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十六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索氏提取器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基本原理
黄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名产药材之一,其根茎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如小檗碱(黄连素)、甲基黄连碱、棕榈碱、非洲防己碱等。黄连素的含量在4%~l0%。其他如黄柏、伏牛花、白屈菜、南天竹等植物均可作为提取黄连素的原料,但以黄连与黄柏含量最高。
黄连素(Berberine)为黄色针状体(乙醚),熔点145℃。可溶于乙醇,难溶于乙醚、苯。可溶于热水,其水溶液具有黄绿色荧光。黄连素是一种抗菌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上呼吸道感染和抗疟等。我国现用合成法生产医用黄连素药物。黄连素分子结构式如下:
自然界中,黄连素主要以季铵碱式存在。
由于黄连素可溶于乙醇,所以用乙醇作为提取黄连素的溶剂。然后加入盐酸,使其以盐酸盐形式呈晶体析出。提取后产物,又名氯化小檗碱,黄色针状结晶,可溶于热水,在冷水中很难溶解。本品加热至220℃左右时分解为盐酸小檗红碱,直至278℃~280℃时完全熔融。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50 mL圆底烧瓶 球形冷凝管
直形冷凝管 蒸馏头
接液管 研钵
100℃温度计 250mL锥形瓶
减压过滤装置 电加热套
2.试剂
黄连 95%乙醇
10%乙酸溶液 浓盐酸
丙酮
四、实验步骤
称取10g黄连,切碎,在研钵中捣碎后放入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 95%乙醇,安装球形冷凝管,用电加热套加热回流40分钟[1],再静置浸泡l小时。减压过滤,滤渣用少量95%乙醇洗涤2次[2]。合并滤液倒入250mL圆底烧瓶中,用旋转蒸发器蒸馏,回收乙醇。当烧瓶内残留液呈棕红色糖浆状时(约10mL),可停止蒸馏(不能蒸干)。再向烧瓶内加入30mL 10%乙酸溶液,加热溶解,趁热抽滤,除去不溶物。然后于溶液中滴加浓盐酸,直至溶液混浊为止(约需12mL)。在冰浴中冷析,即有黄色针状体的黄连素盐酸盐析出。减压抽滤,结晶用冰水洗涤2次,再用丙酮洗涤,得粗产品,烘干,称取质量,计算产率。
粗产品可用水作为溶剂,进行重结晶,获取黄连素的纯品。
思考题
1.黄连素的提取方法是根据黄连素的什么性质来设计的?
注 解
[1]也可用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2小时,效果会更好。
[2]为充分利用黄连素材料,滤渣可重复上述操作2次。在后续操作中,可合并3次所得滤液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