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每次都是初交

每次都是初交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苹果突然逃掉了。墙终于发了善心,决定客客气气地把苹果留下来:它掉在那儿,就让它在那儿呆着吧!墙壁意识到苹果的祸害时,为时已晚。苹果树还在长,它毫不动摇,长得结实有力,而那可怜的墙壁,却倾斜倒塌了。犹太人的现实生活,几乎都是处于动荡与逆境之中。如何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是每个犹太人都在思考和关心的问题。

每次都是初交

只有自己才能养活自己,靠别人来过活绝对是天真的幻想。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可以相信的,连亲生的父母也不例外,惟一可以信任的就是自己。

有一天,一只鹦鹉把一颗苹果带上了钟楼。这只鸟用爪子踩着苹果,三番五次地啄着。啊呀!这苹果突然逃掉了。它先滚了一阵,最后掉进墙缝里,不见了。“墙,好墙!”苹果看见自己从鹦鹉的嘴里逃出来,就可怜巴巴地说,“感谢上帝,你被建造得这么结实和高大,厚厚的,又有那么多漂亮的钟。它们响得多好听啊!全世界都能听见!你救救我吧!可怜可怜我吧!”鹦鹉在上面呱呱叫。墙却沉默不语。“墙,好墙!”苹果更加悲切地说,“您知道,我注定要从我的老父亲——苹果树上掉下来,落进铺满黄叶、肥沃的土壤里……啊,你不要抛弃我,我求求您!”苹果接着又说:“当我在野蛮的鹦鹉的嘴里时,我曾发誓:如果上帝保佑我逃出来,不管流落到多么艰苦的地方,也决心在那里度过我的余生。”钟轻声地忠告墙壁:“你可要当心点啊……注意,苹果可是个危险人物。”“危险?它是多么渺小啊!”最后墙说了话。墙终于发了善心,决定客客气气地把苹果留下来:它掉在那儿,就让它在那儿呆着吧!过了些日子,苹果裂开了嘴,接着,又长出来根子,长长的须根四处延伸,枝叶也从墙缝中探出脑袋。苹果长得那么迅速,枝叶那么繁茂,不久就长到钟楼上喽。它的根须是那么粗壮有力,悄悄地毁坏了墙壁,把旧墙弄倒了。墙壁意识到苹果的祸害时,为时已晚。它长叹一声,说:“我真后悔,没有听钟的劝告啊!”苹果树还在长,它毫不动摇,长得结实有力,而那可怜的墙壁,却倾斜倒塌了。

对那些不值得信任的人不要存有幻想!钟楼墙壁的悲剧是非常容易重演的。因为每个人在童年时都有一颗纯洁的心,他们并不知道世界的真实面目,只觉得世界很美好。他们不仅相信自己,而且信任周围所有的人。如此天真单纯的人,是无法应付复杂的人类社会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它提醒人们做事千万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因为有多次经历后,就不再那么警惕了。犹太人的现实生活,几乎都是处于动荡与逆境之中。如何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是每个犹太人都在思考和关心的问题。长期的流浪和居无定所,加上所料不及的歧视和压迫,使他们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树立了一种独立的生命意识。而对于后代,在他们还是孩提时就被灌以独立自救的意识,以期能在未来的坎坷人生路上自如应付。这种独立意识的培养,主要来自于父母对孩子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任何人都不可靠的知性教育。他们经常给孩子讲下面这个故事。

