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之,不良的人际关系和交往障碍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相反,与人关系融洽,心情舒畅,有安全感,就能促进心理健康。而且众多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学生犯罪在很大程度上与交往不良有关系。预防和消除青少年学生的交往障碍,指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保证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必不可少的人际交往,是每个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交往,提供信息,增进了解,诉说各人的喜怒哀乐,能增进彼此间思想感情的交流,鼓舞情绪,产生一种合群的亲密感,发生相互的依恋之情,从中吸取力量,增强团结。而且在有组织的集体之中,经过互相启发、反馈,才能够更好地增长才干和发挥智慧。因此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够鼓舞人的精神,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的人生价值观,使个性健康发展得到保证。反之,不良的人际关系和交往障碍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一、良好人际关系与交往的意义

第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人际关系好,就会使人在工作、学习上认识一致、感情融洽、行动协调,能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反之,就会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

第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增进师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或教师,如果在学习、工作中,人际关系紧张,且长期持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能导致身心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溃疡病等。相反,与人关系融洽,心情舒畅,有安全感,就能促进心理健康。

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变。交往中,一方的行为会对另一方的行为起着榜样或暗示作用。人际关系良好的班级里,学生有了不良行为,也能够得到相应和及时的反馈,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且众多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学生犯罪在很大程度上与交往不良有关系。

二、影响青少年学生交往的因素

第一,认知障碍影响人际交往,它包括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意义认知三方面。自我认知障碍主要是自傲和自卑。自傲导致对自身估计过高,有过强的自我表现欲,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自卑使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都影响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社会认知障碍是在对他人认知后,又有了与原来认知相矛盾的认识,从而影响今后的交往。意义认知障碍指双方对交往的目的、内容、方法的认知分歧,从而影响交往的正常进行和发展,如有的人际交往中,一方交往目的放在相互利用上,另一方却强调感情依恋,不同的认知必然使交往受阻。

第二,情感障碍影响人际交往。情感是表明交往中个人态度的媒介,青少年学生在情感上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过热,如过于激动,不分场合,无对象地恣意纵情;情感过冷,对本来可引起喜怒哀乐的事无动于衷,反向情绪,即故意装出与别人相反的内心体验。

第三,个性交往障碍影响人际交往。双方在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人生观以及气质、能力、性格方面有差异,特别是类似虚荣、妒忌、不尊重人的个性特征更影响人际交往。

第四,交往艺术障碍会影响人际交往。如过于直率、过于保守的交往风格易给人造成认识错觉,影响人与人的交往。

第五,社交恐惧障碍影响人际交往。有的青少年学生存在气质性恐惧和挫折性恐惧,他们惧怕与人交往、接触,外在表现为害羞、脸红、局促、说话紧张等。

三、青少年学生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

预防和消除青少年学生的交往障碍,指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保证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具体作法是:

第一,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自我。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烈,在交往中容易错误地估计自己,从而产生人际交往偏差。所以应指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在人际交往中扬长避短,充满信心,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为成功的交往创造条件。

第二,学会控制不良情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情感变化大,容易引起冲突。所以应指导他们学会自觉地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诸如放松法、转移注意法、自我暗示法等,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三,加强个性修养。人的自尊和相互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因素,良好动机的培养、不良性格的改变也是人际交往中的必备因素,而这一切都与人的个性修养分不开,可以说,良好的个性修养决定着人际交往的程度和质量。

第四,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掌握了一些交往技巧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如察颜观色法、委其事观其信法、寻其计观其智法、穷追观其变法等,以便全面正确了解对方,开诚布公地交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