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集体的建立与成长

班集体的建立与成长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主要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因此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班主任要简要地介绍各科任老师的情况,并向家长表明教育学生的决心及班级的奋斗目标,争取家长支持。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在共同奋斗目标确定和班委会建立后,经过师生不懈努力而达到的最理想的班集体表现形式。这时班级处于联合体和合作体的状态。

一、班集体的建立

班集体不同于班级。班级是由校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编班原则把几十个年龄和学龄相当、知识掌握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的正式群体。班集体则是班级形成、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具有共同奋斗目标,有健全的组织和领导核心,有严格的纪律和制度,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作风,能团结互助及求实进步的班级。

(一)建设班集体的意义

建设班集体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班集体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集体主义精神的客观需要

对学校教育来讲,只有在集体组织、在班集体活动中才能培养集体主义者。因为在健全的班集体中,学生在共同的学习、劳动、生活中,在与班集体成员的相互接触和共同活动交往中,才能促使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命令与服从等方面的关系。

2.班集体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最佳环境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这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在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主要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对学生来说,基本的社会环境就是学校和班集体。学生在校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班集体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度过的。因此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

3.健全的班集体是教育后进学生的“最好教师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如果把自己从班级中孤立出来,把班集体中个别后进学生的问题变成师生间的矛盾,不但班集体的工作做不好,而且做好个别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会事倍功半。相反,如果把一个后进生安排在良好的班集体里,他就能很快成为一个进步明显的学生。同样,一个很好的学生如果生活在组织得不好的班级里,也会很快变成“小野兽”。马卡连柯在对流浪儿童的教育、挽救中,始终把通过集体进行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4.班集体是学生的精神家园

作为学生个体所生活的群体,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精神家园”,只有在集体中,学生的心理需要如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等才能获得满足,使学生心里感到充实,有依靠,同学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可以扩大信息获得渠道,建立同学友谊。

(二)班集体的建立

1.建立正常的班级秩序

建立正常的班级秩序是班主任应首先考虑、做好的工作。要建立正常的班级秩序,首先要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①通过查阅学生档案、观察、谈话、访问等,做好了解学生的工作,对班级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及班级整体的基本情况,都做到心中有数。②开好第一次班会,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③以身作则,搞好第一次卫生大扫除。这是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的机会。在劳动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并使学生认为班主任平易近人,言行一致,堪为师表。④搞好班级建设,选好班干部,发挥班干部的积极能动作用。⑤搞好第一次考勤检查工作,保证纪律的严明性。⑥开好第一次家长会。开学之初,应注意及时开好首次家长会。这是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方式。班主任要简要地介绍各科任老师的情况,并向家长表明教育学生的决心及班级的奋斗目标,争取家长支持。

2.确立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

奋斗目标是班级的前景和动力所在。班级应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要使她永葆青春、向前行进,就必须向全班学生提出奋斗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奔头”。

确立班集体共同奋斗目标的要求:①既要有长期的奋斗目标,又要有中期、短期的奋斗目标,并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结合。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出相应的切合实际的目标。③把学生个人的奋斗目标与集体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在班级目标的表述中,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以简单、明了、易记的方式出现。

3.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选拔和培养班干部是建立班集体的核心环节,也是造就一代新人、培养学生管理才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选拔班干部的过程是一个使学生学会行使民主权利、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满足学生参与管理班级事务及成就愿望的过程,其本身有鼓励先进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

4.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班风

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在共同奋斗目标确定和班委会建立后,经过师生不懈努力而达到的最理想的班集体表现形式。所谓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大多数人认同的言论和意见。班风是班级中形成的在言论、行为、情绪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稳定的倾向,是得到集体舆论支持的集体成员的自觉行为。正确的舆论是良好班风的前提,班风则是集体舆论的行为表现。有无集体舆论以及集体舆论的正确与否、班风的优劣状况,是衡量班级是否转化为班集体的重要标志。由于小学生易于接受教师教导、从众等特点,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集体建设。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班风,应采取一定的方法,主要有:①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思想认识。②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班级墙报、手抄报、学习园地以及班会等宣传和表扬班级的好人好事,发扬正气,对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批评、引导。③对班级学生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典型问题及一些社会现象,组织学生讨论、辩论,澄清思想认识。④教师关于利用学生对自己的向师心理、敬仰心理,引导学生在学业上努力,比学赶帮等。

在班集体的建立过程中,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对班集体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民主型的管理方式有助于班集体的迅速建立,而专制的或放任的管理方式则不利于班集体的有效建立。

