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荀子·非十二子

荀子·非十二子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是,则贤者贵之,不肖者亲之。如是而不服者,则可谓怪狡猾之人矣,虽则子弟之中,刑及之而宜。面对君主就奉行做臣子的道义,面对乡亲就讲求长幼之间的道德标准,面对父母兄长就遵行子弟的规矩,面对朋友就讲求有礼谦让的行为规范,面对地位卑贱而年纪又小的人就实行教导宽容的原则。伊陟,商朝大臣,据说是伊尹的儿子。商王太戊在位时,伊陟被任命为相国。

荀子·非十二子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穷人(1),齐给速通(2)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乡(3)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之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无不爱也,无不敬也,无与人争也,恢然(4)如天地之苞(5)万物。如是,则贤者贵之,不肖者亲之。如是而不服者,则可谓img18(6)狡猾之人矣,虽则子弟之中,刑及之而宜。《诗》云:“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7)此之谓也。前1630—前1550年,躬耕于莘、卒于亳(今山东曹县南),中国历史上贤能相国、帝王的老师、中华厨祖。伊陟,商朝大臣,据说是伊尹的儿子。商王太戊在位时,伊陟被任命为相国。典刑,指各种法度和事例。大命,国家的命运。倾,倒。

【解读】

这段话的意思是:使天下人对自己心悦诚服的办法是高高在上、职位尊贵但不因此而傲视别人;聪明睿智、通达事理不因此而使人难堪;才思敏捷、迅速领悟但不在别人面前抢先逞能;刚强坚毅、勇敢大胆,但不因此而伤害别人。不懂就请教,不会就学习;即使能干也一定谦让,这样才算有道德。面对君主就奉行做臣子的道义,面对乡亲就讲求长幼之间的道德标准,面对父母兄长就遵行子弟的规矩,面对朋友就讲求有礼谦让的行为规范,面对地位卑贱而年纪又小的人就实行教导宽容的原则。无所不爱,无所不敬,从不与人争执,心胸宽广得就像天地包容万物那样。像这样的话,那么贤能的人就会尊重你,不贤的人也会亲近你。像这样如果还有人不对你心悦诚服,那就可以称之为怪异奸猾的人了,即使他在你的子弟之中,刑罚加到他身上也是应该的。《诗经》上说:“不是上帝的过错,是因为纣王不遵守先王之道。即使没有伊尹、伊陟这样老成的人,也还是有先王的典则和刑法可以效法。但是殷纣王连这些都不听,所以导致国家的灭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段话说明服人心的方法就是修礼并保持谦逊宽容的品德,做到泛爱泛敬,不与人争,则天下服心。

【注释】

(1)穷人:使人难堪。

(2)齐给速通:口才流利,反应敏捷。

(3)乡:乡人,乡亲。

(4)恢然:广大的样子。

(5)苞:通“包”。

(6)img19(yāo)怪:妖邪,怪异。img20,同“妖”。

(7)“匪上帝”六句:见《诗经·大雅·荡》。匪,不。时,通“是”。旧,指先王之道。老成人,指像伊尹、伊陟之类的人。伊尹,商初大臣,约前1630—前1550年,躬耕于莘、卒于亳(今山东曹县南),中国历史上贤能相国、帝王的老师、中华厨祖。伊陟,商朝大臣,据说是伊尹的儿子。商王太戊在位时,伊陟被任命为相国。典刑,指各种法度和事例。大命,国家的命运。倾,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