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导火索”到“大阅兵”

从“导火索”到“大阅兵”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主要依靠观察者的记忆力特别是表现记忆的能力。这是训练观察思考力的初级方法。这一观察法可大大提高观察水平。有了良好的兴趣和较为系统的方法训练后,观察力训练的下一步骤就要落到实处:能有效地进行认真细致观察,活动有收获,活动质量得以提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往往是观察活动开始进行的“导火索”,而问题答案的获得则总是对观察者最好的奖励。

第三讲 从“导火索”到“大阅兵”——观察力训练的基本步骤

本讲概要

★有目的观察

★学会有效观察

★趁热打铁,及时总结

明确目的和要求

有人做过实验,给儿童展示一幅图画,画面是一株玫瑰花,开有九朵三种颜色的花朵。另有三只蝴蝶:一只白蝴蝶停落在一朵粉红色花上,一只蝴蝶在几朵大红的花朵上正挥舞翅膀,似乎在选择落脚的花朵。主试未提出任何要求。三五分钟后,图画收起,要儿童回答下列问题:

1.画上有几朵玫瑰花?

2.玫瑰花有几种颜色?

但大多数儿童只能说出“我看到了三只蝴蝶”。或“我看到的蝴蝶是黑、白、花三种。”而对于主试的问题,几乎没有儿童能正确回答。这个例子再一次证明了,儿童的注意力多指向他感兴趣的部分,而对其他可能有更大观察价值的内容则易忽视。所以,要保证训练的有序进行,训练的开展不能只由着你的兴趣进行,而是要将你的兴趣引导到观察的主要内容上来。

重要警示

注意力多被兴趣牵引。

一般来说,明确观察目的的任务和要求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要观察的是什么;

◆所观察的不同对象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

◆所观察对象变化过程的初始状态如何?变化过程主要有几步?最后结果怎样?变化前后哪些地方不一样了?

◆观察对象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与什么事物的什么部分类似?能不能概括一下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在观察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观察对象有没有不同?什么地方没变?什么地方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哪些因素促使了事物的主要变化?哪些因素是稳定不变的?

诸如此类的问题,即可使观察中有纲可寻,也能促进儿童在观察中积极分析和思考。

应该注意培养你们独立地提出观察目的和任务的能力,使你们自觉主动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不同阶段时间里将注意力集中到一定的部分和过程上,从而收到较好的观察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最初阶段的观察力训练中养成每次观察都有一定目的的好习惯,习惯的养成逐渐使你们学会像成人要求的那样主动给自己提出任务。

小建议

做事前先搞清楚,要干什么,有什么要求。

在每一次阶段性观察活动结束后,要注意对自己目的、任务的明确切实与否做出充分评价,比如,“你能准确地看出猫的瞳孔随光线强弱而变化的规律,是因为你注意到了猫的活动规律可能与其眼睛的调节能力有关,而着重对这一方面的观察,非常不错!”使你进一步明白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则还不够,对下一步观察任务就更加明了了。

学会有效观察

这一步实质上是对观察方法的训练与培养,是整个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

具体的观察方法很多,根据观察内容、观察性质或观察目的,可以有不同方法的分类。通常来说,有如下几种:按观察内容来分,可有描述性观察、特征观察、实验观察等观察法

描述性观察是一种比较初级的观察,是对事物整体或部分的感性知觉活动,其作用主要是对被观察对象的头脑中“摄像”,并且能将这一“摄像”结果用文字或图形向他人展示出来。它主要依靠观察者的记忆力特别是表现记忆的能力。

特征观察是在描述性观察基础上对事物主要特征或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相对静止的重点观察。特征观察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初步概括、归纳出来某一类事物的主要特征或某一个事物的个体突出性,小学生观察力训练较多的只能达到前者的水平。后者不仅需要记忆力,更需要初步的观察分析和判断力,特征观察法也是确保观察准确性的前提。

小建议

根据观察对象,考虑自身特点,选择适当方法。

实验观察法是通过试验等手段,科学分析并认识某些原理、规律或现象。课外的、家庭里的实验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释、解决问题的过程。它需要更多思维成分的参与,要求能把注意力指向那些反映本质规律的外在表现,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按观察性质和目的来分,可有比较性观察法、分析性观察法、追踪性观察法和探索性观察法

比较性观察法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观察,比较其间的异同。这是训练观察思考力的初级方法。它是在儿童认识一定数量的事物和掌握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目的在于辨认事物之间的相同处、相似处和不同处,从而更清楚、准确地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在学习汉字形近字、记忆英语单词时经常用到。

分析性观察法是对“是什么”进行“为什么”回答,或对“有什么不同”进行“为什么不同”的分析的观察法。它需要儿童借助一定思维,观察那些反映特点、规律及本质内容的外在表现,并力图找出其间关系。比如,彩虹为什么出现在雨后的天空?鸭子的脚蹼为什么会是那样等。这一观察法可大大提高观察水平。

追踪性观察和探索性观察其实都可算作分析性观察法的一种,但由于其运用手段和策略稍有不同,故而在此加以区分。

追踪性观察法就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或演变规律。因此它又叫纵向观察或长期观察。少儿阶段,你所追踪观察的对象应是生活中常见的、儿童熟悉的,如天气、季节变化、家养动物或家种植物的生长等。

