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

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劳逸结合”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尊重自己身心规律的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劳逸结合”有助于发挥人体的最大功效,取得好成绩。可见,成绩优劣的原因之一,劳逸结合在学习中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只有按照大脑活动规律,合理科学地使用大脑,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科学使用大脑的最佳方法就是劳逸结合。劳逸结合有利于孩子增强记忆力。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要注意利用记忆规律,保证孩子有清醒的头脑进行记忆活动。

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

教子箴言

列宁曾说:“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同样的道理,会休息的人,才会学习。“劳逸结合”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尊重自己身心规律的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劳逸结合”有助于发挥人体的最大功效,取得好成绩。

每年高考放榜之际,都会有各省市“高考状元”涌现在各媒体与报刊之上,畅谈心得体会,传授学习方法与经验。但令人不解的是,很多状元在谈经验时,总爱说一句话:“其实我也经常玩的……”对于学习,要付出怎样的勤奋与刻苦也不是十分突出。得出的结论就是:状元靠的也是学习技巧与天资而不是一味苦读,贪玩也能取得好成绩!

哈尔滨市某家长吃完晚饭后一边看报,一边陪9岁的女儿做作业。到了晚上11点,女儿揉着眼睛走过来说:“爸爸,我现在头晕眼花,大脑一片混乱,实在不想写作业了……”

父亲听后,检查发现还有好几道题没做,便鼓励她说:“再坚持一下,爸爸知道你能行的!”女儿很不耐烦地说:“你就知道这样说,我眼睛疼死了……”女儿说完,叹了口气,说:“我有个愿望。”爸爸问道:“什么愿望?”女儿委屈地说:“等我长大了,要开一个‘帮人写作业的公司’,让所有小朋友都能早点睡觉,活得开心,轻松。”

许多“刻苦”的孩子,上学坐在教室里,放学又回到房间里,“一心只读圣贤书”,有的甚至经常学习到深夜,结果往往成绩并不理想。而许多成绩好的孩子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既好学,又贪玩。可见,成绩优劣的原因之一,劳逸结合在学习中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是必然的,也是应当的。可是当家长的眼里只关注学习而不关心其他方面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情绪障碍。

一位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中学的课程紧张而繁忙,每天除了正常上课以外,根据学校的安排,每周六还要到学校补课。除了学校补课外,每晚要请家教在家补习,唯一的星期天,还要到英语培训班学习英语。在环境的压迫下,孩子心里明白,只有这样拼命学习,才算“对得起”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但与此同时,在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孩子的精神负担也在成倍增加,甚至喘不过气。

这个例子最典型,由于家长过度“关爱”给孩子造成的意外伤害。这种伤害不会体现在表象上,如皮肉伤等,而是反应在心理上,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孩子大脑疲劳过度,常常表现为:情绪躁动、忧虑、厌烦、倦怠,时常感到无聊,甚至产生不良心境、厌学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周围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从而让人产生情绪,它具有两极性,分别表现在积极的增力作用和消极的减力作用上。积极的增力性情绪能促进人们的活动能力。因而愉快的学习情绪能鼓舞孩子进行学习,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但是,学习过度就会引起大脑疲劳,出现消极的作用。而消极的减力性情绪则会降低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并且有害于身心健康。

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过度紧张状态时,家长应引导孩子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来转移情绪指向,使紧张的情绪松弛稳定,在恢复良好愉悦的心境下进行学习。

从生理学上来说,脑是全身新陈代谢的总指挥,对氧的需求量最大。当人们长时间从事紧张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时,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对氧的需求量剧增。而长时间的用脑,会使全身血液循环减慢,流经大脑的血量减少,引起暂时的“贫血”,致使大脑疲劳。只有按照大脑活动规律,合理科学地使用大脑,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科学使用大脑的最佳方法就是劳逸结合。大脑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因此,要注意学习与休息的交替。合理地安排学习、活动和休息的时间,有效调节大脑各个区域和谐运行,促进学习效率。

有的父母在孩子深夜伏案用功的时候,常常感到十分欣慰,却忽视了长期晚睡晚起,会使孩子的学习效率下降。大脑生理学研究证实,高效的学习时间,小学生约持续40分钟,初中生为45分钟,高中生为50分钟,长期“疲劳战”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

家长要帮助孩子计划合理的学习时间,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同时,还要帮助孩子学会在复习过程中采用交叉、间隔的良好方法,如:可以交替复习理解记忆科目(如语文)和计算推理科目(如数学)。有一种通过内部“调剂”使大脑局部得到休息的方法,即交替使用左半脑和右半脑,适当转换兴奋中心,使大脑局部能通过交替使用而得到有节奏的休息,从而缓解紧张情绪。如做数学习题累了,就读读语文;看书疲劳了,就听听音乐。

劳逸结合有利于孩子增强记忆力。学习作为一种脑力活动,必须以教子箴言良好的记忆力为基础。有的孩子由于用脑过度,违背记忆规律,结果事与愿违。学习时间持续太长,就会抑制记忆,造成遗忘,反而得不偿失。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要注意利用记忆规律,保证孩子有清醒的头脑进行记忆活动。还要注意记忆方法上的多样化,记忆方法得当,不但可以提高记忆效率,而且可以节省脑力,延缓脑力疲劳的发生。

学习上的劳逸结合,是孩子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家长需“两手都要抓”不能顾此失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