法来看,可以说是一点影子也没有。但是,单从所谓合理主义精神方面看,就作出片面的评价也是不公正的。我们不如说,对这种训练主义的方法,不要忘记它的非常普遍而基本的意义就行了。

服从、模仿、反复对信仰教育、管理教育、技术教育来说,一般应该说是不可缺少的方法。现在,在修道院、家庭和工厂仍或多或少地沿用着这种教育方法。在职业教育、艺术教育中,现在更是极普遍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加强了生活即教育的层面,使修业、修养与练习都带有一种很大的教育意义。修与习两者正是人类教育的最普通类型。它们在古代与中世纪,占有很重的分量,到了近现代分量虽比较轻,但仍是使用的方法之一。宗教、道德、艺术与体育方面实际也在用这种方法,只是不说罢了。当它们上升到公开的意识时,我们应该稍有体会。在人的陶冶中,有一个最深的领域仅靠人的知识力量是无能为力的,那就是对整个人格的了解与体会的领域。因为任何时代必定会要求训练主义的方法以新的形式出现。这样看来,从教育方法上,以色列的教育作为最早教给我们的陶冶的深刻方法,也是值得肯定的。

重视品性的陶冶。正如《所罗门的箴言》所说,人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其教育目的是向教师们学习,培养出虔诚的、品性高洁的人。教育上的所有尝试都是为了指导孩子作为虔诚的人在神面前进行实践的训练,在与神的正确关系中首先实现品性的陶冶,第一目的是使孩子形成对神虔诚的人格。以色列各族所考虑的,在与神的正确关系中实现品性的陶冶。因此在这里,宗教教育更加受到重视,而道德教育则通过为人师表的、虔诚而品行高洁的教师的教化,通过专门学习中庸、自重、忍耐达到实现。

知识教育要靠先行的人格教育才有意义。因为,宗教的、道德的实践比单纯的知识学习要难得多。通过来自实践的垂范与顺从进行的人格教育总是先于所有的目的。由于以色列当时的商业已经相当发达,在实际生活中,需要通晓读写和计算的人,所以,知识教育已推上议事日程。这也是以色列教育的一个特色。最终,不能忽略的是以色列种族特有的对工业与技术的陶冶理想,他们重视传统劳作教育。在以色列男子无论属于哪一阶层,都必须多少学会一点技术。与旧约圣经同样被尊崇的《犹太教法典》中有这样一条有名的教训说:不教孩子手艺就是教他偷盗。在《箴言》第三十一章中,从第十节到最后记载了理想的女性形象。

这种劳作传统贯穿从古代到中世纪的基督教之中,和修道院生活规则中尊重劳作的精神有着密切关系。特别在本尼狄克派的修道院里有一条原则是闲暇是精神的最大敌人。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话:劳作就是祈祷。从这里可以充分看出以色列尊重劳作的精神。

福音的爱与新约时代

提倡保护幼儿天真属性。在《约翰福音》中提出,教师对孩子究竟应该满足于管理和指导意义上的表面接触呢?还是应该做为好伙伴、好朋友共同生活来接触呢?这个很早以前就被提出的问题,如今又作为新的问题被提了出来。对这个问题给予新约时代的基督。以色列民族旧约时代的神,强调的是义神的一面,应该说是神意志的代言人的拉比(Rabbi,教师)们,对孩子的管教采取了相当严厉的态度。对此,基督希望,要爱那些受神托付的幼儿,培育其纯洁的虔诚人品,保护其天真的属性不被扭曲。强调你如果不能像孩子那样,就不能入天国。

提出基督仁爱教育观。《约翰福音》中说:基督仁爱是总督彼拉多在基督出现时提出来的。这句无意中说出的话,贯穿着历史,说出了深刻的意义。即使说以色列教育的历史的全部价值都是靠这句话支撑的也不为过。那么,你们看这个人这句话意义何在呢?基督教导我们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翰福音》第14章第9句)又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同上,第23句)“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在大的了。”(同上,第15章第12到13句)。这里所说的爱是给对方一切——直至生命——而不要对方任何东西。在这里,被称作父的神说:“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马太福音》第5章第48句)。这句话显示出作为完全的基督教人接受神的教导,那个神就是为了人们而给予一切的完全的神。无论多么卑微的人,都是巨大的爱的对象。所以,无论是怎样的个性和人格,由于成了神绝对爱的对象,就具有了无限的尊严。

