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原子”到“比特”

从“原子”到“比特”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特”是英语bit一词的音译。而在此之前我们经常把工业化时代称作是“原子”的时代。以“比特”和“原子”来代表过去与现在的时代,就是从“比特”和“原子”的本质的差异来描述的。在其后的两天,以色列空军出动400架飞机,叙利亚投入300架飞机,进行了多轮空战。此外,从2003年3月20日开始,由美、英联军发动的名为“伊拉克自由行动”的战争共进行了27天。

1840年,大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国土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全球贸易所产生的白银80%都流向这里。但这时的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科技革命正悄悄地将西方带入工业文明,把中国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1860年,美国在西方国家中工业生产位居第4位,还不到英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可是,到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约占全球工业总产值的1/3。为什么美国和英国独占鳌头?这是因为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史上,除了英国在18世纪开启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外,19世纪后期的电气时代和20世纪的信息时代都发端于美国。

如今,世界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开启了信息时代,它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管理方式以及社会特征、企业形态、资产形式……信息技术正在重新定义人类的未来。

第一次科技革命延续了86年;第二次科技革命延续了99年;第三次科技革命1969年从硅谷发源,已有40多年,专家估计它还会持续一二十年,它的第一阶段是电子和自动化阶段,第二阶段是信息化和智能化阶段。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它包括信息的生产、加工、处理、传输、服务等,与物质、能量一起构成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信息社会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新型社会形态和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正如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曾经进行一次估算,现在人类社会每三年发生的变化,相当于旧石器时期三千年的变化。

我们把信息化时代称作是“比特”的时代。“比特”是英语bit一词的音译。bit一词是由binary(二进制的)和digit(数字)两个词压缩而成的,所以bit即“二进制数字”,亦即0和1。这个术语香农在著名的《信息论》,即《通信的数学理论》中第一次正式使用。而在此之前我们经常把工业化时代称作是“原子”的时代。其原因就是进入信息时代,“比特”是信息量的最小单位,所以把信息化时代称作是“比特”时代;而原子组成分子,分子组成物质,因此,我们通常把工业化时代称作是“原子”时代。以“比特”和“原子”来代表过去与现在的时代,就是从“比特”和“原子”的本质的差异来描述的。

信息社会衡量的标准是信息社会指数(ISI)。它是国际数据公司(IDC)和《世界时代》全球研究部在“97全球知识发展大会”上共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主要是从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四个方面来测量不同社会阶段、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程度的。2015年全球信息社会指数(ISI)达到0.5494,从这个指数来看,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其中,全球有51个国家已经先行进入信息社会(ISI在0.6以上),62个国家处于转型期(ISI在0.3~0.6),仍有13个国家尚处于信息社会起步阶段(ISI在0.3以下)。

从地区来看,2015年欧洲信息社会指数达到0.6899,是信息社会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非洲信息社会指数为0.3414,是全球信息社会最落后的地区。

从国家来看,2015年卢森堡信息社会指数为0.8989,位居全球第一。芬兰、新加坡、瑞典、瑞士、丹麦、挪威、英国、奥地利、日本分别位列第二位至第十位。我国信息社会指数为0.4351,在全球排名第88位;预计2018年前后将达到0.6,整体上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

信息社会表现出的特征与工业社会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别,它在经济运行机制、社会运行载体、政府治理模式、生活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政府和数字生活正在重塑这个社会。

现在,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社会成员,对信息的需求不但客观存在而且与日俱增。大到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治理,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人们之于信息,可谓是须臾不可离开。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使人们得以高效率、专业化、多方式地工作和生活,而且,也成为全球地缘政治和争霸全球的工具。

人类迄今为止已经历了三种战争形态:冷兵器形态、热兵器形态、机械化形态。如今现代战争正在向信息化形态迈进,主导了数千年的物理战已让位信息化战争。

在阿以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与叙利亚贝卡谷地空战最受兵家的关注,可以说,它标志着战争已进入信息技术时代。

1982年6月9日在黎巴嫩贝卡谷地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空战。以色列空军仅用短短6分钟就彻底摧毁了叙利亚和苏联苦心经营10年耗资20亿美元的19个萨姆导弹阵地和228枚导弹,从而夺取了制空权。

在其后的两天,以色列空军出动400架飞机,叙利亚投入300架飞机,进行了多轮空战。以色列空军的F15、F16战斗机在预警机和电子干扰机的协同配合下,共击落叙利亚82架战机,以色列仅损失一架战机,创造了空战史上82︰1的奇迹。

这次空战是现代信息化战争的第一次尝试。它是数字战争的一种模式。

以色列空军运用数据链系统进行信息控制,数据传输就像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将所有器官和肢体连接在一起,它使得单独的孤立的武器单元联结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的系统优势,并下达准确的攻击指令。比如飞机执行侦察巡逻或者是攻击任务时敌方阵地都有高炮、地空导弹、雷达等危险因素,高炮能打多高,导弹能打多远,雷达的发现距离有多大,需要飞多高在什么位置才能避险,以前这些信息,全靠飞行员的记忆力和经验。但是装备数据链系统之后飞机飞到这些危险的区域就会出现红色预警,告诉飞行员前方有什么,如何规避风险,就像卫星导航一样,什么时候到哪里,前方多少米转弯等,非常精确,非常清楚。

此外,从2003年3月20日开始,由美、英联军发动的名为“伊拉克自由行动”的战争共进行了27天。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和英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以分别死亡129人和31人的代价摧毁了伊拉克30多万人的军队,令全世界的军事专家大跌眼镜,始料不及。

这里的谜底在哪里呢?

后来,美国国防部在一份秘密报告中坦言,“伊拉克自由行动”在短时间之内摧毁了伊拉克30多万军队,主要是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这场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军在战争中使用的信息化武器已达到90%多,而在海湾战争期间仅为8%;在海湾战争期间,若要进行战术打击,从目标选定、信息获取、传输反馈到火力攻击的全过程需要48小时,而伊拉克战争仅为10秒。

据资料统计,不仅仅是伊拉克战争,在海湾战争期间的90多天里,多国部队的通信量超过了全欧洲冷战时期的40年,其中,在需求高峰时,仅卫星的通信量就达每秒68兆比特(1100条话报线路)。与此同时,多国部队参战的大型主战兵器只有1万多件,而参战的“附属保障兵器”——计算机却达到4万~5万台,参战的“附属保障兵器”超过主战兵器的4~5倍。

这说明,战场能量的释放不仅是机械能,更主要的是体现人的智能活动的信息能量。

阿灵顿“列克星顿研究所”的国际卫星专家劳伦·汤姆逊指出:“信息不仅仅是一种武器,它还是一种能改变战争文化和定式的一种技术,它能改变一切。”现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命脉。不言而喻,信息威慑正在迅速取代核威慑成为军事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

信息社会的到来,不仅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又一次发展的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