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乙醇》教学设计

乙醇》教学设计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拟采用的教法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方法。因此确定乙醇的结构应为CH3—CH2—OH,而不是CH3—O—CH3。

《生活中的两种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

王朝绚

一、教学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

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前面学生已掌握了几种烃的结构和性质,本节课从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出发,不仅突出了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和性质的关系,而且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建立烃基和官能团的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因此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

由于初中化学中只是简单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其性质,而且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淡化,知识的准备显得不够充分,所以使学生从分子的结构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乙醇与钠的反应成为教师教、学生学的难点。

(二)教材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乙醇。

(三)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认识尚处于启蒙阶段,虽然他们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有限,但他们对未知的化学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神秘感,迫切希望对之进行探究,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展开探究活动的情感基础。他们思维发展的显著特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还比较直观,空间的想象力不够,从而使抽象思维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乙醇分子结构和性质探究,培养学生学会由事物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拟采用的教法为:

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并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2.引导探索法:在教师的逐步引导启发下,学生们通过思考分析,自己推导出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方程式。

3.学生实验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课程标准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乙醇的组成、结构及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乙醇的重要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分析结果认识性质的方法。

2.认识条件控制对有机化学反应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

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乙醇与钠的反应。

四、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关于乙醇的知识,这节课你想学习什么?”

[学生讨论后提出问题]“你对酒的主要成分乙醇有哪些主要认识?”

[学生活动]观察乙醇的物理性质,并做出归纳。

[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乙醇在通常条件下呈液态、可溶于水、易挥发、有香味。

[质疑]从初中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乙醇的分子式为C2H5OH,那么其中的C、H、O是怎样连接的?

[活动探究]让学生动手插乙醇的分子模型,引导学生分析乙醇分子可能出现的结构,并插出合理的结构模型。(在学生已学习过的烷烃和烯烃的基础上,学生插出的合理模型应为两种结构: CH3—CH2—OH和CH3—O—CH3

(可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否设计实验证明乙醇的结构?)

[质疑]从插出的结构看,第一种结构中有—OH基团,而第二种结构中6个氢原子都直接连接在碳原子上。乙醇的结构到底是哪一种呢?

[实验探究]观察金属钠的保存方法,然后向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醇,并投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你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乙醇分子可能断键位置在哪儿?并说明判断的根据或方法。

[交流讨论]乙醇的结构应为CH3—CH2—OH,从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可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而煤油是多种烷烃的混合物,且烃分子中氢原子直接连接在碳原子上,所以与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氢不能与钠发生反应。因此确定乙醇的结构应为CH3—CH2—OH,而不是CH3—O—CH3

也可通过实验方法:取1mol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来判断。

[讲述]从乙醇的分子结构可以看出,乙醇分子既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被水分子中的羟基取代,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氢被乙基取代。

[质疑]乙醇分子中有哪些键?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哪些化学键可能发生断裂?

[总结]乙醇分子中存在C—H键O—H键C—O键

[讨论交流]从乙醇与钠的反应中能够说明乙醇分子中的什么价键发生断裂?与钠与水的反应对比,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要缓慢得多,说明了什么?

(通过乙醇与水的结构的比较,初步认识到烃基对羟基的影响)

[学生活动]根据刚才的实验现象,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该反应的类型。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实验探究]向试管中注入2ml无水乙醇,取一根光亮的细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然后深入无水乙醇中,反复几次,观察铜丝的变化并闻液体的气味。

[现象交流]铜丝在酒精灯火眼上加热后变黑色,深入无水乙醇中又变光亮,试管口闻到刺激性气味。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从现象推论该化学反应中铜丝的作用。得出铜丝做氧化剂的结论。

img242

[质疑]乙醇的燃烧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有何异同?

[讨论总结]乙醇的燃烧反应和催化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放热反应,在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了,所以都是氧化反应。不同点:乙醇的燃烧反应是完全氧化,而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部分氧化。

[追问学生]“关于这个实验,你还想问老师什么问题?”

小结:乙醇的性质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乙醇

1.物理性质

2.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img243结构简式:CH3CH2OH

—OH原子团称为羟基

3.化学性质

(1)与金属钠的反应

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2)氧化反应

①燃烧

img244

②催化氧化

img245

总的反应:img246

五、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获得了乙醇的性质知识,而且充分体会了假说和推理在学习中的应用,逐步了解通过实验现象剖析反应的本质,体会到有机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并为学生进一步探究乙醇的性质留下充分的余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足,少数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大,不能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应更注重对不能层次学生的关注。

2.通过本节课的备课和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实施水平有一个飞跃。教师只有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各模块的功能定位,才能把握教学内容深广度。要认真研究学生在初三学习过哪些关于乙醇的知识,除化学课外,他们在生物课上也有所接触。研究必修到选修对乙醇不同层面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找到学生新知识的生长点,才能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发展方向的可能性进行指导和帮助。

3.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此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你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吗?你考虑了本节课的学习与学生的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吗?对于学生的困惑你应当帮助学生搭建怎样的学习支架?你所创设的学习情景体现了教师与学生角色互动了吗?你是否进行了这样的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学生,你是否希望老师这样教学。本节课对学生如何进行课后评价的思考不够,对化学“溶解”于生活再“结晶”出来的观念掌握欠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