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效的行为矫正法

有效的行为矫正法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是成长中的学生的正常现象,它自有形成的内外条件。这是一条科学的行为管理的途径。有效的行为矫治方法,一般说来,必须具备情境性、双向性和积极性。其相应的矫治方法是努力弄清学生行为的真正前提,同时要摸清学生不良行为的内在动机和产生这个动机的历史原因,为晓之以理打下基础。师生之间具有互动性,这为不良行为的矫正打下了基础。

(二)有效的行为矫正法

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是成长中的学生的正常现象,它自有形成的内外条件。行为矫治的关键在于怎样使外部条件(教师、伙伴)能促动独立而复杂的学生主体,使静态的教育情境与动态的德育行为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多维的行为管理事实。这是一条科学的行为管理的途径。形成这条途径最重要的两个条件:

1.真正做到情境与行为结合,唯有这种结合,才能使师生各自的主客观条件相互契合。

2.教师具有良好的育人性格和育人能力。

教师应是世上最具奉献意识倾向和最富情感的人。他对学生最热情、最有同情心和人道精神、最富有敏感性(极易发现学生需要)。他最懂得移情作用(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过程),借以将个人的目标与情感跟他人的目标和情感暂时联系起来,使他们通过面对面的情境,情感上彼此融为一体。由此可见,移情作用是沟通,是使接受者感到认可,得到理解和成功。他最重要的能力是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和行为作楷模,运用强化手段,依靠自我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新行为品质。

有效的行为矫治方法,一般说来,必须具备情境性、双向性和积极性。行为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它总有行为前提(行为发生的条件与原因),也总有它的内在动机和动因。其相应的矫治方法是努力弄清学生行为的真正前提,同时要摸清学生不良行为的内在动机和产生这个动机的历史原因,为晓之以理打下基础。双向性是指科学行为管理和矫治所具有的民主性和互动性。每当学生有不良行为时,教育者应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改变产生不良行为的环境(社会条件),然后共同商量改正办法。当社会条件变了、学生态度变了,他所具有的不良性格心理也会随着改变,他原先的需要层次及与需要相关的不良行为也会改变。师生之间具有互动性,这为不良行为的矫正打下了基础。

行为管理者经常要记住:你所教的学生是一些需要促进的人,而不是完人。

作为存在于行为情境与良好行为结果之间的中介,科学的行为管理不但可以使学生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减少心灵创伤,从而培养更多合格人才,而且也意味着教育投资效益的提高和社会资源的节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