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应忽视“沉默”的数据

不应忽视“沉默”的数据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94年7月25日日军偷袭驻扎在朝鲜牙山的清军,海军在大东沟袭击中国运兵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而日本则不同,它注重的是速度,以提高舰队的机动性。因为他的统计样本是联军返航的受损飞机,说明大多数被击中飞行员座舱和尾部发动机的飞机,根本没法返航就坠毁了。这两个事例都告诉我们,分析问题不应忽视“沉默”的数据,我们要有足够广的视角和逻辑,才能从数据里挖掘出足够正确的东西。

1894年7月25日日军偷袭驻扎在朝鲜牙山的清军,海军在大东沟袭击中国运兵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堂堂大清帝国,竟然被日本这样一个“蕞尔小国”击败,大清朝野上下,无不为之震撼。

中国为什么会有甲午之败?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解答。

甲午战败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清朝政府腐败的原因,也有间谍情报之间的较量问题,还有战术的运用问题。除此之外,也有人质疑北洋水师的建设方略问题。

这里,我们只是从数据的角度来分析和论证北洋水师的建设方略问题。

甲午战争爆发前,中国北洋水师的海军建设思路是模仿西方的“巨舰重炮”的战略,主力舰定远号和镇远号,排水量为7335吨,配备4门305毫米主炮,2门150毫米副炮,3具鱼雷发射架,主装甲厚达300多毫米,只是速度比不上日本。

而日本则不同,它注重的是速度,以提高舰队的机动性。日本舰队的旗舰吉野号是排水量最大的舰只,不过是5000吨级的,日本人为了提高速度,牺牲了装甲厚度,航速比北洋舰船快三分之一,主炮是120—150毫米速射炮。

这就看出,中国与日本的这场较量,是一场威力型海军与机动型海军的较量。一个是防御性的,一个是进攻型的。甲午战败之后,就有人质疑北洋水师的海军模仿西方的“巨舰重炮”战略。

甲午海战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规模海战,中国的失败以及日本的获胜,引起其他国家特别是海洋大国的重视,他们从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的数据分析上寻找答案,为自己的海军建设提供参考。

比如,在双方的炮战中,定远和镇远的主炮发射了197发炮弹,其中10发命中,其他副炮发射了482发炮弹,其中58发命中。而日本舰队的速射炮发射数量远远大于北洋水师,定远号中弹达159发,镇远号中弹更多,达220发。但是,日本舰队速射炮如冰雹般砸到北洋水师舰船上的炮弹,未能对北洋舰队构成致命威胁,定远和镇远上的弹坑犹如蜂巢,却无一能够穿透装甲,炮塔也没有发生任何故障。虽然,日本舰队的速射炮的命中率大大高于北洋舰队,但是,在战略上是不成功的。而北洋的主炮,只要能够命中,立即就能对日本舰船造成致命创伤。正因为如此,英国的海军专家,在战后交给英国政府的考察报告中,就命中率和创伤率的对比进行了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日本的海军建设战略颇有微词,而对北洋水师的巨舰重炮战略则予以高度肯定。在今天看来,北洋舰队的失败,并不是败在海军的建设战略上,而在具体的作战指挥、士兵士气、平日训练等问题上。在战术方面,北洋水师在主战派的压力下,放弃以逸待劳的静候策略,主动出海寻求战机,实乃扬短避长,以自己机动性不足的劣势碰撞日本舰队的快速优势。当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清政府的腐败。

当时,世界各国的海军,也正是通过对甲午海战的总结,坚定了他们的海军大吨位战略。

“二战”时期,英国皇家空军邀请美国的统计学家分析德国地面炮火击中联军轰炸机的资料,并且从专业的角度,建议机体装甲应该如何加强,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机会。但依照当时的航空技术,机体装甲只能局部加强,否则机体过重,会导致起飞困难及操控迟钝。统计学家将联军轰炸机的弹着点资料,描绘成两张数据比较表,研究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部位,而飞行员的座舱与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部位。作战指挥官由此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分析表明,那里“密密麻麻都是弹孔,最容易被击中”。但是统计学家却有不同观点,他建议加强座舱与机尾部位的装甲,那儿最少发现弹孔。因为他的统计样本是联军返航的受损飞机,说明大多数被击中飞行员座舱和尾部发动机的飞机,根本没法返航就坠毁了。

这两个事例都告诉我们,分析问题不应忽视“沉默”的数据,我们要有足够广的视角和逻辑,才能从数据里挖掘出足够正确的东西。运用数据的分析从失败中观察成功,从成功中看出失败,这就需要锻炼自己从失败中观察到“成功”的能力,从而形成自己敏锐的判断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