提出教师基督权威的重要性。在《马太福音》中指出,人类的最高教师基督,从其人格的深度出发说的话像火一样燃烧不息,人们从心底里受到感动,产生硬化的力量。在《圣经》上我们可以正确地看到这样的话: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确实,他的人格深度不是语言能够说得清楚的。不过在语言的细节上,看得出他的人格深度。听到他从人格深处不断响起的真理之声。就可以知道,在教育上,方法和思考其基本的条件,道德是一件为教育主体存在的人格为前提。只有依据这个前提来考察教育方法,才有意义。从这种本质论的立场出发,有资格称为教育者的人是一个也没有。所以,《圣经》严肃地写道:“你们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马太福音》第23章第10句)

提出教师基督教育方法。在《马太福音》中提出,关于生的深刻真理,只有靠象征的语言来表示。人类至高无上的教师基督就常用人们身边的实例和比喻来进行直观教育和象征教育。因为他的听从多是单纯、朴素、文化水准不高的人,借助于身边的事例,容易把深奥的真理说透,使人容易接受,并留下深刻印象。这种教育方法,不仅传授知识,还带有情操和意志的强烈印记。又因为它的象征性往往给不同的人留下带有各自个性的解释余地,态度上给人以平等的印象,不至于产生压迫感和紧张感。《马太福音》还指出这种教育方法,使学生各自的想象力有充分发挥的余地,有利于情操和意志的陶冶,容易引起灵魂深处的震撼。又易于被接受和吸收。在《圣经》里,基督所举的身边事例主要有野百合(《马太福音》第六章第28句至30句)、慈善的撒玛利亚人(《路加福音》第10章第30到37句)、丢失的羊(同上,第15章第3到7句)、放荡的儿子(同上,第11到32句)、羊圈(《约翰福音》第10章第1到第8句)等等。它们表示了任其自然与人之强求、真正的邻居、神的同情及基督自己等内容。

教育与爱的主体是基督。以色列的教育立场,从一开始就明显地在人的存在、人格与个性的尊严性方面表现出来。它在教育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许多教育内容所具有的各种价值为它的教育立场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所以,它的教育全部发展史具有其独特价值。彰显了教师基督——爱的主体——人格教育的古代特色。远古时代,信神的不限于以色列,在希腊、在罗马及其他许多王国都可看到,但像以色列这样自觉地把神当作所谓灵魂王国的王中王,当作完美无缺的爱的主体的人格的,实在少见。由于基督的死表示的完全的爱在整个以色列教育得到集中的体现。教育的理想、教育的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动力等也得到集中的体现。以色列教育由于明显要求人们心向爱的主体基督,不断为自己祈祷,把每个人心中存在的违反爱的想法、自我或自我中心性当作犯罪,让人间爱的主体基督永远活着,让人的自我中心性(即罪)死去。这样,教育就被认为实现和完成了。

祈祷之子。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年)是以色列新约时代教育家。母亲莫尼卡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个仁慈的人。他受她的影响,后来成为信徒的杰出指导者和教育者。他的代表著作《告白》《三位一体》《独语录》等虽不能说是他自己幼年生活记忆的全部,但至少已经让别人知道他自己当时的感觉。书中简洁地记载了他从幼儿到少年时期向教师正式学习语言的情况,但是更多的是要他从幼年到少年时自然而然地学会的语言。由于他起步较迟,他少年期所学的东西大概相当于现在幼儿园的课程

强调语言习得方法。在《告白》一书中,奥古斯丁回忆当时的体验时说,孩子学语言是由于要表现自己的感觉和需求。孩子最初学习的可以说是万象通用的自然言语。孩子从大人的脸色、眼神及手足的动作等等知道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懂得应该怎样称呼它们。用呻吟、各种叫声和手足的动作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一旦需求得到满足,就会使他们体会到,通过语言可以达到交换要求的目的。就这样,孩子从大人那儿很自然地学会了言语,以后又进一步深入地向社会学习了许多东西。他指出:当你多次重复头这个词的时候,孩子根据你说话时的手势判断,就已经知道它指的是头了。但是,在孩子发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前,那个词只是单纯的声音而已。就是说,为了正确领会言语的意义,必须创设相对应的条件。因此,教师要事先让孩子看事物,然后让他们自己去体会事物的名称。用这样的办法刺激和鼓励孩子学习言语,就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强调教与学关系重要性。他在《告白》一书中指出:当这样教孩子的时候,教师不能只是关心自己所教的东西,还应该注意被教孩子所希望了解的东西。这就需要富有魅力的建议与充满亲爱的连带。让教育者感受的喜悦和热情也敏感地感染被教育者。相反,如果一个心不在焉,一个勉强应付,两者之间就会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他分析了教师与学生内心之间这种微妙的变化。所以特别推崇西塞洛的教师论,因为西塞洛把教师的工作归纳为三点,即教学、使孩子感到喜悦、使孩子正确行动,并认为最好的教师工作就是使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一次,他和孩子们谈物体运动的时候,很快发现孩子现出疲劳的样子,于是就说:啊,让我们从这里移到别处去吧。如果我继续犯严重错误,这里的人就真的要跑掉了。在大家会心的笑声里,他中止了讲授,让大家暂时休息。