从前有只母山羊,她有七只小山羊,她非常喜爱这些山羊。一天她要到森林去弄吃的,就把小羊都叫到跟前,向他们交待说:“孩子们,我走以后,你们可要多加小心,特别是要小心恶狼,这恶狼很狡猾,又善于伪装,如果让他进屋,他会把你们都吃掉的。你们千万注意,只要听到他的粗嗓门,看他的黑脚掌,就可以把他认出来。小山羊们说:“知道了,我们会当心的。”母山羊放心地走了。一会儿小山羊们就听到敲门声:“开门吧,亲爱的孩子们,妈妈回来了。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好吃的东西。”一听那粗嗓门,小山羊们就知道是狼。“我们不开门。”小山羊说,“你不是我们的妈妈,瞧你那粗嗓门,准是狼。”狼只好走了,他去买了一块粉团,吃下去后,嗓门就变细了,他回来又敲敲门:“开门吧,亲爱的孩子们,妈妈回来了,给你们每个人都带来了好吃的东西。”狼在说话时,把一只黑爪子放在窗户上,小山羊看见了。“我们不开门,瞧你这黑脚掌,你是狼。”狼只好又走了,他跑到一个面包师那儿,说:“我碰伤了脚,请给点生面团敷在脚上。”面包师照办了。狼又跑到面粉店,让主人给他脚上撒点面粉。店主心想,这狼一定又去骗人,于是拒绝了他。但是狼恶狠狠地说:“你不给我撒上白粉,我就吃掉你。”店主只好帮他把爪子弄白了。狼又去敲山羊的门:“开门吧,孩子们,你们的妈妈回来了,给你们带回好吃的东西。”小山羊们叫道:“先给我们看看你的脚。”狼把爪子放在窗上,他们一见是白的,就相信了,便打开了门。狼进来了,小山羊害怕极了,他们东躲西藏,结果还是一只一只被狼抓住,一个接一个被吃掉。

小山羊们轻易相信了狼的谎言,结果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犹太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给他们灌输这种不轻信别人的思想,他们认为这是孩子们独立意识形成的基础,它使犹太小孩从小便有独立生计的意识存在。因此,他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能顽强地生存下去。他们凭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再加上强烈的生存意识,他们当然能找到赚钱的好办法去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犹太人正因为不轻信别人,不被许多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所以才能在生意场上成就卓然,纵横捭阖。这种“唯我可信”的做法,也使他们在处理所有事务时,小心谨慎,认真思考后再做出抉择,所以他们很少上当受骗。这种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做法,在我们看来虽有些残酷,但这是绝对理智的做法!它正是犹太民族长期流而不散不亡的—个重要原因。在长期的流浪生涯和被人排挤中顽强生存下来的犹太民族自然会对他人疑窦丛生。而商业经营者作为独立掌握自己命运的市场经济一分子,首先应具备的便是这种理智的独立意识与生存意识。这种意识还构成了犹太商人自我保护的防护膜,使他们从不陷于别人的商业陷阱。生意场上最忌讳的就是轻信别人,而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

有一天,一位日本商人请—位犹太画家上银座的饭馆吃饭。宾主坐定之后,画家趁等菜之际,取出纸笔,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饭馆女主人画起速写来。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画家递给日本商人看,果然不错,画得形神皆具。日本人连声赞叹道:“太棒了,太棒了。”听到朋友的奉承,犹太画家便转过身来,面对着他,又在纸上勾画起来,还不时向他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通常,画家在估计人的各部位比例时,都用这种简易方法。日本商人一见画家的这副架势,知道这回是在给他画速写了。虽然因为面对面坐着,看不见他画得如何,但还是一本正经摆好了姿势,让他画。日本人一动不动地坐着,眼看着画家一会儿在纸上勾画,一会儿又向他竖起拇指,足足坐了10分钟。“好了,画完了。”画家停下笔来,说道。听到这话,日本人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欠身,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画家画的根本不是那位日本商人,而是他自己左手大拇指的速写。日本商人连羞带恼地说:“我特意摆好姿势,你……你却作弄人。”犹太画家却笑着对他说:“我听说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察你一下。你不问别人画什么,就以为是在画自己,还摆好了姿势。单从这一点来看,你同犹太商人相比,还差得远呢。”这时候,那位日本商人才如梦方醒,明白过来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看见画家第一次画了女主人,第二次又面对着自己,就以为一定是在画自己了。

