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校本培训

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校本培训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师的需求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着眼全体,针对不同教师,教师在不同阶段的需要,不同的培训内容实施了不同形式的培训,以满足各类教师的不同需求,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切实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

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校本培训

杜正德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师的需求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校本培训因其针对性强,参与度广,培训效果明显而被学校广泛采用,成为教师培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发挥其作用,我校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适合我校校情,有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一、培训理念

就实践层面而言,课程改革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活动和发展过程。在课程改革中,学校和教师都扮演着双重的角色,既是课程改革的实际执行者,也是课程改革的再设计者,课改理念的真正落实,课改工程的逐步推进,课改目标的有效达成都依赖于学校和教师行为的转变。一所学校就是一个文化组织,学校所有的常规工作和一切创造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教育教学实际和独特的学校文化中展开的。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紧紧围绕“管理产生效益、细节决定成败、过程造就结果、服务凝聚人心”的办学理念,以新课改为抓手,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的进程中,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了校本培训。

二、校本培训的基本特征

1.立足于工作岗位,在行动中培训是校本培训的显著特征。

2.针对性是校本培训的生命。

3.校本培训是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三、培训目标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以课堂为主阵地,切实落实新课程的理念,通过教师行为的转化,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四、培训原则

1.全员性。每位教师既是培训的对象,也是培训的主体。作为培训对象必须借助学校搭建的平台,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在教学中学习理论,在理论指导下改进教学;作为培训的主体,教师可以通过校本培训网络展示自己的学习体会,教改经验乃至教学反思,全员参与更利于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2.过程性。教育教学有自己的特殊性,理论的学习最终要回归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首先是从课堂开始的。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教育教学是一个实践过程,教师、学生及学校的发展变化都是在过程中进行和实现的,只有在过程中实施培训,培训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培训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五、培训模式

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展开推进的,在实施的过程中,校本培训显得尤其重要,而培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整体设计和教学引领部门的导向作用。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学校初步形成了“整体规划,问题引导,目标驱动,过程保证,全员参与,分层实施”的校本培训模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培训的总体规划与阶段性目标相统一。学校基于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总体目标规划培训,并分阶段、分层次地有序实施,第一步,举校外校内之力,制定《固原一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启动新课改;第二步,坚持“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面向全体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通识培训,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的带头示范作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学习,在教学中探索,落实新课改的基本要求;第三步,根据学校课改的进程和需要,针对教师、班主任、管理干部在不同时期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确保课改的连续性和实效性。

二是问题引导和目标驱动相结合。由教科室牵头通过进课堂,深入备课组评估教学和课改,细致梳理教育教学中显现的,在不同阶段、不同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要求,确定培训的内容和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校本培训。

三是体现全员性和过程性。全员培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实现,第一是课堂教学培训,即以课堂为主阵地,通过推门课、汇报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引导教师互帮互学,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第二是备课组活动,规范和优化集体备课,构建由备课组组长组织、教研员指导、学校职能部门专项服务的集体备课组织形式,以学科教学为核心内容,在常规教研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确定教学基本框架”“模块教学整体设计”及“观摩集体备课”等活动,提升校本教训的质量和水平,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第三是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适应学校现代化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而集中进行培训。不论是何种性质,何种形式的培训,本身都是学习、实践、提高的过程,更何况它们也都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实施的。

四是培训形式的多样性。着眼全体,针对不同教师,教师在不同阶段的需要,不同的培训内容实施了不同形式的培训,以满足各类教师的不同需求,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切实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具体有:

管理培训:以学校管理层为对象,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通过深入课堂、专题讲座和理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确保学校办学目标的落实。

骨干教师培训:以区、市级骨干教师和学校学科教研员为主体,创设良好、宽松的工作、学习环境,设置合理的目标,通过课题研究和教学的整体参与,提高教研引领和教学评价能力,发挥教学带头示范作用。

青年教师培训:围绕“一年合格过关、两年成熟能干、三至四年成为骨干”的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规划和个人发展计划,围绕教学和班级管理,采取结对帮助、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听评课活动和教学竞赛等形式实施校本培训。

班主任培训:通过理论培训、教研交流、班会课观摩有计划地实施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能力和班级管理工作水平。

课题培训: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为指导,突出教科研引领,积极引导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过程中,解决学校和个人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课题程序加以研究,在增强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六、培训评价

校本培训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而展开的,并通过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变化来体现,因此,对培训工作的评价应纳入到学校的总体评价体系之中,对教师评价注重实绩、注重效率、注重满意度;实行常规和创新相结合,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单项和综合相结合,个人和团队相结合;评价以有利于促进教师自主、全面发展为目的。

(一)过程性评价

1.建立教科室决策引领、教务处考核管理、培训中心培训服务、年级组落实的教学培训运行机制,由教科室对教学及培训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年度和学期培训指导意见,教务处、培训中心和年级组组织实施,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由教科室、教务处、培训中心组成的教学系统坚持常规检查,落实月检查制度,认真填写教学计划检查登记表、教研员指导意见书、教案标准检查登记表、学校考试审核登记表、教学检查项目登记表等,对检查情况客观分析、及时反馈。

(二)单项评价

1.教师自评,通过教学四清、听评课、教学反思等过程,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准确定位自己,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2.教师互评,通过听评课、承担集体备课主题讲座等形式,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在比较中找出差距,在改进中寻求发展。

3.学生评价,每学期由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从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教师民主、教学辅导和具体意见五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满意率测评,并把结果反馈给教师个人,使教师能够以此为依据,了解自己的教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实际效果,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实效。

4.学校评价,通过课题验收、听评课活动、教案检查、考试成绩分析等评价教学及研训效果。

(三)综合评价

依据《固原一中教师专业技术年度考核细则》,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分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效果三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和师生关系、团结协作精神、工作纪律、学科课程量、综合实践、作业、零星工作、出勤、获奖、备课教案、课堂教学、竞赛、学校管理、成绩、教科研成果等15项二级指标进行全面考核评价,评定教师工作实效。

为了确保评价结果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学校根据评价结果,设立教案奖、教学满意度奖、优秀班主任奖、优秀教学成果奖、先进工作者奖等十大奖项,从单项和综合两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奖励,综合评价结果还用于教师个人职称晋升、评优选先及综合奖励,及大地激发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明显加速,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