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的案例

教师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的案例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在课堂上不宜公开并直接批评学生。这种批评方式是老师对学生善意的批评,既妙趣横生,令人发笑,又达到批评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批评学生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缺点;二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完成教学任务。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方式成千上万,灵活多样。

我的教育故事

无锡市泰伯实验学校 邹 琦

在批评过程中,使用一些故事、双关语、比喻等,把对他们直白的责备与训斥转化成一种含蓄、幽默的说法,不仅能表达出老师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学生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也就乐于接受这样的“批评”。

转眼间我已经工作十个春秋了。回首这十年的教育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那就是:批评也是一门艺术。

记得我刚踏进校门时,班上有名学生,被称为“瞌睡大王”。一天他趴在桌上睡起觉来,我见状便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该起床啦!”他睁开眼睛回了一句:“你管得着吗?”顿时一股怒气冲进我的脑门,我一把把他揪起来当众斥责一顿,并罚他面壁思过。当时自以为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可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从此以后“瞌睡大王”上课虽然不打瞌睡了,但是小动作不断,有时还故意捣乱,对我的批评不以为然,甚至还故意和我顶嘴对抗。而他每次考试都只考十来分。

我陷入了沉思:对学生凶一点不是有利于开展教学吗?结果却适得其反!原来我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古人说过:“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人都有自尊心,学生也不例外。一旦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会招致学生的抵触和反感,轻则对老师不理不睬,重则跟老师对着干,既影响了师生的情感和关系,也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效果,所以在课堂上要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是很不容易的。一般在课堂上不宜公开并直接批评学生。

几年后,我又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而且班主任老师也跟我说过,那个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不好,脾气还有点犟,所以只要上课不捣乱,就随他去。于是每次上课他打瞌睡时,我都视而不见。结果一个月下来,班上打瞌睡的和开小差的人增加了好几个。

怎么会这样呢!

原来课堂不能拒绝批评。因为缺点、错误在生命中是难免的,所以,有错误就一定要批评。学生犯错了,如果教师不给予批评,等于纵容他继续违纪,而且其他学生也觉得这个老师太好说话,自己无论做什么老师都不会管,于是群起而效仿之。

怎么办呢?我突然想起网上看见过的案例。

于是当发现这些同学打瞌睡时,我便停止了讲课内容,而是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听说有一只小企鹅,在跟老师傅学垒巢时,总是爱把头和脖子贴到地面上待一会儿,老师傅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小企鹅回答,是对师傅的礼貌。由此我深有启发,有些同学也总是喜欢把头贴到桌子上,可能也是对老师的礼貌吧!”话音一落,笑声骤起。打瞌睡的学生在笑声中被惊醒,面露愧色。而我发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再也没有打过瞌睡。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俗话说:“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在批评过程中,使用一些故事、双关语、比喻等,把对学生直白的责备与训斥转化成一种含蓄、幽默的说法,不仅能表达出老师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学生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也就乐于接受这样的“批评”。这种批评方式是老师对学生善意的批评,既妙趣横生,令人发笑,又达到批评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后我就开始收集有关这方面的故事,并在上课时加以运用。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学生在开小差,于是提问他,结果他脱口而出“乘客中的人”(答案是“火车中的人”)。其他学生顿时哄堂大笑,而那个学生缩着头,似乎在等待“暴风雨”的到来。然而我笑了笑说:“某某同学将来一定是个好医生,他一眼就看出了这名女乘客已经怀孕两个月了!不过你的回答太过专业了,大家难以理解。”那个学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重新说了正确的答案,而其他学生的笑声也停止了。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还没开口,他就主动承认错误了。

老师批评学生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缺点;二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当时我默不作声,虽然笑声最后也会停止,但是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会被打乱;如果我大声呵斥,那么不但伤害那个学生,重蹈以前的覆辙,而且我在其他学生中的威信也大大降低。但我用一句充满人格魅力的妙语,不仅避免了课堂混乱,而且使该生认识到自己的失态和错误,并对我产生了由衷的感激和敬佩,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方式成千上万,灵活多样。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用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从而主动地改正缺点错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