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洛埃德镜实验

洛埃德镜实验

时间:2023-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洛埃德(H.Lloyd)于1834年提出了一种更为简单的干涉装置,如图8.8所示.洛埃德镜是一块平面反射镜,从狭缝S1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射到屏E上,另一部分掠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到达屏上.这两部分光也是分波面的相干光,在屏上产生干涉条纹.若将反射光看作从S1的虚像S2发出的,则S1和S2就相当于双缝,发生与杨氏双缝干涉相似的实验现象,可依照杨氏双缝干涉的条纹计算公式进行相应的分析计算.但有一点和杨

图8.8 洛埃德镜实验光路图

洛埃德(H.Lloyd)于1834年提出了一种更为简单的干涉装置,如图8.8所示.洛埃德镜是一块平面反射镜,从狭缝S1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射到屏E上,另一部分掠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到达屏上.这两部分光也是分波面的相干光,在屏上产生干涉条纹.若将反射光看作从S1的虚像S2发出的,则S1S2就相当于双缝,发生与杨氏双缝干涉相似的实验现象,可依照杨氏双缝干涉的条纹计算公式进行相应的分析计算.但有一点和杨氏双缝干涉不同,当把屏幕E移到与平面镜的边缘相接触的位置MN时,发现接触点N处屏上出现暗条纹.而此时从S1S2发出的光到达接触点N的光程相等,该处应出现明条纹.其他各级条纹也如此,即按光程差计算应该是明条纹的地方,实际观察到的是暗纹;应该是暗纹的地方,实际观察到的却是明纹.这表明由S1直射到屏上的光波和从平面镜反射的光波之间发生了相位π的突变.这一变化等效于反射光的光程在反射过程中损失或附加了半个波长,这种现象称为半波损失.实验表明,光从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小)入射到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大)而被反射时,都会产生半波损失.以上讨论提示我们,在计算光程差时,必须虑及半波损失,否则可能会得出与实际情况相反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