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废电池污染

废电池污染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尽管近年来人们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日益重视,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等环境污染的治理已不同程度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废电池污染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安全地处理废电池已十分必要和急迫。由于人们对废旧电池的污染认识不足,随意丢弃废电池的现象还十分普遍,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废旧电池都随处可见。四是应建立起完善的废电池运输管理制度、储存管理制度,把好运输、储存关口,防止二次污染。

废电池污染

自从1799年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打电池以来,电池的发展同新月异,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电池,充斥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通信业的发展,人们使用电池的机会愈来愈多,手机、寻呼机、随身听、袖珍收音机等都需要大量的电池作电源。今后一个时期,会有更多的废电池出现。然而,尽管近年来人们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日益重视,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等环境污染的治理已不同程度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废电池污染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这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据有关专家介绍,汞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20世纪50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目前我国生产的含汞碱性干电池的汞含量达1%~5%,中性干电池的汞含量为0.025%,我国电池生产消耗的汞每年就达几十吨之多。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很可能使人体瘫痪。而铅进入人体后最难排泄,它干扰肾功能、生殖功能。因此,安全地处理废电池已十分必要和急迫。

目前,我国电池年产量已达180多亿只,占世界电池总产量的30%左右,其中国内年消费量达70~80亿只,而回收率却不足2%。由于人们对废旧电池的污染认识不足,随意丢弃废电池的现象还十分普遍,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废旧电池都随处可见。据了解,北京市电池年消耗量达6 000多吨。虽然近几年关于废旧电池的回收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指定了专门进行回收的定点单位,同时在学校、商场、社区等一些高密度人群区设立了回收点,但收效仍然有限。1998年以来,北京市垃圾回收中心共回收废旧电池400余吨,回收率仅为1.7%,大量的废电池都被丢弃到环境中。上海市从1998年5月开始启动废电池回收工作,废电池回收点也是逐年递增,迄今为止全市已设置了四五千个废电池回收点,每年共回收废电池100余吨,但这与全市每年产生的大约3 000多吨废电池相比还相差甚远。据了解,由于我国迄今为止尚没有一家专业的、能够批量处理废电池的企业,全国各地收集废电池的地区都出现回收后的电池难以有效处置和利用的尴尬难题。

那么,到底如何解决废电池这一棘手的难题呢?环保专家建议,要从根本上解决废旧电池处理难题,一是要使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置、利用在产业政策的轨道上运行,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行业政策及法律法规,并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管理办法及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实施细则。二是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电池生产企业征收环境治理税,用于回收、处置和利用环节的经济补贴。三是要尽快建立健全系统的废旧电池自愿及强制回收体系。自愿回收体系的建立,可以采取设立公共收集设施的办法;建立强制回收体系,可以采取通过立法要求生产者、销售者收集其产品废弃物。四是应建立起完善的废电池运输管理制度、储存管理制度,把好运输、储存关口,防止二次污染。五是采取电池“以旧换新”的办法,对消费者适当让利,以促进废旧电池的回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