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振宁父亲母亲

杨振宁父亲母亲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武之的夫人罗孟华,是位端庄、贤惠、明智而又坚强的女性。她与杨武之早年由双方父母做主结为伉俪,其父罗竹泉是武之姑父刘芷生的好友。年轻的罗孟华和幼子杨振宁相依为命。一个弱女子,带着幼儿经历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但机智而坚强的罗孟华一次次躲过了灾难。1926年,小振宁还只有4岁,罗孟华开始教儿子识字了。爸爸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杨武之的夫人罗孟华,是位端庄、贤惠、明智而又坚强的女性。她与杨武之早年由双方父母做主结为伉俪,其父罗竹泉是武之姑父刘芷生的好友。武之父母早逝,刘芷生对武之一家多方照顾,武之亦对姑父倍加敬重。

那时军阀混战常常打到合肥来,只要一听到军阀要打来的消息,全城的老百姓就立即四处逃跑:逃到乡下去或躲到医院里,老百姓称之为“跑反”。大家往乡下跑,是认为乡下地阔人少,便于躲藏;躲进医院,是因为当时的医院大多是外国人办的,躲里面相对比较安全。可是到处是子弹横飞,许多“跑反”的人往往还没跑到地方,就饮弹身亡了。老百姓终日惶惶不安,日子过得何等艰难!

丈夫只身去美国的那6年,接连不断地发生了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江浙战争(1924)、第二次直奉战争(1925)……今天孙传芳打败了皖系奉系军阀,明天又被别的军阀打得四处流窜,最后在1926年,盘踞在长江中下游的直系军阀吴佩孚终于被北伐军打败,但败军仍在合肥一带滋生事端,滋扰了很长一段时间。

年轻的罗孟华和幼子杨振宁相依为命。一有军阀袭来的消息,罗孟华就冒着危险,不顾一切地抱起儿子惊惶地“跑反”,常常是忍饥挨饿,惶恐不安,真是度日如年啊!

当时杨振宁还小,许多事情并不记得,但3岁那年的一次“跑反”后回合肥西大街的四古巷(现合肥市安庆路315号)杨家大院时,在房子角落里看到一个子弹洞,却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一个弱女子,带着幼儿经历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但机智而坚强的罗孟华一次次躲过了灾难。她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管有多大的苦难,不管有多大的危险,她都要保护好儿子,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懂礼貌的读书人。

不管是“跑反”,还是在家里,从儿子咿呀学语时开始,罗孟华就开始教小振宁各种知识。1926年,小振宁还只有4岁,罗孟华开始教儿子识字了。慈爱的妈妈一个个地认真教,聪慧的小振宁一字字地学,时间只过了1年多,小振宁就已经认识3000多字了。半个世纪后,杨振宁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还不由得充满深情:“我4岁的时候,母亲开始教我认方块字,花了1年多的时间,一共教了我3000多字。现在,我所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字的两倍。”在杨振宁孩提时代,母亲就把智慧的种子温柔地撒在了他的心田里,使他永生不忘,他在自己60岁生日时出版的《杨振宁选集》一书的扉页上,工整而庄重地写了“献给母亲”4个大字,以抒发他不尽的深情……

杨振宁5岁那年,杨家请来一位老先生,教杨家的孩子读书,从此杨振宁开始了正式的读书生涯。老先生教的是《龙文鞭影》。老先生摇头晃脑地教,孩子们童声琅琅地读。偶尔,老先生还穿插着讲一些有趣的故事,给孩子们读书增添了不少乐趣。聪明好学的杨振宁本来就从母亲那儿学会了3000多字,所以学起来更是毫不费力,早早就把《龙文鞭影》背得滚瓜烂熟了,只是年龄太小,并不完全懂得其中的意思。

1928年夏季的一天,妈妈突然接到叔叔杨力磋从上海捎来的信,说小振宁的父亲就要从美国回来,请她带着振宁到上海迎接……

接到这突然而又盼望已久的消息,母子俩真是高兴万分。

“想不想爸爸?”母亲对兴高采烈的小振宁问,掩饰不住内心的无比激动。

“想!”10个月就离开爸爸的小振宁,虽然对爸爸的模样并无印象,但从平日妈妈的言谈里,从今天妈妈的眼神里,他深刻地感受到了,爸爸和妈妈一样,是他最亲最亲的人。他恨不得马上飞到上海,去见他朝思暮想的爸爸……

紧接着的几天是有趣的旅行,小振宁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一想到就要见到爸爸,他真兴奋极了。终于母子俩到达了上海,经过整整6年的磨难,一家人在上海幸福地团聚了!

小振宁瞪着明亮的大眼睛,看着父亲出神。心里想:原来妈妈天天叨念的父亲,就是眼前这样一位先生:高高的、瘦瘦的,看样子还满和善。

爸爸见到自己虎头虎脑、聪明、漂亮的儿子,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一把搂过儿子,抱上膝头……

“念过书没有?”父亲亲切地问。

“念过了。”儿子的回答有点怯生生,他觉得眼前完全是个陌生人。

“念过什么书?”

“念过《龙文鞭影》。”看着依然微笑着的父亲,儿子的回答自然多了。

“能给爸爸背下来吗?”

“能!”儿子充满自信地说。因为他背书背得好,教书的老先生曾经夸过他。

小振宁很快就从头到尾背完了,忽闪着他那明亮的大眼睛看着爸爸。爸爸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小振宁满以为爸爸也会像老先生那样夸他几句,不料爸爸却接着问他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这回可把小振宁给难住了。他还太小,不能解释书中的意思。

儿子沮丧地低下了头,他想,第一次见面的爸爸一定会很失望。不过爸爸还是送给振宁一支自来水钢笔。这,是小振宁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在当的中国是相当贵重而又稀罕的。小振宁又快乐了起来。

爸爸的归来,给全家人带来了幸福和欢乐,更给一家人带来了新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