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倡导低碳生活

倡导低碳生活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源是生产和生活的“血液”,一些能源生产与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能源消费统计分为实物量消费和价值量消费两种形式。在短期内,由于各种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不会很大,各种产品生产和经济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变化较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般应接近于1。从1953年到1978年,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1.5。1978年以来,由于技术进步及能源消费统计不够全面等原因,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很快。

五、倡导低碳生活——能源消费统计

能源是生产和生活的“血液”,一些能源生产与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能源消费量是观察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中能源消费和库存的基本情况,反映其数量关系及其构成,分析其对生产的保证程度的重要指标。能源消费量取决于经济结构、劳动生产率、能源利用率、资源状况等多种因素。

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充分说明这一目标在“十一五”发展中的重要性。明确提出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009年,我省平均每天消耗能源22.4万吨,标准煤为1978年的7倍多。

(一)能源消费总量的含义

能源消费总量是反映国情国力的重要数据之一。能源消费总量指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是观察能源消费水平、构成和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

能源消费总量包括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水电、核电,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火电消费不计入一次能源消费之中。能源消费总量的统计不仅包括实际用于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消费量,即终端能源消费量,还包括能源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和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量,但不包括各种气体能源放空、发散量。

(二)能源消费总量的统计

能源消费统计分为实物量消费和价值量消费两种形式。实物量消费直观反映了能源的消费结构同时也是计算价值量消费资料的基础,是指在报告期内实际使用的能源的数量,即只要改变了原来的形态或性能,或者已经实际投入使用,即作消费统计。能源的种类不同,计量单位也不同,如煤炭、石油等按吨计算,电力按千瓦小时计算。由于各种能源的质量不同,所含热值不同,为了便于进行对比和分析,需要折算成统一的换算单位。世界各国一般按本国的用能特点确定自己的能源标准量,中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所以采用标准煤作为能源的度量单位,即将各种能源按其发热量折算为标准煤。

(三)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

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国际上一般通行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即能源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值来反映。弹性系数越小,则说明在产出增长一定的前提下消耗的能源越少。在短期内,由于各种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不会很大,各种产品生产和经济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变化较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般应接近于1。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则会出现较大的偏离。一旦变化稳定于新的水平后,弹性系数又将回复到接近于1。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能源弹性系数不同。在工业化的初期,由于耗能多的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化学工业迅速发展,加之能源利用技术落后,因此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快,能源弹性系数都大于1。工业化的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随之变化,原来耗能多的工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同时能源利用率普遍提高,因此能源弹性系数逐步下降。由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在分析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以及能源利用率的可能变化基础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通常可用于预测未来的能源需求。从1953年到1978年,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1.5。1978年以来,由于技术进步及能源消费统计不够全面等原因,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很快。

(四)能源消费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生产和销售量迅速增加,生活耗能量逐步上升。居民用电占总用电量的比重将趋于上升。同时,随着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市政设施、市内交通、公共照明等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上升,能源消费将受到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城市人口比例上升的影响而上升。

(五)能源消费与能源消费构成的关系

在能源消费构成中,优质能源比重越低,能源消费量越大,同时由于运输量也越大,造成的污染也就越严重。“八五”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不仅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带动了用能结构向优质化发展,特别是实施经济—能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了优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结构逐渐向优质化方向转变。1996—1999年间能源消费构成中煤、油、气、电的比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劣质能源如煤炭的比重下降较快,已从75%左右降至67%,原油、天然气、水电比重明显上升,用能结构的优质化,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