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尊重孩子的天性,精心呵护孩子纯洁自然的本性

尊重孩子的天性,精心呵护孩子纯洁自然的本性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自然地接纳他们幼稚的行为。只有在尊重中成长的孩子,才会自重、敬人。达尔文的父亲特别注意保护儿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达尔文的父亲还把花园中的一个小棚子给达尔文和哥哥做试验。于是人们又称爱迪生为异想天开的“呆子”。由于家境贫寒,爱迪生12岁便当报童谋生了。这时爱迪生还不到16岁,这个实验室对爱迪生的一生影响很大。家长应鼓励孩子的这种精神。那样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改掉毛病,还会伤孩子自尊。

1.尊重孩子的天性,精心呵护孩子纯洁自然的本性

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自然地接纳他们幼稚的行为。一位香港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件事:女儿10岁,接到警察署给她的一封信。她拆信时,家长好奇地问:“什么事?”她说:“没什么。”家长还在追问,女儿把信递给他说:“三个月前捡到一个发夹,送到警察署招领。现在没人领,警察署说属于我。我想是假钻,不过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家长看完信吃吃笑起来。女儿收回信,生气地说:“就知道你会笑,有什么好笑?”原来她知道家长会笑,开始才不说。这时,这位家长回想起自己童年的趣事,由于受黑白古装电影的影响,很向往人静月明焚香抚筝的情景,于是跟邻居借来破筝,找不到长香,便点一盘蚊香,一本正经地在院子里面对月亮弹起来。听到屋里有闷笑声,回头一看,父母躲在门后,一边偷看,一边拼命忍着笑。他生气了,说:“这有什么好笑!”从此再也不碰那破筝。孩子认真刻意地追求一种美好境界,在父母眼中竟滑稽可笑,孩子感觉到受挫,因此生气。想到这,这位家长便决定同孩子一起去警察署。

大人们都觉得童心可贵、可爱,但又常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而不经意间熄灭孩子心中敏感执著的火花。比如有的孩子捡到10元钱要交给学校,家长却说孩子“傻”,这不但会令孩子纯洁的心灵蒙上污点,也会令其感到自尊受挫。只有在尊重中成长的孩子,才会自重、敬人。

达尔文从小爱幻想。一天,他在山边捡到一些小化石,对姐姐说:“这里边有几块价值连城的宝贝。”又有一次,他收集到一块硬币,一本正经地告诉姐姐:这是古罗马制造的。姐姐一看是一枚压扁的十八世纪的旧币。还有一次他向同学们保证说,他能够用一种“神秘液体”制成各种各样的西洋樱花和报春花。可他从没做过这种试验。姐姐认为达尔文说谎,让爸爸妈妈教训他一下。可爸爸却对女儿说:“这算什么撒谎,这正说明他想象力丰富,说不定他的这种才能会用到事业上去。”

达尔文的父亲特别注意保护儿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达尔文的父亲还把花园中的一个小棚子给达尔文和哥哥做试验。正因为有这样的父亲,才激发起了达尔文收集动植物标本的兴趣和爱好,造就了一代大师。

如果孩子不善于想象,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说不定生理有缺陷;要是父母发觉不了孩子的智慧,就会压制打击孩子的进取心和积极性。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幼年喜欢追根问底,他向老师提出2+2为什么等于4,闯下大祸,被认为扰乱秩序,被校长骂成“低能儿”,所以他刚进学校三个月便被勒令退学。爱迪生的母亲决心自己教育儿子,给孩子讲罗马帝国的兴亡、英国发展史,讲文学、物理、化学等,培养他爱学习的习惯。他的求知欲被大大地激发了。他听完火的故事,便在屋里玩火;看见鹅下蛋,便独自守在鹅笼旁,聚精会神地观察,饭都不肯吃,直到鹅下完蛋才离开。于是人们又称爱迪生为异想天开的“呆子”。就这样,在母亲的教育下,爱迪生10岁就能阅读《美国史》《大英百科全书》等少年儿童很难懂的书籍。由于家境贫寒,爱迪生12岁便当报童谋生了。15岁那年,由于在火车上搞试验,引起大火,丢了饭碗。回到家,母亲并没有责怪,反而帮他在家里设置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室。爱迪生把全部精力用到试验上,整天在实验室不出来。这时爱迪生还不到16岁,这个实验室对爱迪生的一生影响很大。

只有尊重孩子心中最纯真、最本性的东西,人类生命中蕴藏的巨大潜能才会发扬光大。所以无论你的孩子提出怎样的想法或做出什么幼稚的事,我们都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评价,一定要尊重、保护他们那颗纯洁、善良的心灵,并让它伴随孩子成长。孩子得到的既是尊重也是快乐。

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天性表现得千差万别,如有的孩子好动,什么玩具买回来不到一天就给拆了,那是因为他好奇。家长千万不要责备,应代之以表扬他们爱动手,并引导他从中学习一些知识,或是发现一点什么问题。有的孩子可以把不同玩具上的材料重新拼成一个他喜欢的新玩具,这是什么?这就是创造。家长应鼓励孩子的这种精神。有的孩子天生做事就慢,写作业、翻书包、拿本、拿笔都要好长时间。这时家长要多观察,多研究,是孩子精神不专注还是不爱写作业或是身体原因,不论什么原因家长都要耐心地同孩子讲道理然后进行训练,如先要求他拿书包、文具的时间少用一分钟,再少用两分钟,这样一点一点孩子就会养成习惯。教育孩子要有异乎寻常的耐心,千万不要急或打骂。那样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改掉毛病,还会伤孩子自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