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没有纸的日子里

没有纸的日子里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甲”是乌龟壳,“骨”是牛羊的肩胛骨,写在甲骨上的文字被称做“甲骨文”。随着陶器制作和铜锡冶炼技术的进步,人们又开始把文字铸在铜锡合金的青铜器上,这叫做“金文”。金文记事的内容多半是奴隶主参加重大活动后获得的荣誉和地位,以及赏赐、赠送、交换土地的记录。其实,惠施的五大车书,按字数计算,不过相当于今天小学生书包里的七八本书罢了。在纸草上写字的同时还在羊皮上写字。

没有纸的日子里

今天的文字,一般都是写在纸上的。可是在古代,文字产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没有纸。那文字又是写在哪里的呢?

石头、甲骨、竹板、木片、树皮、树叶、砖瓦、兽皮等等,都曾被用来写过字。

就说甲骨吧,据研究,早在3500年前的商朝,我国就用甲骨来作记事材料了。

“甲”是乌龟壳,“骨”是牛羊的肩胛骨,写在甲骨上的文字被称做“甲骨文”。甲骨文记下的都是古人占卜的情由和结果,也就是所谓的“卜辞”,起不到多少传递信息、传播知识的作用。

甲骨的来源有限,刻写、携带、保管都不方便。随着陶器制作和铜锡冶炼技术的进步,人们又开始把文字铸在铜锡合金的青铜器上,这叫做“金文”。

金文记事的内容多半是奴隶主参加重大活动后获得的荣誉和地位,以及赏赐、赠送、交换土地的记录。青铜器太重,应用范围不广。

在石头上刻字叫“石刻”。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叫“石鼓文”。许多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留传到今天,那就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石碑。

我国古代记事材料用得最多的是简、牍,其中竹片做的叫“竹简”,木板做的叫“木牍”。

竹简主要用来写书写文章,每根竹简约33厘米长,写字一行,可写二三十个字。木牍主要用于写公文、名册以及记账、画图、写信等,长约66厘米多,面积比较大,可写比较多的字。

简牍比甲骨、青铜轻便得多。甲骨要用刀来刻字,简牍则用笔来书写。为了阅读方便,竹简还可以用牛皮条或绳子编连成册,一册竹简就相当于一本“书”,一根竹简就算其中的一“页”。

虽然简牍比甲骨、青铜轻便,但还是比较笨重。书写10多万字要用成千上万根竹简,这么多的竹简要用好几个人才能抬得动。

战国时代有个惠施,很有学问,出门旅行总得带五大车书,以后就有了“学富五车”的说法。其实,惠施的五大车书,按字数计算,不过相当于今天小学生书包里的七八本书罢了。

汉朝光武中兴,京都从长安(令西安市西北)迁到洛阳,单是装竹简的车子就有3000多辆。

简牍不仅笨重,占地方,而且时间长了,绳子一断,乱成一堆,非常麻烦。为此,古人在用竹木写字的同时,还用丝绸作书写材料。

在丝绸(缣)上写的书或信函叫“帛书”。丝绸质地结实。轻巧、柔软、平整、光滑,写字清楚,容易阅读,而且可以随意剪裁,或者折叠成形,或者卷成一卷,携带十分方便。

但是,用缣帛写字也有问题,主要是价格太贵,一般老百姓是用不起的。

我国古人把字写在石头、甲骨、青铜器、竹木、丝绸上,古代外国人也是这么做的吗?

不,至少不全是如此。比方说,古代埃及人就是把字写在纸草上的。

纸草是生长在尼罗河上游的一种灯心草。这种草长得笔直光溜,割下来后剖成薄片,纵横交错,编织成条,压平磨光,就可以用来写字。这种书写材料,还从埃及流传到了希腊、罗马和东方一些国家。

在纸草上写字的同时还在羊皮上写字。这种羊皮是经过加工的,相当光滑,质地柔软,结实耐用,后来甚至逐渐取代了纸草,成为欧洲人最重要的书写材料。

罗马人还发明了蜡书。

蜡书用木板制作,大小就像今天的袖珍小本本。木板上涂有黄色或黑色的蜡,用细棒即可在那上面写字,写错了还能擦去重写,所以一块蜡板可以使用很长的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