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提问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堂提问设计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看《荷塘月色》一课的提问设计:①第一段重点写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可见,提问是训练思维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学生实际,包括学生的知识实际和认识水平以及年龄心理实际。提问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难易适度,过难过易都不会收到好效果。

第二节 课堂提问设计的基本要求

怎样设计好课堂提问,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大致说来,课堂教学提问设计具有如下一些基本要求:

1.围绕整体目标,少而精

系统科学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整体而不是单一孤立的,它应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要以整体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作为指导思想,充分把握教材中的字、词、句、段、篇之间的联系,抓住教材的内在的思路,从目标的整体效应出发设计精而少、具有多方面功能的提问,不可单一浅层、表面孤立地提问。如《荷塘月色》一课,从一组课文来看,本单元是鉴赏中国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教学的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玩味散文的语言,理解散文的表现手法。落实到本课,就是要理解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感,情景交融的语言美、画面美。当初读课文后,教师介绍本课的写作时间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者的“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摘自《一封信》)以后,提问:请找出最能代表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在句中起何作用?(①对现实愤激;②对政局忧虑;③表现我行我素的闲适;④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此句是“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有了不宁静才去排遣,才会想起荷塘引起下文。这就为分析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做好了铺垫,较好地体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读书习惯,促使学生整体思维的发展,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设计提问仅在一点上展开,却使学生在认识、情感、理解、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受益,较好完成了本组重点训练项目内容,收到了整体效应的作用。少而精的提问,目的一定要明确,一定要从整体出发,凡与理解内容、掌握中心、写作方法有关的提问才提,可提可不提的就不能随便提,与教学目的无关问题,就一定不能提。

2.围绕重点,突出难点

要设计好提问,就必须弄清楚每堂课的教学目的,把握住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段落设计问题,而组织训练。如《范进中举》一课,其中一个重点难点就是运用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性格特征,教师在设计理解范进性格特征的一组提问:①范进为何遭胡屠户无端辱骂,还连声说“岳父见教的是”?②范进中举后,张乡绅忙来拜访,以攀附拉拢,范进明知道,为何还连称“却幸得老先生门下”?③范进在胡屠户受银假作谦让时,明知此后再也不会要他接济,为何还说“若用完了,再来向老爹讨着用”?这样的提问就突出了范进懦弱自卑,世故圆滑,狡诈虚伪的性格特征。

3.顺序得当,发展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本身就是思维能力训练,但浅表化的“是不是”、“好不好”一类的提问是不能达到思维训练目的的,怎样提问才能促使思维能力的发展呢?先看《荷塘月色》一课的提问设计:①第一段重点写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颇不宁静)?②从后文的那些句子还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这种思绪?找出有关句子读读。((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我且受用……(B)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C)这令我到底恋着江南了)。③第一段的第一句与下面各句是什么关系?这三个问题,我们能看出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第一问是综合,第二问是分析,第三问又是综合。这就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发展。可见,提问是训练思维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

一般说来,提问可归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几类,这三类都含有思维的因素,但要求和层次不同,效果也就不一样。“是什么”一般是判断的形式作答,是思维的结果,而后者把前因后果讲清楚,不但要判断,而且要把思维的过程说出来,层次高,难度大。因此,要认真设计好后两者的提问。

4.针对实际,难易适度

学生实际,包括学生的知识实际和认识水平以及年龄心理实际。提问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难易适度,过难过易都不会收到好效果。如《瀑布》一课的两道提问:①时时来一阵风,把瀑布吹得怎样? ②这里作者为什么把同一事物比作三种不同的形状?第一题太浅,因为只要照课文的句子读来即可,无须动脑,无思维的价值;第二问太深,这一句是难句,应该设问。但多数学生很少见过瀑布,即使见过瀑布,也没仔细观察和认真想过。因而,要学生理解三个比喻句,缺少感知基础。因此,是无法回答好这一问题的。另外,我们知道了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但也要注意设计些稍难较易的问题,分别让优生和后进生来回答,这种差异性提问,将能更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通常设问,问题宜大一些,要有一定的内涵。如担心回答有困难,可设计一两个辅助问题,必要时拿出来作为铺垫式的提问。

5.结构恰当,层次分明

提问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教学阶段,按照一定的顺序,提出不同层次水平的问题,清晰地展开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过程所提出的问题有层次地展开,形成一定的系列。一般说来,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由字词到内容,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提问。如《荷塘月色》一课的提问:①第一段重点表达我的什么思绪?②后文哪些句子还看出作者内心的这种思绪?找出来读读。③第一句与后文的各句是什么关系? 这样的提问设计,从思维角度讲,是从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来设计的;从思维内容、表现形式来讲,又是从字词到理解内容再到领会深刻含义的顺序来设计的,层次分明,由浅入深,环环紧扣。

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时间,应设计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提问。一般来讲,从阅读教学的阶段来说,初读阶段宜提感知记忆型的问题;细读阶段宜提思考型问题;精读阶段宜提理解探索型的问题;巩固练习阶段宜提创造型和运用型的问题。如《祝福》一课,初读课文时,可设计为:①这篇小说写了哪些人?②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这就能使学生从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在细读时,可设计为:①祥林嫂是个什么样的人?②她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乞丐,在祝福声中悄然离开人世的?这就指导学生从整体过渡到部分的学习,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在精读课文时可设计为:①这篇小说标题为什么叫“祝福”?有何深刻含义?②小说先写什么?(序幕、结局)后写什么?(开端、发展、高潮、尾声)怎样写的?(眼前——思路——眼前)有什么好处?③祥林嫂的死因是什么?以引导学生细读。

巩固练习时,可设计为:①回忆看过的电影、书籍,想想有没有像祥林嫂这样的人?读了这课后有什么感想?②能不能以我所见所闻写一件完整的事?这样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复习巩固中学会运用,以达到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6.根据要求,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

单一类型的提问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应根据不同要求,不同的教学过程阶段或问题的性质不同,而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根据中学生答问要求,问题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回答“是什么”的判别型;

二是回答“怎么样”的描述型;

三是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

四是回答“怎么想”或“可能会怎样”的想象型;

五是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

我们应根据提问要求不同而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提问,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答问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