二、班集体的成长

一般认为,班集体的形成和成长过程经过以下四个基本阶段,或称为四个时期。

(一)松散期

班级组建初期,大部分学生互不认识,彼此之间还没有许多思想上的交流,互不了解。彼此接触少,还没有产生感情,表现为既无矛盾也无好感,相互影响不大。事实上,这时班级的成员虽然已经聚到了一起,但每个人还是孤立的个人。班级学生行为上表现出的一致性,只是服从教师的结果,规范和舆论都还没有形成,所以群体是松散的。

(二)同化期

成员之间开始熟悉,在频繁来往中结成伙伴。部分积极分子带头接受教育,要求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在这一阶段,班主任也有意识地给积极分子布置一些工作,扩大他们在同学中的影响。班级工作中虽然已经有骨干配合,但主要还是教师安排一切。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共同活动为基础,在活动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分化,出现各种活动的带头人和追随者。对班级的个别问题,开始出现争论。这时班级处于联合体和合作体的状态。班主任如果满足于这种状态,班级将在今后处于停滞状态,不易向前发展。

(三)凝聚期

在班主任的培养和扶持下,一些个性品质好、有才能、受到同学欢迎的积极分子成为班里的骨干,大部分成为班委会成员,少先队的中队长和小队长等,形成班级群体的核心。班级核心在班主任的指导下逐渐独立开展工作,组织活动。随着班级工作的活跃和卓有成效,核心吸引力和号召力增强,全班学生团结在它的周围,对群体认同感增强,集体荣誉感产生;对班级中的大事有不同意见开始争论,并能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和态度。

()形成期

班级核心独立工作能力的增强,能较好发挥集体功能,实现自我管理。此时,在核心的组织下学生们不但对来自外部的各种规范要求都会自觉遵守,认真执行,不需要外部监督,而且他们还会自发地作出一些规定办法,来完善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教育。群体内部有民主又有集中,班级核心有权威,同时受到班级成员的监督。成员之间互相有较深入的了解,互相关心,团结紧密,交往中有原则性。此时,班级群体活动基本上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但在工作过程中主动接受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至此,班集体形成。不同年龄的学生组成的班集体的水平也是不同的,小学生知识经验少,不可能有很强的独立和自觉能力,即使在中高年级形成班集体,较之中学生也需要更多地依靠班主任。

班集体在形成过程中由不成熟到成熟,其标志如下。

1.师生对班集体活动目标认同,志愿为实现组织目标奋斗

师生对所在的班级提出的活动目标价值有深刻的理解,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目标纳入集体目标,并为之实现而积极奋斗,是集体成熟的首要标志。班集体的活动目标是为整个社会所赞成的,师生对集体目标的认同,是师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并取得成就的前提,是班集体巩固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对班级进行目标管理以增强学生对集体目标的认同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

2.师生分工明确,对班集体规范内化,组织严密,自觉遵守纪律

集体规范是师生行为的准则,一旦内化为自己的需要时,就会自觉地遵守纪律,维护班集体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班风,以保证集体活动目标顺利实现。对于教师来说,教师更多的是指导帮助学生,不能包办代替,班级工作主要依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班集体的组织完整,纪律严明,分工合作,配合默契,是班集体成熟的标志之一。

3.师生对班集体归属感强,集体舆论健康,富有感染力

师生对集体的归属感来源于集体的成就而形成的集体荣誉心。集体对个体利益的维护,安全需要的满足,能增强其归属感。师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越强,则越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而班集体凝聚力越强,则越容易形成健康的、富有感染力的集体舆论;而集体舆论越强烈,则越能促进师生的认识一致,情感相融,行动协调。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参与,还要为学生作出榜样,通过示范作用使学生理解班级活动规则。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参与,还应为学生作出榜样,通过示范作用使学生理解班级活动规则。因此,师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强,集体舆论健康是班集体成熟度高的表现。

4.师生对集体活动积极参与,良好的班风形成传统

学生积极参与班集体的校内外活动,关心集体的成就,以集体的成就而自豪,是集体意识强的表现。集体意识强是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基础。班风是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班集体中的师生在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意识倾向和行为特点在班级活动中的表现。班风是由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构成的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一种无声的行动命令,一种不成条文的心理契约,对集体中的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感染的功能、行为导向的功能。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参与,还应为学生作出榜样,通过示范作用使学生理解班级活动规则。因此,师生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班风并相互促进,是班集体成熟度高的标志之一。

5.师生具有共同的心理倾向,并在集体活动中都能获得个性的全面发展班集体中的师生有着共同的需要、动机、理想、信念、态度及价值观。集体的活动和交往,为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因此,共同的心理倾向的形成,也是班集体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