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破译有效的教学预设之密码

破译有效的教学预设之密码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以为何老师课堂教学的成功缘于教学预设的有效。作为法律知识学习第一课的《走近法律》,教学设计必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肢体语言表示态度,是在课堂无序中隐含规则的必要性。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为此需要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来渗透规则的内涵,并在体验中认识法律的特征及重要性。

破译有效的教学预设之密码——《走近法律》课例评析

《走近法律》由何锋老师执教,在浙江省“新生代”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

我以为何老师课堂教学的成功缘于教学预设的有效。这节课遵照“联系生活实际”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的教学建议,设计了整个教学流程,预留了教学空白,抓住了课堂生成的资源,流畅地推进了课堂教学。

那么有效的教学设计要关注哪些要素呢?

第一,准确的学情分析,巧设情境下“猛”料

七年级学生粗懂规则又抵触规则,喜欢挑战权威。作为法律知识学习第一课的《走近法律》,教学设计必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何老师设计了同龄人小甬游杭州的情景,引领着学生开始“走近规则——感悟规则——分辨规则——走近法律——认识法律——感悟法律”的学习过程,并在课堂教学连下“猛料”:

教学伊始,话题便是“兴奋剂”。

上课伊始,学生们的思维还是处于松弛状态,何老师就把谜题亮出来:小甬游西湖。小甬游西湖会发生什么事呢?猜测犹如“兴奋剂”,让学生睁大了眼睛,聚焦到她随后出示的六张照片上。用肢体语言表示态度,是在课堂无序中隐含规则的必要性。学生在比划的兴奋中,思维和言行被牢牢地吸引了。

教学中期,讨论犹如“催化剂”。

规则、道德、法律三者的区别是教学重难点。何老师设计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恰如“催化剂”,催化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课堂结尾,作业等于“强化剂”。

一节课即将结束,但法律学习并未终止。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法律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的拓展延伸作业,给学生留下继续思索和探究的空间。

第二,清晰的目标定位,切中重点解疑难

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该是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知识学习,并使其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心智上有所顿悟。

何老师试着从规则入手,结合小甬在旅游中碰到的事与人,通过设问与追问,让学生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规则、道德、法律的区别以及法律的规范与保护作用,一点一点走近了法律,达成教学目标。

第三,恰当的教法选择,张弛有度留空白

教学方式本身并无优劣可言,关键是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何老师采用虚拟情境教学法,以拾珠串链的形式,把“规则”教育放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通过精妙的导入,适时适度的提问,高效有序的小组讨论,直观、清晰、有条理的板书,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呈现以及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新鲜案例,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提高了思想品德课堂效率。

祝愿每位教师都能营造自己独一无二的课堂:鲜明的个性,成熟的魅力和独特的风格。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杨翠玉)

附:课例1

走近法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框)

【课标内容】

本框属“知法学法”的内容,即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学情分析】

学生一般对规则有抵触心理,对规则、法律的内涵和必要性缺乏思考,而法律特征等内容又比较抽象,与七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距离。为此需要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来渗透规则的内涵,并在体验中认识法律的特征及重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了解法律的内涵,明确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学会辨别和分析事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入语: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小甬,他在国庆期间第一次去杭州游玩。今天想通过他的周记与大家一起分享国庆旅游的点点滴滴。

点评:此课是国庆节后到杭州市借班上课,设计这一教学情景是为了与当地学生的生活体验更接近,以同龄人的周记激发好奇心和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投入度。

(二)主题探究——小甬的西湖游记

活动一:请判断

img19

【设问】用肢体语言表示,你是否欣赏这样的场景?

【学生表现】第一次因为没有统一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肢体语言,课堂一片混乱。第二次统一了肢体语言表达的方式,课堂非常有序。设计中隐含了“规则”意识的教学。

【教师引导】我发现同学们很默契,一致认为上面三个画面是自己欣赏的,下面三个画面是自己不欣赏的。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衡量、判断事物的“秤”,这杆“秤”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规则。规则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

点评:用肢体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实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另一方面现场生成素材,为导出规则的概念埋下伏笔。

活动二:感受规则

img20

【设问】(1)通过公交车乘小甬感受到了哪些规则?

