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倒转“红轮”

倒转“红轮”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所周知,“激进主义”便意味着摒弃渐进改革,反对妥协让步,强调与过去“决裂”,对现存秩序和现存社会制度持强烈否定态度,急切地希望对社会进行根本性的变革。随后在俄国兴起了一股平民阶层扫荡一切的“旋风效应”,他们相信,只要激进地用革命推翻了旧制度,再以理性规划社会生活,人类就会有一种“空前灿烂、基础全新而且坚不可摧”的美妙生活。因此,反思“激进主义”成为近年来俄罗斯学术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倒转“红轮”


作 者:金雁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


定 价:68.00元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俄罗斯哲学家罗扎诺夫和他所属的路标派形象地将俄罗斯正在经历的现代化道路比喻为一个巨大的红色车轮。这个无可阻挡的红色车轮“最终使俄罗斯走进了政治社会的死胡同,俄罗斯走进了不应该进去的胡同”,只留下一群沉寂的旁观者在大声呼唤着“倒转吧,回转吧,国家!”


本书的作者金雁先生就以此为切入点,在十章的内容中,采用由近而远的倒叙方式,把俄国历史上几个典型的知识群体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作了独到的解释,另外还对两个不同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索尔仁尼琴和高尔基进行了个案研究。


本书在出版后,获得了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好评,也获评了“2012年度中国十大好书”的称号,展现出当下对这类有思想、有深度的图书的厚爱与追捧。


精彩书摘


众所周知,“激进主义”便意味着摒弃渐进改革,反对妥协让步,强调与过去“决裂”,对现存秩序和现存社会制度持强烈否定态度,急切地希望对社会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最常见的就是以革命暴力方式彻底颠覆旧的国家体制而重建一个新社会。俄国激进主义(Paдикализм)在19世纪60年代涌起,那时思想界认为俄国文化已经和统治阶级话语霸权绑在一起,只能以批判否定作为武器,于是激进地提出“不要调和!”“不要改革!”在社会领域里要坚持“斧头”原则。随后在俄国兴起了一股平民阶层扫荡一切的“旋风效应”,他们相信,只要激进地用革命推翻了旧制度,再以理性规划社会生活,人类就会有一种“空前灿烂、基础全新而且坚不可摧”的美妙生活。被称为“一元论先驱”的皮萨列夫(1840—1868)就说过:“能打碎的就打碎,经得起打碎的就是好的,打碎了的则是一堆废物,不管怎样要大打一场,这不会有害处,也不可能有害处。”别林斯基则说:“否定就是我的上帝!”


激进主义导致了俄国知识界的大分裂,催生了民粹主义,此后它“又换了一种形式进入到列宁主义中来”。列宁直接把皮萨列夫、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与杜勃罗留波夫奉为“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先驱”。托洛茨基承认:“我们的先辈没有注重创造……可使我们的革命变得温和一些的民主条件”,于是新俄国、新生活就在痛苦、磨难和血腥中诞生了。在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苏联模式最后在国家主导的快速追赶潮流中断送了70多年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反思“激进主义”成为近年来俄罗斯学术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比如撰写《俄罗斯文化史》的格奥尔吉耶娃就认为:“革命解放运动所固有的这种极端主义思想,是俄罗斯整个民主运动遭到失败的主要原因。”


推荐导师


博源基金会总干事、瑞银投资银行副主席何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