他还从自己的亲身体会出发,进一步要求教师与学生相处时,有时需要兄弟般的爱,有时需要父亲般的爱,有时则需要母亲般的爱。教师一旦与孩子们心心相印,即使是讲述的故事也会使我们觉得新鲜。这种心灵的共振影响非常之大。当我们说话时,学生的心会随着我们而跳动,而同时,我们的心也会随着学习的学生而跳动。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他们在我们的心中学,我们在他们的心中教。

强调求知欲的培育。当教师和孩子心心相印的时候,既可以感受到他们需求、喜欢、恐惧和悲伤等心情,又能惊奇地看到他们自由的求知心发挥自如的情景。他之所以能如此体察入微,是因为自己的幼年时代有过这种体会。他在《告白》第1章第14和22节中指出:小时候完全不懂得母语拉丁语,但是,由于很注意学习就在奶妈们的爱护中,在微笑着人们的兴奋和游戏着人们的欢笑中,毫无害怕地学会了。在这段回忆中,他说,学会的这些语句,不是教他课的老师教的,而是从那些和他说话的人学到的。因为,很明显,这样的学习没有令人害怕的强制,进而产生了强烈的、自由的好奇心。

自由的好奇心和求知心是奥古斯丁的幼儿教育的原动力。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话语,不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这种人并非懒惰。如果要想弄懂它的意义,就只有学习。他在《三位一体》第10章第1节中说,孩子的善良本性表现记忆准确而快速、理解事物的能力强而热烈。为全面地引发孩子的善良本性,要特别重视引发孩子的求知欲。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以至要求,体察它们直至陶冶出更坚强的意志。这样对他来说孩子的喜欢与爱就是意志的同义语,而爱就是更坚强的意志。杰出的教师就是培养孩子获得最初的人的陶冶加上合适动机的人。

知·信·爱。他在《三位一体》中指出,如果幼儿被赋予合适的动机,就会自己去做那些有兴趣的新鲜事情,他们对这种事情的兴趣具有想象力,充满了爱。当孩子对某种事情觉得熟悉、亲切时,就会燃起兴趣和幻觉,这种幻觉具有感召力,充满了神奇。如果这事情的结果可以预见,他们的兴趣会更加强烈。对幼儿无关或看不到结果的事情,幼儿当然不会感兴趣,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实践表明,幼儿的兴趣总是朝着他喜欢的心里动机方向发展,希望获得新的认知。在培养幼儿爱好时,幼儿的灵魂也自然地向着更高的意志和理念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古斯考虑得更多的是幼儿自身。他认为幼儿灵魂的意欲和情念,那忽隐忽现的魂眼乃至内心之光充满神的福佑作用,是幼儿自然寻求一条包含神之爱的成长道路。他的《独语录》第1章第7节中,比起后来的教会领袖托马斯·阿奎纳斯来,在对幼儿更切实和最终的教育方面,比夸美纽斯的泛知论、赫尔巴特的多元兴趣论和要求活得清贫而充实的圣佛兰西斯更早提出了希望知道幼儿祈祷的一切东西。作为一个蒙受神的福佑之光的告白者,他这样说:因为我是由您造出来的,所以在投入您怀里以前,我是不能安息的。幼儿纯粹的爱知心,伴随其成长得到了最终信与爱的真理。在他的《诗篇注释》幼儿教育理论专著中,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爱和信,并大力实践这个理论。关于人的宗教陶冶,他的意见是:为了知,首先要信。概括起来说,他的幼儿教育就是要在人的一生中,随着孩子成长,让其知道欲,知道爱,知道信。

古代正是由众多虔诚的教育者追求光明而向着顶峰攀登,架构了一座通往中世纪的教育天桥。不久即随着上天的启示,进入到处整顿世俗生活的中世纪之道。它们各以其独特性给了我们宝贵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