(2)请把视野放宽,来共同描述生活中你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

【学生表现】

学生1:小甬感受到了在公共场所不能吸烟、乱扔杂物;驾驶员要笑脸相迎,骂不还口;交通法规三种规则。

学生2:我们班级规定很严的,不能迟到、上课要认真、考试不能作弊、作业不能抄袭,都是班主任规定的,当然还有校规。

学生3:我们家里可严了,爸爸不能在家里吸烟,我要给妈妈做家务,都是妈妈规定的(课堂里一阵欢笑)。

学生4:社会中还有上电影院要文明,不能大声喧哗;过马路不能闯红灯;在公共场合不能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规则。

【教师引导】我们感受到的规则还真不少,有些属于道德,有些属于家规、班规、中学生守则,有些是我们的法律。如果我们的生活缺少了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混乱不堪。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规则的重要性:当没有设定规则时,我们同学的肢体语言我看不懂,而当我们统一了表示方式即规则后,大家的肢体语言我不仅看明白了,而且课堂有序、和谐。

点评:

第一,公交车上对规则的分析,到感受生活中各个领域的规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关注。第二,让学生逆向感受离开规则的混乱,思考规则的多样和必要,先抑后扬,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第三,在“请判断”环节中的现场生成教学资源,通过分享教师的实际体会,进一步升华对规则重要性的认识。

活动三:分辨规则(小组合作探究)

【设问】守则(或纪律)、社会道德、国家法律都是我们生活中的规则,它们一样吗?请比较守则、社会道德、国家法律三者的区别(阅读教材第87到88页)。

【学生表现】学生分小组讨论热烈。最后请一组上来交流与展现学习成果时,学生很踊跃。最后就近选取一组在课件中直接输入探究结果,在同学们的异口同声中完成表格填写,统一意见。难点在探究中解决。

活动四:走近法律

【设问】在我们国家和社会的管理中哪种规则最有效、最有力呢?为什么?

【学生表现】学生在此问题上有片刻安静思考的过程,最后异口同声回答是法律。

【教师引导】法律在国家社会管理中最有效、最有力。因为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都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是最权威、最威严,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点评:

:在明确守则、道德、法律三种规则的基础上,追问“哪种规则最有力、最有效”,一方面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另一方面也自然过渡到“法律特征”的学习。教师通过讲授法强调法律三个特征,引导学生理解法律规范。

活动五:认识法律

img21

【设问】(1)黑导游哪些行为是有问题的?违反了什么规则?

(2)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法律吗?

(3)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选择适应的相关法律:

我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上饭店吃饭时,吃到了含有苏丹红的鸡翅,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抚养费,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回家时,发现物业擅自出租小区地下室赚钱,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出行时,有人闯红灯而影响了交通,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假期加班时,老板不给加班工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

(备选答案:《治安管理处罚法》《义务教育法》《食品安全法》《婚姻法》《物权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劳动法》……)

(4)你从上述两个省略号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表现】在系列问题的回答中,学生回答积极、主动,举手踊跃,参与面广,凸显了学生较好的法律素质,课堂氛围活跃、和谐。

点评:问题由学生来判断、选择,强调了实际应用,体现生活化和实践性的课程特点。同时也突出了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法律,法律将伴随一生的教学重点。

活动六:感悟法律

img22

【设问】从小甬的西湖游记中,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表现】

学生1:我感觉到法律真的很重要,我们要学法知法。

学生2:不仅知法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会用法。

学生3:我觉得知道法律还不够,还要像小甬一样能及时请执法人员来帮助,行动很重要。

【教师引导】在小甬的西湖游记中,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法律保护了小甬的合法权益,使他的旅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要学法、知法,更要像小甬一样,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护法、爱法。

(三)拓展性作业

法律家庭大聚会:选择一位法律家庭的“成员”,了解该“成员”的职责及其他的有关信息。

(四)总结升华

【教师引导总结】小甬在杭州感受到了很多的美,当然还带回了美好的回忆。

我祝愿我们每一个同学也都能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呵护好生活中的美;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为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增添一分亮丽的美。

点评:

结尾与西湖游记中开篇的“寻找美”相对应,体现课堂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教师祝福语激发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做一个负责任公民的情感。

(鄞州蓝青学校 何 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