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经——《燕赵》

诗经——《燕赵》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之作,据清人方世举推测,当在中唐“宪宗之世”。董邵南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出行河北的。董邵南是寿州安丰人。韩愈坚决维护中央政权、反对封建割据。尽管如此,韩愈又必须维护自己忠君卫道的思想,对董生的河北之行表露自己的不同看法。行文至此,“留”意尚未十分明朗,韩愈乃以出人意料之逆笔绾合全篇。韩愈请董生代为劝勉河北之“屠狗者”:“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名送实留 故纵欲擒——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笔法管窥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之作,据清人方世举推测,当在中唐“宪宗(805—821)之世”(转引自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其时,藩镇割据对抗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而河北三镇(卢龙、魏博、成德)不受李唐政权节制,为害尤烈。为与朝廷分庭抗礼,三镇军阀延揽人才招募豪杰,扩张其独立王国的势力。怀才不遇之士,为谋求出路,应召投身军阀幕府者往往而是。董邵南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出行河北的。

董邵南是寿州安丰人。从韩愈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7)所作《嗟哉董生行》(据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一诗中,可概见其出身际遇。董生是一位“行义”、“孝慈”的读书人。隐居乡野,躬耕自资,“人不识,惟有天翁知”。“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门外惟有吏,日来征租更索钱。”政治如此黑暗、生活如此清贫,令董生不得不走出仕之路。不幸的是,董生“连不得志于有司”,在礼部考试中一再落榜,乃执意投奔军阀幕府。

韩愈坚决维护中央政权、反对封建割据。但对董生被投闲置散、埋没于当世的境遇又深表同情,将别之际,自不便对董生的人生选择说三道四求全责备。尽管如此,韩愈又必须维护自己忠君卫道的思想,对董生的河北之行表露自己的不同看法。而这层意思又难以直截了当地说出。因此,作为一篇临别赠言,韩愈只能以含蓄之笔墨抒写复杂之心境。这是令后世读者感到此文“深微屈曲”(刘大櫆评语)、“妙远不测”(张裕钊评语)的原因。

“送之所以留也。其辞绞而婉矣。”陈景云在《韩集点勘》中对这篇赠序内蕴、技法的点评可谓切中肯綮。这篇仅151字的短文的确写得纸短情长、婉曲动人。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文章从董生欲往之地“燕赵”落笔,“兀然而起,以士风立论,奇”(《古文观止》评语)。接着代董生作不平之鸣:“怀抱利器”难酬其志,而“郁郁适兹土”。肯定董生才智,表达挚友之情,挑明董生之行出于无奈。然后以“吾知其必有合也”一语对董生之行表示良好祝愿,期望其与河北侠义之士萍水相逢情投意合。“送”,为题中应有之意,一句“董生勉乎哉”,且将“送别”之意暂作收束。然读至下文,方知此段不过是衬笔而已,“古称”二字为下文预设伏笔,古代燕赵之地,董生这样的士“必有合”,然今日之事如何,尚在未定之天。此段,乃为全文第一处“纵”笔。

“送”意未尽,作者紧承“必有合”之意展开第二处“纵”笔:董生这样的士,只要是“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何况是作为性情中人的燕赵之士。行文至此,已将“送行”文章完全做足。然观照下文始知,这依然是一处衬笔。“慕义强仁”四字,乃为下文文意逆转预设之又一伏笔。

正因为前文预设关目,故作者笔意陡转,读者不觉突兀:“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世风时俗随同政治教化之不同而移易,古今恐有不同。此句以疑问语气出之,表达的却是确凿无疑的观点:明言风俗,暗涉政治,巧妙点出古今政治形势迥然不同。燕赵之遗风而今安在哉?河北之藩镇果为“慕义强仁者”乎?今日之“感慨悲歌之士”安得为之用耶?——这些问题,从关切董生的角度提出,意在言外,不能不令董生深思。前言“必有合”,此则言“未必合”,盖以古今风俗教化异也。因之,韩文明确表露对董生河北之行的一种隐忧:“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用董生河北之行来检验一番吧。此数语,为下文曲写“留”意作铺垫,乃点明主旨收擒文意之第一步。

此段,一“纵”一“擒”,曲尽其妙,“送”意说尽,“留”意初生。“感慨悲歌”的“燕赵之士”,并不执掌政权,河北的政治环境十分恶劣,即使军阀重用人才,也是出于割据分裂的目的。一句“董生勉乎哉”,字面复沓,含义不同,不再是对董生勖勉之词,却是为董生忧虑之语了。

于是作者婉曲道出文章主旨:董生河北之行,绝非正确抉择。然此意又非明明白白道出,而是暗用事典微言规劝。作者托董生抵河北后办两件事。其一,“吊望诸君之墓”。望诸君,战国名将乐毅。据《史记·乐毅列传》,乐毅佐燕昭王率军攻齐,下齐七十余城。后燕惠王中齐人反间计,乐毅被迫归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望诸君”。韩愈托董生吊墓,言外之意是:乐毅之运命尚且如此,董生即令为河北藩镇所用,其境遇会比乐毅更好么?其二,“观于其市”,交“屠狗者”。“屠狗者”,指河北侠义之士。《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荆轲、高渐离叱咤风云,“狗屠”却名不见经传。韩愈劝董生交“屠狗者”,言外之意是:今日之河北“屠狗者”隐于其市而观其变,不为藩镇所用,难道董生连“屠狗者”也不如么?这两项请托,遥应起笔“燕赵”二字,既切合董生出游河北的实际,又强烈暗示董生对自己的抉择当反躬自省。然这一良苦用心,亦非直言坦陈,而是以“深微屈曲”之笔委婉言之,的确令人感到文意“妙远不测”。对河北藩镇,前婉言董生“未必合”,此婉言董生“不宜合”,这是点明主旨收擒文意之第二步。

行文至此,“留”意尚未十分明朗,韩愈乃以出人意料之逆笔绾合全篇。韩愈请董生代为劝勉河北之“屠狗者”:“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明天子”,应指唐宪宗,这是中唐以后尚有作为的一位皇帝。韩愈吁请河北被军阀埋没的人才出而为朝廷效力,则力挽董生居留长安等待机会报效国家之意彰彰明矣。至此,暗中一“擒”,规劝董生不应远赴河北委身幕府之“留”意全出,而送别董生前往河北施展才华之“送”意全消了。

这篇赠序写得含蓄蕴藉一波三折,系由主客观种种因素所致。一者,董生去意既决,作为送别之客,晓以大义强行阻止,伤朋友情感,无实际效果,一个“留”字,不便直接说出。二者,河北军阀跋扈,作为天子之臣,朝廷既未明诏征讨,韩愈也不便于文中直言挑明,一个“留”字,不能直接说出。三者,作为莫逆之交,思想上的分歧不应回避,故规劝挽留之意,又不能不说出。所以,名为相“送”,却非真送;诚心相“留”,亦非强留。而文中慰藉、勉励、惋惜、遗憾种种情感,以长短交错的句式,“寄兴无端”(张裕钊评语)的笔调,表达得婉曲纡回而又缜密工巧,开合有度而又纵擒自如,显示出韩愈驾驭文字抒写情感那种炉火纯青的功力。

(原载《中学语文》2009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