正是基于对类似于这位日本商人所犯的错误,犹太商人的生意经上,赫然写着一条:“每次都是初交”。哪怕同再熟的人做生意,犹太商人也决不会因为上次的成功合作,而放松对这次生意的各项条件、要求的审视。他们习惯于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这样做,起码有两大好处:其一是不会像日本商人那样,因为自己对对方的先入之见而掉以轻心。相反,可以有足够的戒备防止对方可能的一切手脚;其二是可以保证自己第一次辛辛苦苦争取得到的赢利,不至于在第二次生意中被顾念前情而做出的让步所断送。生意毕竟是生意,容不得“温情脉脉”,否则第一次就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在商业活动当中,商人之间都以利益维系,一旦不在意,就可能受骗上当。金钱的关系往往会把人的良知和道德扭曲,因此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商海骗术上演,一方可能由巨骗变成巨富,而另一方就可能倾家荡产,却呼告无门。在犹太人的生意经中有条叫做“每一次都是初交”,讲的就是“切忌轻信”,意思是要把每一次生意都看作为与对方第一次打交道,不要因为对方先前与你有来往就放松警惕,更不能被对方表现的真诚所迷惑,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所以,“每次都是初交”实在是犹太人在漫长的历史中由活生生的商业活动而得出的高级生意经,而其适用范围竟然已经到达潜意识层次。只有一个创立了精神分析学的民族,才会在这种极其细微、极不容易觉察的地方,有如此清晰的认识,并且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先生,您买这把漂亮的伞吧!我保证这是真绸面子的。”“可是,太贵啦。”“那么,您就买这把吧。这把伞也很漂亮,可是并不贵,只卖5美元。”“这把伞也有保证吗?”“那当然。”“保证这是真绸?”“你放心,我们绝对向你保证……”“可它明显不是绸的啊!”“这个嘛……我保证它是一把伞。”顾客好险,差一点掉进自己造成的语言陷阱,幸好没有把“第二个保证”当作“第一个保证”,才不至于买下一把仅仅保证是“伞”的伞。

“姜还是老的辣”,犹太商人轻易地走过了“轻信别人”这一关,如果全世界的商人都能像他们那样,那么将会避免多少悲剧。

猴子收到了狐狸的请柬,请它光临狐狸舍赴宴。换一只猴子或许会婉言谢绝:“不胜感激……实在抱歉……因身体不适……敬祈海涵……”不过,这只狐狸可与众不同,虽然说不以仁慈闻名,可是它遇见猴子从不呲牙瞪眼,在森林或野外从不把猴子摧残,猴子给它鞠躬,它也以礼相还……因此,猴子受宠若惊,告诉母猴:“快梳洗打扮!盛情难却,咱们俩一块儿去赴酒宴!”猴子对狐狸怀着深深的敬意,应邀来到了狐狸夫妇的门前,它心里想的是菜肴丰盛,美酒盈盏。客人驾到,主人格外喜欢。狐狸说:“多日不见,二位的身体看来很健康!”猴子夫妇刚刚迈步走进前厅,狐狸冲着长獠牙的厨师挤了挤眼睛:“怎么样?足足有二十公斤重!”

由于犹太人生来就处于逆境之中,生存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更可谓是充满荆棘。要适应这个环境,首先就必须懂得怎样对待自己和他人。因此,有些犹太家长为了达到让孩子们不信任别人的目的,父母时常担任坏角色,不断地骗自己的孩子,同时让孩子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双亲在骗自己。每次的上当受骗,使孩子们意识到,双亲是信不得的,自己至亲的人都信不得,还能去相信谁呢?

下面这则小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它讲述的是父亲和独生子之间的事。

三岁的杰克有一天在客厅里和姐姐玩游戏。当他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父亲抱住小杰克,把他放在壁橱的上面,并伸出双手做出接住他的样子。杰克为父亲参加他们的游戏而感到十分高兴,他望着父亲,毫不犹豫就往下跳。在跳下来的瞬间,父亲却缩回双手,杰克重重地摔在地板上,嚎啕大哭。他向坐在沙发上的妈妈呼唤。可是,妈妈却若无其事地坐着,并不去扶他,而是微笑地说:“啊,好坏的爸爸!”父亲则在一旁站着,用嘲弄的眼光望着可怜的杰克……

犹太商人深知,由于人的潜意识,先入之见的厉害之处在于使人都想不到去纠正它。直到事情结果出来,大失所望甚至绝望之余,人们才察觉自己的疏忽。社会上发生的诸多合同诈骗案中,有多少“善良的人们”就是因为单凭一张熟人甚至仅仅一面之交的熟人的面子或者一次小小的“成功”而上了别人圈套的。上面这个故事中,爸爸的做法未免残忍了些,可是,犹太人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合情合理的。他们说:“像这样重复五六次以后他们就不敢相信别人了,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他们知道:要相信自己,除了自己以外,任何人都是信不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