探索性观察法宜在稍大一些时采用。当然,任何观察都具有探索的性质,但探索性观察更重在探索事物奥秘所在,它观察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相互转化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结果等,不是仅靠知觉的直观观察可以认识的,需要较强的分析综合力。对于儿童,要注意遵循自己的发现和兴趣,探索比较浅显的奥秘。因此,这一方法尤其要因人而异。

提高观察质量

有了良好的兴趣和较为系统的方法训练后,观察力训练的下一步骤就要落到实处:能有效地进行认真细致观察,活动有收获,活动质量得以提高。这是可操作性不太明显的地方。

用通俗的话来讲,要使观察活动的质量有较大提高,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较良好、较全面的观察者素质。

为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要具有细致观察的好习惯。经过一段训练后,到三四年级时,好观察应成为习惯,善观察应成为你的特点。比如,在散步中,你会主动说,“爸爸,树叶子又掉了好些,昨天树上的叶子比这还多些呢!”或者,还会自觉提出进行观察的要求,“妈妈,该把蚕换个地方了,我想看它怎样吐丝结茧!”这些言语行动反映出你较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提高观察质量的保证,也是训练坚持开展的推动力。其实,这时家长和教师所给予一些亲切的鼓励和实际的行动支持,对你是极大鼓舞,你可以要求家长和教师给你支持。

要十分注意保护和训练感觉器官,特别是视听器,以提高其感受功能。总的原则是多看多听多记。但所选择的内容并不是“大杂烩”,而是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健康丰富内容。为配合观察力培养的感官训练,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一两种固定的课外活动,如合唱练习,对音准音高有较严格要求,对听觉能力有较大帮助;又如,绘画活动或模型制作,不但训练儿童的观察、描摹能力,而且通过手的活动加深脑的知觉印象。从根本上说,没有一种能力训练或活动内容是孤立存在、独立进行的,儿童教育和儿童成长都始终遵循着整体发展的原则。

金玉良言

细致地观察会发现许多乐趣。

利用一切活动,开阔视野,广见博识。

俗话说,“见多识广”,当今社会更是信息广泛、见闻奇多,不要因为操心安全问题,因噎废食地老呆在家里,而应在最自然最真实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去观察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放开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观察力。随着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和安全意识的增强,更多地和同伴一起,去大环境中观察、体验。通过自身活动而非单一的成人指导,在主动探索中取得进步。

通过观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指出问题,训练观察能分清主次以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往往是观察活动开始进行的“导火索”,而问题答案的获得则总是对观察者最好的奖励。因此,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不但可以使观察力训练在快乐自愿中进行,而且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可提高下一次提出问题的水平,从而真正促使观察活动质量的提高。此外,以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规律系统化的训练,可以使你学会抓住主要环节和关键之处,并透过现象的观察分析本质。

观察训练·学习

前文中我们已经提过,每一种训练、每一项活动都不是互相割裂、互相矛盾的,而是一个互为表里、互相促进的过程。比如,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往往并不是知识环节上的问题,而是理解力、推理能力不足或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而学习习惯不良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观察力薄弱引起的,如不能细致审题、容易看错题目、不能耐心分析题目条件或深入归纳文章大意等。因而,学习上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力的训练来弥补、改正;另一方面,观察力训练的许多活动又是可以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的。

及时总结

在观察过程中,要及时总结,这一环节就像课堂学习的“复习”一样,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家庭中进行的观察力训练,由于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具有很大灵活性、自由性,如果不注意及时总结的话,就好比一个盲目的赶路人,一心顾了赶路,却忘了自己走到了哪里。

总结包括每一次观察活动结束后的小结和一段时间训练后的总结。

小结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回忆式的口头复述,可以是观察摘记,也可以是一篇较为完整的观察日记

小结的时间要选在“趁热打铁”的时候,即观察活动结束后及早进行。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长时记忆能力尚弱,隔几天后再回忆,印象较模糊,活动也就有始无终了。一般来讲,每次观察活动结束后两天内,就应进行小结,结果一时来不及整理出书面材料,也最好将口头复述录制下来,一星期内必须再次整理为更完整的资料。

对于那些在观察过程中激起了较大兴奋、发现了有意义问题的观察活动,尤其要注意及时小结。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记忆的材料增多,遗忘的东西也就越多,这时,曾经有过的观察发现无论多好,也会逐渐变为“过眼烟云”,需要用时已找不到、也想不起来了。对于某些追踪性观察,不要等到最后结果出来时再作记录,而应及时地把某一阶段的结果整理出来。

金玉良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当然,上述小结在一般的家庭观察力训练中都能较好地做到,一些具有良好观察习惯的孩子也多能主动进行。但是,对一阶段观察活动的总结却往往不能够被意识到。由于儿童观察力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在某一段较长时间内,儿童所进行的观察活动也具有较大同类性,对这些活动的总结,有利于从整体上促进儿童观察力的提高。

总结不同于小结的是,它不是某项活动结果的记录和分析,而是对某些活动的观察力训练的归纳和分析。

总结可以定期进行,以三个月、半年或一学期进行一次为宜,并注意装订成册,以备进一步训练时作为参考。

总结的内容包括:

①某段时间内主要观察内容的汇总;

②某段时间内观察力训练的主要方面,如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抓重点等;

③某段时间内观察活动的主要心得,要注意有条理有层次地归纳心得,这也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是将大脑中的印象进行系统化的重要过程。

总结不仅仅是观察活动过程的一个形式,它是观察力训练不可脱落的一个环节。可以说,总结是对观察力训练的一次“大阅兵”!

你至少可以知道

设个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去观察

观察方法的分类

怎样写观察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